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0亿巅峰到7亿债务!足力健为何卖起4.9元水饺?
发布时间:2025-09-19 16:32 浏览量:1
2025年5月,在河南郑州悄然开设了一家“足力健有机食品会员店”,店内售价4.9元一份的速冻水饺异常畅销,吸引众多顾客,热度持续攀升。
这事儿让不少人懵了,足力健不是卖老人鞋的吗?怎么突然跨界卖水饺了?这操作,但凡观者皆觉奇幻至极,然而,足力健及其创始人张京康这些年的跌宕历程隐匿其后,那背后的故事,宛如神秘画卷,着实引人一探究竟。
2014年那会儿,张京康还没创足力健,跟青岛双星合作搞了款“六超老人鞋”,没成想一上线就卖爆了,这一下让他找准了方向,原来老年鞋这赛道这么有搞头。
2016年,足力健应运而生,仅一年,张京康便豪掷2亿于央视投放广告,还邀“国民儿媳”张凯丽代言,“专业老人鞋,认准足力健”一经播出,迅即传遍大江南北,几乎家喻户晓。
据张京康回忆,彼时电话中心三百余名员工忙得不可开交,连午饭都无暇顾及,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工作人员实在难以招架。
本来觉得砸钱做广告挺冒险,后来发现当时老年鞋市场没人这么干,这步棋反而走对了。
销量攀升,代工厂产能捉襟见肘,张京康当机立断,斥10亿于河南睢县建厂,又追加8亿广告费,凭借这番布局,2018年企业营收一路飙升,直抵18亿之巨。
见形势一片大好,张京康决意乘胜追击,他豪掷60亿,新建五家工厂,还将店铺拓展至租金高昂的购物中心,试图进一步扩大商业版图。
2019年,其发展着实攀至巅峰,该时期营收高达40亿,商业版图急剧扩张,门店数量亦突破5000家,尽显蓬勃之态。
但这扩张速度太吓人了,库存和债务也跟着堆起来了。
2020年疫情骤至,5亿库存滞销,这宛如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营收遭受重创,陡然回落至18亿,经营之艰,可见一斑。
到2024年底,就算每年把大部分收入拿来还债,还欠着7亿左右,企业做大了就想建厂开店,其实轻资产运营可能更稳,足力健这步踩坑不冤。
足力健能火,除了广告打得响,还有个关键,它压根不算纯粹的运动品牌,更像“送礼专属”,跟脑白金、小罐茶走一个路子。
老年鞋市场本不大,可一跟“尽孝”绑在一起,消费者就愿意买单,就像小罐茶,好不好喝另说,关键是牌子响、价格透明,送礼不踩雷。
足力健也一样,老人未必懂鞋,但子女知道这是“专业老人鞋”,送出去有面儿。
2019年张京康上央视《对话》,当场给嘉宾跪下来换鞋,“大孝子”人设一下立住了。
本来这定位挺聪明,可问题在于,足力健光顾着搞营销、铺门店,在鞋子的功能专利和生产工艺上没下多少功夫。
更为棘手的是,近几载运动品牌的运营模式已然发生了转变,这一变化犹如无形的浪潮,悄然却又深刻地冲击着行业的既有格局。
以前大家按年龄卖货,20岁穿的和60岁穿的分得清清楚楚;现在改按场景来了,一双鞋只要功能够,能同时吸引年轻人和老年人。
比如HOKA,原本是极限马拉松圈的“神鞋”,后来美国前总统拜登总穿它家防滑鞋,硅谷大佬也跟着带货,一下就火了。
今年8月,斯凯奇邀梁朝伟作为代言人,其广告独具匠心,只呈现于不同场景搭配不同鞋履的画面,对年龄只字未提,巧妙地将焦点汇聚于产品本身。
这些“专业选手”一进场,足力健那点优势就没了,毕竟论功能、论工艺,老年鞋那套玩法,压根扛不住人家的降维打击。
眼看老年鞋不好做,张京康也没死磕,2020年后先把直营店全交给经销商,搞“销定产”,经销商先下单再生产,据说能做到零库存。
后来,此人重操旧业投身保健品领域,精心打造了“星力健”这一品牌,该品牌主要售卖蛋白粉、益生菌等产品,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但 “星力健”这名字太陌生,像是硬蹭足力健热度,销量一直上不去。
不过足力健的品牌底子还在,2023年上海公安还破过假冒它的案子,说明大家还认这个牌子。
无奈之际,张京康于今年5月毅然重启“足力健”品牌,而后,他果断转变方向,投身有机食品领域,开启全新事业征程。
后来,此人再度涉足保健品领域,悉心打造“星力健”品牌,该品牌主营蛋白粉、益生菌等产品,凭借优质品质与精准定位,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崭露锋芒。
此店颇具经营之道,店内商品大多售价不逾二十元,更有免费试吃之优待,还赠送瓶装水,如此贴心举措,着实能吸引众多顾客,人气自然高涨。
同时也没丢了“老本行”,卖些羊驼奶粉、有机大米当礼品,赚点高毛利。
张京康宣称,接下来将推出100个食品单品,计划在五年内让单店积累四五万会员,未来两年,还欲开设600家门店,甚至有意进军年轻人休闲鞋市场。
搞不清这波跨界能不能成,但不得不说,张京康挺务实。
企业遇到坎儿,与其死扛不如换条路,至少现在看来,他是真想靠卖水饺、卖有机食品把债还上,足力健水饺看着奇怪,背后却是一个企业家放下身段自救的样子。
至于未来能不能翻身,还得看这食品生意能不能稳住,毕竟食品行业的竞争,可比当年卖老年鞋激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