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数万人因胰腺炎而死!医生劝告:天冷宁可喝凉水,也别吃3物
发布时间:2025-09-29 10:05 浏览量:1
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性患者,姓李,是个典型的“老炮儿”,平时生活豪爽,烟酒不离手。
那天他被送进急诊时,脸色蜡黄,腹痛如绞,整个人在病床上翻滚的样子让我一眼断定——这是急性胰腺炎,而且是重型的。抢救了六个小时,还是没能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家属一句“他昨天夜里吃了顿火锅喝了几瓶啤酒”成了我整晚心头挥之不去的痛。
还有一个年轻女孩,才30岁,刚升职请同事吃饭,点了一桌高脂大餐。回家后腹部开始隐隐作痛,以为是普通胃胀,喝了点热水就睡了。第二天早上,疼得在洗手间晕了过去。
拍片一看,胰腺已经水肿坏死,转进了重症监护室。她的母亲哭着问我:“医生,她平时身体挺健康的,怎么就这么严重?”我只能说,胰腺这个器官,不疼则已,一疼就可能要命。
还有个老爷子,是我门诊的常客,七十多岁,血脂高,胆结石史十来年了。他每年冬天都爱吃点肥肉“进补”,结果今年刚入冬没几天,又被送来住院。检查显示胰管被堵,胰液反流,又是一次典型的胆源性胰腺炎。他老婆急了:“他就吃了点猪油拌饭,怎么就进了重症?”
我说这些不是为了吓唬人,而是想让更多人明白:胰腺炎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冬天都可能面临的隐患。据国家疾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因急性胰腺炎死亡人数高达4.6万人,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冬季,更是胰腺炎高发的“危险季节”。
一个常被忽视的误区,是很多人误以为胰腺炎只有长期喝酒才会得。高脂饮食、暴饮暴食、胆结石、代谢紊乱都可能成为导火索。
研究显示,超过60%的非酒精性胰腺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饮食结构紊乱。而在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冬季因为进补、吃火锅、吃肉太猛而诱发胰腺炎的患者,比想象中多得多。
我根据对病人康复影响程度、临床发生率和误解率,排了这样一个反向榜单。这三种食物,天冷了你再嘴馋,也要管住自己。我总跟病人说:有些东西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随便吃,尤其是这三样。
排在第三的是动物内脏。很多人觉得冬天吃点“下水”能补身体,尤其是涮毛肚、爆猪肝、炒肥肠,哪一样不是餐桌“重头戏”?但你知道吗?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极高,尤其是猪脑,一顿下去相当于吃了好几天的胆固醇总量。
大量胆固醇进入血液,会导致胆汁浓缩、胆结石形成,一旦结石堵住胆总管,胰液排出受阻,胰腺就像被反锁在屋里的“高压锅”,极易诱发胰腺炎。
有些人会说我吃得少,应该没问题。但问题是,胰腺不像胃,有很强的耐受能力,它对脂肪的“感知”异常敏感,就算一次性摄入量不多,也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尤其是有胆囊炎病史、脂代谢异常或中老年人群,更该远离动物内脏类高脂食物。
我曾接诊一位68岁的女性,平时身体不错,就是爱吃猪肝,每周都做。没想到某次吃完后突发腹痛,结果是胆源性胰腺炎,后来还发展成胰腺假性囊肿,拖了半年才康复。
排在第二的是高脂奶茶。你没看错,就是那杯看起来“少女心”的甜饮料。冬天,很多人喜欢来一杯热奶茶驱寒,尤其是年轻女性,几乎人手一杯。问题是,现在的商用奶茶里,大量使用植脂末、奶精、糖浆等成分,这些东西不仅热量惊人,更是高脂+高糖+高乳蛋白三重刺激。
研究发现,这类饮品摄入后,会迅速促使胰腺分泌大量胰酶来应对脂肪消化,胰腺一旦应激过度,很容易诱发胰腺腺泡损伤。
我有个年轻病人,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就是特别爱喝奶茶,一天两杯都不嫌多。某次感冒后没胃口,就空腹喝了杯大杯奶茶,还加了双倍奶盖。
结果几个小时后开始腹痛,送到医院时已经是急性胰腺炎中度程度,住院了整整两个星期。空腹喝高脂奶茶,是对胰腺的慢性谋杀。而且很多人习惯性觉得“越冷越要喝热的”,温度不是关键,成分才是杀手。
排在第一的,是很多人冬天最爱的火锅蘸料,尤其是油碟。这玩意儿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是胰腺炎的高危地雷区。你想想,一大碗熟油加上蒜末、香菜、酱油,再涮点肥牛、脑花,入口确实香,但你知道吗?一碗油碟的脂肪含量,轻松超过你一天的推荐摄入量。
而且热油下肚,会直接刺激胃排空速度加快,使得大量未消化脂肪迅速进入小肠,胰腺就必须“超负荷运转”来分解这些脂肪。
我接诊过一位小伙子,22岁,大学聚会吃火锅,蘸了三大碗油碟,回去后腹部剧痛到送进急诊。检查发现,血清淀粉酶飙升,胰腺肿胀明显。
他之前还有轻度脂肪肝,胰腺功能早有隐患,这次算是彻底爆发了。很多人以为年轻、胃口好就没事,其实年轻人一旦胰腺出事,进展往往更快更凶险。
更“坑人”的是冬天吃火锅时,很多人一边喝酒一边吃油腻食物。酒精和高脂共同作用,会协同刺激胰腺分泌,增加胰液倒流风险。我总说,火锅不是不能吃,关键在“怎么吃”。别空腹吃、别猛吃、别配酒、别蘸油碟。宁可喝点凉白开,也别往嘴里倒一碗熟油。
说到底,我们对食物的误解,往往比对疾病本身的恐惧更致命。很多人以为“吃点补补”,结果补成了病号;以为“年轻能扛”,结果扛出了重症监护。胰腺不是用来试错的器官,出了问题往往来不及后悔。我劝过无数人:寒冷不是放纵的理由,热乎乎的食物不一定适合你的身体。
有句话我常挂在嘴边:真正的养生,不是大补,而是不作。冬天最好的饮食方式,是温热清淡,适量均衡。别迷信补品,也别高估自己的消化系统。你现在嘴里的一时爽,可能就是将来病床上的一场苦。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最令人遗憾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明明可以预防,却偏偏没人在意。胰腺炎就是这样的病,它不轰动、不热搜,但每年都悄悄带走一批人。你不留心,它就悄悄盯上你。
健康不是不生病,而是知道什么该坚持,什么要放弃。天冷了,别用“进补”的名义伤害自己。别让嘴巴的任性成为身体无法承受的代价。
[1]张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进展[J].中华消化杂志,2023,43(2):96-102.
[2]王磊.我国胰腺炎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22,38(15):1971-1974.
[3]李秋实.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与饮食关系探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6):487-490.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