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南通三建360亿坏账背后 建筑业潜规则曝光

发布时间:2025-09-16 19:33  浏览量:11

一家叱咤风云六十余载的老牌建筑劲旅,竟被昔日合作伙伴拖入深渊?2025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的一纸裁定,让南通三建这个建筑界"老大哥"的命运再次引发关注——其持有的精艺股份29.9996%股权即将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这场拍卖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行业阵痛?

"成也恒大,败也恒大"这句商场箴言,在南通三建身上应验得格外惨烈。回溯2013年,当恒大挥师进军三线城市时,这家手握上海东方明珠、北京亚运村五洲大酒店等明星工程的技术型建筑企业,凭借"铁军"实力成为恒大的"御用总包"。董事长黄裕辉六年间从许家印手中接过无数奖牌,风光无限时谁曾想,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实则是场精心设计的资金困局。

2021年数据显示,南通三建应收恒大款项高达36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企业年营收的三分之一。当恒大2020年暴雷消息传来,这个曾参与建造国之重器的建筑巨头,瞬间被推入资金链断裂的漩涡。欠薪、被执行、限制高消费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2022年更是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债委会,启动债务重组的生死自救。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南通三建早在2018年就试图践行。当年以每股15.96元高价(市价仅6.72元)收购精艺股份控股权,12亿元真金白银砸下去,本想通过跨界铜加工和金属贸易开辟新战场。可惜天不遂人愿,精艺股份股价如今跌至11元,这笔投资非但没能成为救命稻草,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令人唏嘘的是,南通三建的遭遇绝非个例。同处南通的建筑企业接连遭遇寒冬:一建破产清算,六建进入破产重整,合肥建工2025年也宣布倒闭。广田股份、金螳螂等装饰巨头被欠80多亿元,股价应声暴跌。这些企业就像多米诺骨牌,在恒大这棵大树倒下时,纷纷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沧桑巨变,在建筑行业显得尤为残酷。南通三建从参与建造地标建筑的辉煌,到如今核心资产被拍卖的落魄,暴露出整个行业"把宝押在单一客户身上"的致命缺陷。长期垫资施工的模式,在房地产黄金时代或许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当行业寒冬来临,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当拍卖槌在2025年10月落下时,这家老牌建筑企业的传奇或将彻底落幕。但精艺股份的中小股东们仍在期待新股东的入场——毕竟这家与房地产无关联的铜加工企业,只要治理结构稳定,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这场拍卖不仅是股权的易主,更是整个建筑行业转型的缩影。

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南通三建的兴衰史给行业敲响警钟: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无异于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中,垫资施工模式如同走钢丝,跨界转型更需慎之又慎。当行业寒冬来临,唯有未雨绸缪、多元布局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大洗牌中存活下来。这场拍卖之后,建筑行业是否会迎来新的变革?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个企业的选择之中。##建筑行业"垫资施工"是毒药还是良药?##一家叱咤风云六十余载的老牌建筑劲旅,竟被昔日合作伙伴拖入深渊?2025年9月,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的一纸裁定,让南通三建这个建筑界"老大哥"的命运再次引发关注——其持有的精艺股份29.9996%股权即将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这场拍卖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行业阵痛?

"成也恒大,败也恒大"这句商场箴言,在南通三建身上应验得格外惨烈。回溯2013年,当恒大挥师进军三线城市时,这家手握上海东方明珠、北京亚运村五洲大酒店等明星工程的技术型建筑企业,凭借"铁军"实力成为恒大的"御用总包"。董事长黄裕辉六年间从许家印手中接过无数奖牌,风光无限时谁曾想,这场看似双赢的合作,实则是场精心设计的资金困局。

2021年数据显示,南通三建应收恒大款项高达36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企业年营收的三分之一。当恒大2020年暴雷消息传来,这个曾参与建造国之重器的建筑巨头,瞬间被推入资金链断裂的漩涡。欠薪、被执行、限制高消费等负面消息接踵而至,2022年更是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债委会,启动债务重组的生死自救。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南通三建早在2018年就试图践行。当年以每股15.96元高价(市价仅6.72元)收购精艺股份控股权,12亿元真金白银砸下去,本想通过跨界铜加工和金属贸易开辟新战场。可惜天不遂人愿,精艺股份股价如今跌至11元,这笔投资非但没能成为救命稻草,反而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令人唏嘘的是,南通三建的遭遇绝非个例。同处南通的建筑企业接连遭遇寒冬:一建破产清算,六建进入破产重整,合肥建工2025年也宣布倒闭。广田股份、金螳螂等装饰巨头被欠80多亿元,股价应声暴跌。这些企业就像多米诺骨牌,在恒大这棵大树倒下时,纷纷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潭。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沧桑巨变,在建筑行业显得尤为残酷。南通三建从参与建造地标建筑的辉煌,到如今核心资产被拍卖的落魄,暴露出整个行业"把宝押在单一客户身上"的致命缺陷。长期垫资施工的模式,在房地产黄金时代或许能赚得盆满钵满,但当行业寒冬来临,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无异于自掘坟墓。

当拍卖槌在2025年10月落下时,这家老牌建筑企业的传奇或将彻底落幕。但精艺股份的中小股东们仍在期待新股东的入场——毕竟这家与房地产无关联的铜加工企业,只要治理结构稳定,仍有东山再起的可能。这场拍卖不仅是股权的易主,更是整个建筑行业转型的缩影。

商场如战场,没有永远的赢家。南通三建的兴衰史给行业敲响警钟:过度依赖单一客户无异于把命运交到别人手中,垫资施工模式如同走钢丝,跨界转型更需慎之又慎。当行业寒冬来临,唯有未雨绸缪、多元布局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大洗牌中存活下来。这场拍卖之后,建筑行业是否会迎来新的变革?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个企业的选择之中。

#建筑行业"垫资施工"是毒药还是良药?#从南通三建到恒大供应商:跨界转型是自救还是作死?#

#许家印被捕后,谁在为恒大的360亿债务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