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地王!王健林“限高”一日反转,网友清一色好评!

发布时间:2025-09-30 13:38  浏览量:1

可谁能想到,曾经叱咤风云、喊出“一个亿小目标”的首富王健林,居然在七十岁的时候,亲身上演了一出“被时代追债”的大戏。

9月28日,王健林因为1.8亿元债务,被法院下了“限高令”:飞机、高铁一律不准坐,私人飞机更是别想起飞。结果,全网一片哗然:首富,变老赖?

可戏剧性的来了——才过一天,限制令就被取消。王健林重获自由。

这场过山车,背后是怎样的真相?
资产缩水三分之二、债务高达3000亿,年利息130亿,但净入账只有20亿,怎么扛?这不是过日子,而是赤裸裸的资本绞肉机。

更讽刺的是,当父亲在国内四处割肉还债时,王思聪却在日本玩的乐不思蜀。

一个在泥里爬,一个在灯红酒绿。
问题来了:末代地王,还能翻身吗?

王健林的故事,得从军装说起。
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出生在四川,初中毕业就受电影影响参军了。那时候的他,没想过当首富,只想当个好兵。

他考上军校,成绩优异,破格留校任用,一路升到管理岗。可时代的风,把他推到了另一个赛道。八十年代,国家号召军人转业,他挥别了十八年的部队生涯,成为一名地方干部。

这一步,改变了他的人生。
他接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当年就扭亏为盈。随后,他抓住机会,成立了万达房地产公司。

靠着胆子大、点子多、动作快,万达一步步杀进

房地产,成了地王专业户。你只要听过哪个城市“万达广场”,背后都有王健林的身影。

他的万达,不止盖楼,还跨界娱乐、文旅、影视,几乎什么都插手。

王健林自己也喊过“要让迪士尼20年不盈利”。那时候的他,身上写满了霸气。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6年。
为了万达商管上市,王健林和资本方签下三轮对赌协议。协议的本质是:如果你上市成功,大家分红;如果失败,就要你血流不止。

可惜,上市遥遥无期,债务压力逐渐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于是他开启了“卖卖卖”模式
美国传奇影业,卖了;
在全国遍地开花的万达广场,卖了三十多座;
核心股权,也不断被出让。

2022年,他卖掉了21%的股权,融资380亿。
2023年,彻底甩手传奇影业。
2024年,割肉般地出售广场项目。
到2025年,依然没能熬过去,连94亿股权都被冻结。

更关键的是,他最倚重的万达商管,如今股权只剩40%,其余60%掌握在以泰盟为首的债主手里。原本的白衣骑士,摇身一变成了“潜在猎人”。

王健林拼命护住这40%,因为商管和文旅是他的现金牛,是万达翻身的最后命脉。可资本不会等,利息像一把刀,一年130亿,日日滴血。

血淋淋的甩卖

有个细节足够刺痛人。
2013年,万达花14.26亿在杭州拿下一块黄金地皮。十多年后,竟然只卖了14.8亿。你算算,十年赚了区区几千万,刨掉利息,几乎等于白干。

这不是生意,这是割肉。
而且,越卖资产,现金流越吃紧,债务却像黑洞一样没有底。资本一边压价收购,一边冷眼旁观,看这头“老骆驼”还能撑多久。

很多人把万达和恒大类比,但这是误读。

恒大是被房产积压拖死,万达却是被对赌协议锁死。王健林明明早早转型轻资产,可偏偏死在最不该签的字上。资本不再给他时间,他只能用资产填坑,退无可退。

反转见人心

这次“限高令”,原本看似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没想到,一天后迅速取消。官媒发声,说查无风险。

更意外的,是网友的态度。
没有冷嘲热讽,反而清一色的敬意和好评:
有人感慨:“王健林从没想卷钱走人,他是真想还债”。
也有人说:“七十岁的人还在为几万员工拼命,不容易”。

一个曾经的“首富”,如今被网友称为“良心企业家”。
这种情绪转向,不仅仅是因为他还在努力,更是因为对比太刺眼——有人在死撑,有人早已弃船。

父与子

可惜的是,王健林的这份担当,没有传到下一代。

当父亲在国内苦撑局面时,王思聪的日子过得有多潇洒?
9月20日,日本赌场里,他跷着二郎腿,桌上筹码像小山。

消费动辄上百万,吃一顿海鲜就花700万日元。

跑车托运到日本换上牌照,豪宅在东京花了15亿日元。

而国内的别墅,他降价甩卖,从1个亿降到6000多万,还没卖掉。
很难不让人怀疑,他是不是已经打算在日本养老,不再回国。

父子反差,成了这出大戏里最扎眼的一幕。
一个在还债,一个在享乐。
一个背着责任,一个甩手不管。

董明珠曾说过一句话:“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不能只为了自己。”
今天看王健林,似乎印证了这句话。

顺境时,他是“地王”,是首富,砸钱做公益、建万达广场、搞体育搞电影。
逆境里,他没有带着巨款远走,也没做恒大式的烂尾和躲债。
甚至连“限高令”都刚挂上一天,就在各种关系和资本周旋中自救。

有人说这叫执念,也有人说是体面。
但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下,这种“不躲不逃”本身就稀缺。
普通人不懂对赌协议的复杂,但懂一个七旬老人还在四处筹钱救公司,这种责任感值点掌声。

结语

从“首富”到“老赖”,再到“良心企业家”,王健林身上的标签换了又换。

唯一不变的,是他在债务围城里,还在死撑,不想倒下。

他可能撑不住了,也可能奇迹般再起。

可至少,他做到了企业家最后的底线:不跑,不赖,硬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