从“1亿小目标”到“还两亿发愁”,父子俩陷连环债,万达难了?

发布时间:2025-10-07 19:40  浏览量:1

10月初那阵儿,“王健林被限高”这事儿突然就冲上热搜了。

执行标的就1.86亿,本来以为万达现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点钱不算啥,后来发现还真不是这么回事,万达没撑到第二天就赶紧筹钱还了,限高令是解了,但那股子“火速还钱”的劲儿,怎么看都透着心慌。

要放2017年,1.86亿可能连王健林一顿商务饭局的零头都不够。

那时候他谈生意动辄上百亿,买卖几座城都不带眨眼的。

可现在呢?企业账上的钱早就不是当年的规模了,这点钱都能算“救命钱”。

大家可能还有印象,之前万达为了回血,一口气卖掉77个酒店、13个文旅城,收回600多亿现金,那会儿就看得出来资金紧张了。

短短八年,从千亿资产到为两亿四处腾挪,这落差真不是一般大。

更巧的是,王健林的热搜还没凉透,儿子王思聪又上新闻了。

上海法院公告说,王思聪旗下的熊猫直播因为合同纠纷被执行1210万。

好多人都纳闷,熊猫直播五年前就撑不下去关门了,怎么这钱到现在还没结清?

说起熊猫直播,那可是王思聪最风光的时候。

2015年他高调宣布进直播圈,为了造势,直接拉来鹿晗、陈赫、林更新这些顶流代言,还放话“不差钱、不差人脉、不差流量”。

那会儿他签主播也凶,为了挖人,上千万的违约金都愿意帮着赔。

公司年会办得比颁奖典礼还热闹,他自己还亲自上综艺、搞活动,甚至办选美,场面确实够大。

但热闹归热闹,熊猫直播的管理是真不行。

节目因为低俗被整改,财务长期一团乱,内容也没人好好监管。

三年下来,20多亿烧没了,平台彻底崩盘,还留下一堆债。

王思聪也从以前的“国民老公”,变成了“被执行人”。

2019年他第一次被列为老赖,最后还是母亲林宁拿出1.5亿帮他解的围。

现在五年过去,新的官司又来,1210万虽说没以前的债多,但这次,谁也说不准家里还能不能兜得住。

我觉得熊猫直播那会儿,王思聪确实把“不差钱”写在脸上了,但做公司不是办派对,光有流量和人脉没用。

管理跟不上,合规又不重视,烧钱再多也填不满漏洞。

而且他当初为了融资,还签了个人回购协议,把普思资本的股权拿去质押,现在熊猫倒了,债务自然得他自己扛。

这事儿也能看出来,创业不管有多少启动资金,风险意识总得有,不然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这么造。

这边王思聪的旧债还没理清,万达那边的债务压力更让人揪心。

本来以为王健林火速还了1.86亿,情况能稳点,可一看数据才知道,万达商管集团总欠的钱快到2970亿了,光一年内到期的就有900多亿。

账上虽说有406亿资金,看着不少,但跟欠的钱比起来,根本不够塞牙缝。

王健林名下42家公司里,有37条股权都被冻结了,被执行的总额超过70亿。

现在的万达,就像个满是窟窿的桶,进来一笔钱,后面等着要钱的债主能排成长队。

其实王健林和王思聪的问题,看着是两件事,实际上早就连在一起了。

当初王健林公开说“给儿子5亿练手,不行再给5亿,再失败就回来上班”,这10亿“学费”,最后换回来的却是熊猫直播的烂摊子。

现在父亲忙着填万达的窟窿,儿子还在被旧债追着跑,就算林宁手里有资产,也救不动这个无底洞。

更麻烦的是,万达商管之前融资时还签了对赌协议,2024年必须上市,不然就得回购300亿的股权。

结果IPO一次次失败,先后三次都没成,证监会的问询函还没解决,项目就停摆了。

这意味着一旦要回购,300亿资金得马上拿出来。

可现在万达能卖的资产早就卖得差不多了,连最值钱的万达广场、电影城都抵押出去了,对外欠着钱,对内又缺资金,连日常经营的钱都紧张。

对比那些跑路或者转移资产的老板,王健林愿意卖项目、变现还债,这份担当确实难得。

但企业不是个人,体量太大了,一步走错,牵连的就是几万名员工、上百个项目。

以前万达扩张太猛,熊猫直播又盲目烧钱,父子俩那时候埋下的隐患,现在都爆发了。

2017年王健林还笑着说“目标是让企业活300年”,现在外界都在猜,能不能先撑过三年。

王思聪也没了当年的豪气,以前说“我交朋友不看钱”,现在微博不更新,商业版图缩成几家小公司。

如此看来,那个说“先定个小目标赚一亿”的首富时代,是真的过去了。

现在的王健林,只能在现实面前低头,一步步还债的过程,成了他最后的尊严。

其实赚钱不算最难的,难的是能一直活得体面。

守得住财富的,从来不是光有赚钱的能力,更得有节制和清醒。

万达的“真还传”还没结束,后面还有对赌期、债务期等着,能不能撑过去,谁也不敢打包票,但这件事给所有做企业、搞创业的人提了个醒,风光的时候别忘留退路,再有钱也得把风险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