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收入梯队大揭秘:金融霸榜顶流,这些子公司比总部还香?

发布时间:2025-09-22 20:04  浏览量:1

翻完百大国央企年报和 Wind 数据,我总算摸清了国央企收入的 “隐形梯队”。那些流传的 “高薪传说” 究竟是真的?烟草电力又该排在哪一档?今天用数据说话,带你看清国央企收入的真相。

这份基于上市公司年报的收入榜单,把国央企薪资分成了清晰的五档。但要先划重点:榜单里的 “平均年薪”= 工资 + 奖金 + 社保 + 公积金 + 股权激励等总和,且包含公司承担的五险一金,实际到手需打折扣,更要警惕 “被平均” 的情况。不过平均数虽有水分,却能真实反映行业和企业的收入底色 —— 平均数低的行业,大概率难出高薪岗位。

招商银行(56 万)、兴业银行(53 万)两家国资控股银行稳稳占据榜首。虽说银行业近年压力不小,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两家的平均年薪虽不及腾讯(85 万),却能比肩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妥妥的 “传统行业里的高薪标杆”。

这一档堪称国央企的 “主力军聚集地”,覆盖各行各业的头部玩家:

通信领域:三大运营商;能源领域:“两桶油”;航空领域:国航、南航、东航;建筑领域: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基建巨头;还包括人保、上汽、紫金矿业、华润置地等各行业标杆企业。对大部分应届生来说,能进入这一梯队的国央企,已算实现 “薪资体面线”。

中国中车、东风汽车、国药、中国人寿等企业集中在此,年薪多在 15-20 万区间。这类企业胜在行业根基稳固,虽薪资不算顶尖,但胜在抗风险能力强,适合追求稳定的求职者。

如果只看集团总榜,你可能会错过真正的高薪机会。Wind2023 年数据显示,人均薪酬 50 万 + 的国央企子公司里,金融行业依旧 “霸屏”,且薪资上限更高:

中信证券以近 80 万的人均薪酬坐稳 “券商一哥”,中金公司、五矿资本、申万宏源等 8 家企业人均薪酬均超 60 万。

这恰好打破了 “国央企二三级子公司不能去” 的刻板印象。对多数人而言,总部岗位僧多粥少,能挤进这些效益顶尖的子公司,薪资待遇反而可能远超普通总部岗位,堪称 “曲线拿高薪” 的优选。

看完榜单,肯定有人好奇:常年被传 “高薪” 的烟草、电力怎么没上榜?答案藏在 “地域差异” 里:

一线城市:金融、互联网等高薪行业扎堆,烟草、电力的收入只能算 “中上水平”,勉强挤进第二梯队;二三四线城市:高薪岗位稀缺,烟草、电力凭借稳定的收入、丰厚的福利和高社会地位,直接跃居第一梯队,堪称 “钱多事少离家近” 的天花板职业。“钱生钱” 才是王道:金融行业虽受 “限薪令” 影响薪资有所回调,但依旧是国央企高薪圈的 “顶流”,从银行到券商,全程领跑各梯队,印证了 “金融是最好赚的生意”。子公司可能比总部香:巨无霸央企旗下藏着不少 “隐形高薪子公司”,效益好、专业性强,比挤破头进总部更实际。地域决定薪资含金量:同样的岗位,在一线可能只是 “体面”,在三四线却能成为 “顶配”,选择时需结合自身地域规划。

说到底,国央企的薪资从来不是 “一刀切”,行业、企业层级、地域都会影响最终收入。与其盲目追 “大厂光环”,不如对照梯队找对方向 —— 选对行业、盯准优质子公司、匹配地域需求,才是拿下国央企高薪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