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看见楚文化——第二届楚文化节跨越时空开启文明对话
发布时间:2025-09-23 08:43 浏览量:1
开幕式现场随处可见楚文化元素。(荆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辉 通讯员 周栎
楚韵无国界,文明自相融。
9月20日晚,一场既承载着厚重历史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文化盛典——第二届楚文化节在荆州开幕。
这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当荆州将楚漆、楚简、楚绣化作请柬,便是向世界铺开了一卷绚烂的文明华章。
“让世界看见楚文化。”荆州,由此成为文明互鉴的舞台,让楚文化在世界的目光中灼灼其华,魅力永续。
千年楚韵 “活”起来
夜幕初垂,灯光渐起。弧形巨屏如凤凰展翅,流光溢彩中勾勒出凤鸣楚天、翱翔九天的恢宏气象。光影流转间,古楚盛景仿佛穿越千年,在眼前鲜活重现。
9月20日晚7:30,第二届楚文化节开幕式在荆州启幕。整场盛会以楚文化代表性文物——楚漆、楚简、楚绣等为叙事脉络,将跨越千年的楚韵风华完美地展现于世界眼前。
《美好荆州,“漆”待已久》篇章,以漆为语,诉说楚人瑰丽的宇宙想象。漆木彩绘蟾座凤鸟羽人——这件国宝级文物不再静默于展柜,而是在璀璨星河中“飞”入现实。航天电影导演、极地探险家与科技工作者相继登台,借凤鸟之翼,串联起从苍穹至极地的现代探索,诠释楚人遨游宇宙的浪漫魂灵。
《“简”述历史,读懂中国》篇章,让楚简走出深土,续写文明。文化学者熊召政登台发声,指出“楚简是活在当下的基因”,呼吁时代“为存档续篇”。随后,青年舞蹈家张翰以《一简千年》的武舞交融,刚柔并济间活化简中文字。楚简不再只是竹片墨迹,而是血脉涌动、智慧传承的生动符号。战国乘法口诀《九九术》穿越2300年时光,无声诉说着中国数学的悠久渊源。
《锦绣山河,与子同袍》篇章则聚焦于丝,织出一幅锦绣人文图卷。荆州籍演员曾黎以温柔的乡音向世界推介楚丝绸:“它很轻,轻如蝉翼;它很重,承载的是两千年的时光。”随后,《锦绣山河》战国袍秀华美登场,复原服饰融入时尚语汇,翩翩衣袂间,楚人的审美智慧与生活仪轨如画卷般舒展,彰显出楚文化的浓厚底蕴。
整场开幕式不仅是演出,更是一场视听与心灵的双重盛宴。“我喜欢这音乐的旋律,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来自阿根廷的布鲁诺·加利姆贝尔蒂,和着楚乐的节拍舞动着双手,“亲眼看一次如此美轮美奂的表演,帮我更好地理解了楚文化。”
这是一次古今的双向奔赴,更是一场文明的当代觉醒。楚文化节以荆州为心,以文物为眼,让世界看见——楚魂不老,浪漫依旧;文明有脉,生生不息。
创新科技让楚文化闪耀世界之光
当千年楚文化遇上现代科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荆州徐徐展开:这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科技赋能的文化复兴之旅。
第二届楚文化节以一场融汇科技与艺术、贯通历史与未来的开幕式,让楚韵在光、影、声、画间鲜活流转,向世界生动诠释了楚文化的深邃与浪漫。
开幕式的三大“亮宝”环节,匠心独运地将国宝级文物与现代视觉科技完美融合。
漆木彩绘蟾座凤鸟羽人、楚简、楚丝绸不再静默于展柜,而是以动态影像、沉浸式光影“活”了起来。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于夜空中精准再现“人骑骆驼铜灯”的丝路意象。骆驼缓步、灯火闪烁,以天为幕、以光为笔,科技重新演绎了文明交流的古老故事,寓意着楚文化正以开放姿态走向世界。
微距摄影技术则带领观众走进另一个维度的楚国。8K超高清镜头细致入微地捕捉楚丝绸的每一道织纹、楚简的每一笔刻痕、楚漆器的每一层彩绘。现场播放的三部微距纪录片,以极度写实的影像语言,完成了一场与楚人匠心跨越千年的对话。
科技感不仅可“见”,更可“听”。主题曲《让世界看见》创新融合楚调古韵与现代电音,中英双语歌词交织,以4分11秒的音乐时长隐喻楚国在荆州411年的浩瀚历史,实现了一场荡气回肠的古今共鸣。
而烟花与无人机联袂展演,将开幕式推向高潮。屈原、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名句浮现于夜空之中,完成了一场“天地对话”,让楚辞和唐诗在科技加持下激荡人心。
当绚烂的烟花在夜空绽放时,伊朗女孩白玫触景生情,一滴泪珠从眼角滑落:“如果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像现在这般开心地看着烟花,该多美好啊。”
文化为魂,科技赋能。荆州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以数智科技为翼,实施“数智赋能行动”,推动AR、VR、人工智能技术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一部手机游荆州”的云上体验,让楚文化变得可触、可感、可玩、可分享。
国际友人惊叹楚文化之厚重
第二届楚文化节,既是文化的盛宴,也是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场——来自16个国家的使节和青年代表们从荆州出发,走访长江、读懂中国。
荆州博物馆的展厅里,楚文化的浪漫与厚重,最先叩击国际友人的心。镇馆之宝虎座鸟架鼓前,双虎托凤、凤鸣鼓响的造型,让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驻华大使馆代办托马斯·阿德里安·弗朗索瓦·罗贝尔·克莱德感慨:“楚人的想象力与工艺水平令人震撼,相信即将开幕的楚文化节能让我了解到更多的楚文化。”
更让国际青年们挪不开眼的,是2400年前的玉覆面。埃及青年艾小英(Mehad Mousa)惊喜直呼:“埃及法老有黄金面罩,楚人有玉覆面!相隔万里的文明竟如此相似,这就是‘美美与共’!”
文化的共鸣不止于凝视,也在于体验。在博物馆文创区,巴西驻华使馆秘书诺盖拉精心挑选了一对貔貅造型的文创产品,准备送给属兔的妻子:“这件‘荆州礼物’不仅精美,更是一份文化的温度。”
文化交流互鉴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
9月10日起,荆州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大屏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城市大屏推出楚文化节宣传海报。同时,还邀请多位国际时尚博主身穿战国袍,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埃及金字塔、纽约时代广场、悉尼歌剧院等世界地标打卡,收获一片点赞。
“让世界理解楚文化,楚文化也会拥抱世界,这两种互动叫作共建,我们的文明因互鉴而深厚而久远。”著名文化学者熊召政说。
文化的魅力,从来不分国界;文明的对话,始终心心相印。这场以楚文化为名的国际相聚,正在让荆州走向世界,也让世界看见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