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每周超3.5杯牛奶,肝癌风险增加45%?喝牛奶会致癌吗

发布时间:2025-09-19 12:52  浏览量:1

最近有一项研究在营养学圈子里闹得挺热闹,说的是“每周喝超过3.5杯牛奶,肝癌风险可能增加45%”。

这个消息一出来,不少人家里老母亲立马打电话过来:“你还敢喝牛奶不?电视都说牛奶可能致癌了!”听起来挺吓人,但咱们不妨冷静点,仔细看看这事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研究来自国外一个大样本的营养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团队追踪了几十万人,时间跨度也挺长,差不多十几年。

他们发现,每周喝牛奶超过3.5杯的人,得肝癌的几率在统计上确实高了一点,大概是增加了45%。听着像是牛奶成了“罪魁祸首”,但你要是仔细看看研究本身,其实还有很多值得商量的地方。

这个研究是“观察性研究”,说白了就是研究人员看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再看这些人后来得没得肝癌。它不是临床试验,没有把人分成两组一组强制喝牛奶、一组不喝。

也就是说,它只能说明两件事之间“可能有关”,但没法证明是谁直接导致谁。就像有人每天吃泡面也活得挺好,有人每天跑步也突然生病,这里面的事没那么简单。

再说了,肝癌这个病,不是说你多喝几杯牛奶就能喝出来的。它背后有很多因素在作祟,比如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酗酒、黄曲霉毒素污染过的食物、脂肪肝这些,都是明确的高风险因素。

牛奶如果真有点问题,也得是“锦上添花”那种,不太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我们再来看看牛奶本身到底是什么东西。牛奶是人类常喝的一种动物乳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维生素B12、维生素D,还有乳糖。

对很多人来说,牛奶是补钙的好帮手,特别是老人、小孩、孕妇这些人群,骨头需要“加固”,牛奶喝得对是有好处的。

问题就出在“喝得对”这三个字上。有些人喝牛奶是为了健康,但有些人喝牛奶是当水喝,一天三顿不离手。

还有一些人,肠道里缺乏分解乳糖的酶,喝牛奶就肚子痛、拉肚子、胀气,这种情况叫乳糖不耐受。对这部分人来说,牛奶不是补药,是“催泻剂”。

这项研究里提到的“每周3.5杯”,其实换算下来也就是每天半杯左右。说实话,这个量并不算多。那为啥在这个量以上,肝癌风险就上去了?

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可能跟牛奶里的饱和脂肪、激素残留、乳糖代谢产物、或者其他添加剂有关。但这些都只是猜测,目前没有确凿证据。

有观点认为,现代牛奶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让奶牛多产奶,可能会使用一些激素,比如促乳素。这些激素有可能通过牛奶进入人体,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

但这个说法也有争议,因为大部分激素在巴氏杀菌和人体消化的过程中都已经被分解了,真正能到达肝脏发挥作用的,可能微乎其微。

除了激素,还有人担心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这个物质在人体里本来就存在,它负责细胞生长和修复。

但问题是,如果它水平太高,可能会让某些异常细胞也“跟着疯长”,这就不太妙了。有研究表示,IGF-1水平高的人,某些癌症的风险会略微增加,但也只是“略微”。

那牛奶到底该不该喝?其实这事就像吃饭,你不能因为有个菜有点问题,就决定以后只喝白开水。关键还是看你自己身体的情况,还有喝的量和方式。

如果你每天喝三四杯牛奶,还不运动,肚子上的肉一圈圈地堆,那你不是在养生,是在“养病”。但如果你每天喝一杯牛奶,吃饭清淡些,作息规律,那牛奶对你来说,还是“朋友”。

牛奶的种类也挺多的,有全脂的、低脂的、脱脂的,还有植物奶。对于肥胖或者脂肪肝的人来说,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可能更合适

而植物奶,比如豆奶、燕麦奶、椰奶这些,虽然不含乳糖,也没有动物脂肪,但营养成分和牛奶还是不太一样。

有些人喝植物奶是因为乳糖不耐受,也有人是因为素食主义。但如果你是想靠植物奶来补钙,那得看看它有没有加钙,不然喝再多也白搭。

再说回肝癌。有些人觉得这个病离自己很远,但其实它离我们比想象中近。尤其是脂肪肝的人群,如果不控制饮食、不运动,脂肪肝可能一步步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最后是肝癌。

而现在因为吃得太精、动得太少,很多年轻人已经悄悄有了“隐形脂肪肝”,连自己都不知道。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就是黄曲霉毒素。这个东西是肝癌的“头号杀手”,主要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坚果里面。有时候你吃到一颗发苦的花生米,可能就是它。

这个毒素就像是慢性毒药,一点点地伤肝,时间久了就容易出事。所以食物新鲜、储存得当,这比你喝不喝牛奶重要多了。

关于乳制品和癌症的关系,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也曾经做过大规模的评估。结论是:红肉、加工肉类和酒精跟癌症关系更明确,而乳制品可能对某些癌症有保护作用,比如结直肠癌。至于肝癌,他们也没有给出非常明确的结论。

这项“牛奶增加肝癌风险”的研究,值得我们关注,但不值得我们恐慌。它提醒了我们一件事:再好的东西,吃多了也可能出问题。

牛奶不是毒药,也不是仙丹,它只是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喝与不喝,关键还是看你怎么喝、喝多少、你身体适不适合。

就像有人说的,牛奶是“白色的水”,但你要是把它当成万能药,那它就容易变成“白色的陷阱”。任何营养都讲究个“度”,过了头,反而伤身。

别看牛奶白净,其实它的背后也有点复杂。现代人吃得越来越讲究,信息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反而容易被“吓住”。其实只要记住一句话——吃得杂一点,吃得淡一点,吃得少一点,你就不会走太偏。

如果你真的担心肝癌,那与其盯着牛奶,不如去医院查查乙肝抗体有没有,肚子上的肉多不多,饭后是不是爱犯困,脸色是不是发黄,眼白是不是有点变。身体的信号很多,不要忽略它们。

[1]章建全,郑素华,黄俊.牛奶消费与肝癌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24,51(12):615-620.
[2]刘俊霞,赵青.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3,39(8):1065-106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