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来袭,胰腺炎离世增多!医生叮嘱:高温喝凉茶,也别吃这7物
发布时间:2025-07-12 00:53 浏览量:1
最近热得不像话,连电风扇都开始“罢工”。朋友圈里不是晒温度计爆表,就是发医院挂号排队图。说热死人不夸张,真的有人因为热进了ICU,而且不是中暑,是急性胰腺炎。
每年一到高温季,胰腺炎的发病率就悄悄爬坡。你以为它是冷门病?其实它比你想象的要“火爆”。尤其是高脂饮食、暴饮暴食、频繁饮酒的人,胰腺炎盯上的就是这些“老江湖”。
胰腺这个器官平时挺低调,不像心肝肺脾那样“有存在感”。但一旦发起火来,真不客气。急性胰腺炎发病快、痛得狠,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多器官功能衰竭,命就是这么没的。
之前在一个医学公众号看到数据,2023年夏天,仅广州某三甲医院,7月一个月就接诊了60多例急性胰腺炎,有人小病拖成重症,有的甚至没撑过48小时。医生们都说,这病来得快,走得也快。
而高温天是胰腺炎的“催化剂”。为啥?一是天气热,人容易烦躁、吃得重口味;二是户外聚会烧烤啤酒齐上桌;三是高温本身会影响人体代谢和消化系统的功能,胰腺也跟着“情绪化”。
所以医生才会一再提醒:这7种食物,高温天千万别碰。就算再馋,也得忍住。宁可喝点凉茶降火,也别拿胰腺当代价。
第一个是肥肉。看起来肉香四溢,吃下去却是高脂肪的炸弹。猪蹄、五花肉、牛油火锅底料,这些东西下肚后,胰腺得疯狂工作来分解脂肪,时间久了就容易“罢工”或“自我攻击”。
第二个是油炸食品。炸鸡、薯条、油条,外酥里嫩的诱惑,但反复高温油炸会产生大量氧化脂质和有害物质。这些东西进到体内,对胰腺是种慢性折磨,表面看是吃得过瘾,实则在损伤器官。
第三个是含糖饮料。高温天很多人靠冰可乐续命,但大量糖分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也会连累胰腺。特别是含果糖的饮料,对胰腺的伤害更隐蔽,长期下去,代谢系统整个“崩盘”。
还有一种让人容易忽略的,是动物内脏。比如卤牛肚、爆炒腰花,很多人觉得这是“补”,其实是负担。胆固醇和嘌呤含量高,对肝胆胰系统构成三方压力,胰腺很容易被“拖下水”。
再来说说海鲜。不是说不能吃,而是别生吃。生冷海鲜中的寄生虫和细菌,对胰腺有潜在刺激。尤其在炎热天气,食物更容易变质。如果碰上沙门氏菌或弯曲杆菌,轻则拉肚子,重则引发胰腺炎。
第六个是烈酒。这个不用多说,酒精是胰腺炎的“硬核元凶”。长期酗酒的人,胰腺处于慢性发炎状态,稍微一刺激就可能急性爆发。医生都说,喝酒喝出胰腺炎,是常规操作。
最后一个,是辛辣刺激食物。火锅、麻辣烫、干锅香辣蟹,这些吃起来爽,但辣椒素和多种调味料会直接刺激消化道黏膜,让胰液分泌紊乱,小小一顿,就可能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看,高温天这些“地雷”其实都藏在餐桌上。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乱吃。尤其是本身就有胆囊结石、饮酒史、高脂血症的人,胰腺炎的风险本来就高,一旦吃错,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人对胰腺炎的误解,还停留在“就是肚子疼”。但其实,急性胰腺炎的疼痛是持续性上腹部剧痛,可向背部放射,就像被钝器锤击一样,还可能伴随呕吐、发热、甚至意识模糊。
有时候,病人自己都以为是胃病或腰肌劳损耽误了治疗。医生强调,凡是出现持续上腹痛、恶心呕吐伴发热,一定不能硬扛,必须尽快就医排查是否为胰腺炎。
而且,不是每一次胰腺炎都能自愈。有些患者第一次发作轻微,没当回事,结果反复发作成了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逐渐受损,最后可能发展成糖尿病或胰腺萎缩。
更严重的是,重症胰腺炎可引发胰腺坏死、感染、休克,这时候就不是靠输液能解决的,有的甚至需要重症监护和手术干预。一旦拖到这一步,死亡率会飙升至30%以上。
所以医生才会说,高温天,不怕你吃得清淡,就怕你不知轻重。宁可喝点凉茶苦口,也别拿命去换口福。清淡饮食、多喝水、规律作息,是保命三板斧。
有人说,夏天不吃点重口味,活着还有什么乐趣?但问题是,命没了,哪还有乐趣?身体不是垃圾桶,别什么都往里倒。尤其是胰腺,它不像肾脏有两个,也不像肝脏能再生,伤一次少一次。
你以为的“无所谓”,可能就是胰腺炎的“起点”。你以为的“没事”,可能就是ICU的“预约单”。所以,医生才一再强调:高温宁可喝凉茶,也别碰那7种食物,真不是危言耸听。
有朋友问,那到底什么才是“凉茶”?其实就是一些清热去火的植物类饮品,比如菊花、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煮水,对改善体内炎性环境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前提是不过量、不乱搭配。
当然,喝凉茶也不是万能的。关键在于整体饮食结构调整,别总想着靠一种饮品“解毒”。医生说,养胰腺最好的方式是少吃多餐、低脂饮食、戒酒控糖,这比任何药都有效。
胰腺炎不是“富贵病”,也不是老年病。现在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成了高发人群。饮食结构西化、应酬频繁、作息紊乱,这些都是诱因。别觉得年轻就能扛,胰腺炎不讲年纪,只看你作不作。
写到这儿,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希望高温天大家多一点警觉,少一点侥幸。身体不是用来挑战极限的,是用来好好活着的。胰腺虽小,但一旦罢工,代价巨大。
所以,别再说“吃点没事”,别再拿身体做赌注。医生不是老母亲,不是怕你吃得香,而是怕你躺得久。高温天,清淡一点,养命一点,才是真的过得“热而不焦”。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并结合作者个人观点撰写,仅作健康科普使用,不构成诊疗依据,请知悉。
参考资料:
[1]张京红,李雪,陈虹.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4, 36(3): 245-249.
[2]李春花,赵文军. 胆源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3, 43(9): 814-818.
[3]王志刚,刘伟. 高温环境对人体消化系统的影响[J]. 中国公共卫生, 2024, 40(7): 92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