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毛主席81岁带病决策,打响了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反侵略战争
发布时间:2025-09-18 15:38 浏览量:1
1974年,南越方面不顾我国警告,悍然侵犯我国南海岛屿。
消息传到北京,时年81岁身患重病的毛主席再次披挂上阵,打响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反侵略战争。
中越岛礁问题,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人身上。
自甲午海战之后,中国海军一蹶不振,万里海疆事实上沦为了列强砧板上的鱼肉。
从1920年开始,日本人就打着勘探磷矿的名义,在事实上控制了我国的西沙群岛。
1933年,中日双方在华北地区爆发长城抗战,一旁的法国殖民者便瞅准机会,趁着两国无暇他顾之际,夺取了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部分岛屿。
1938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为了封锁中国的外部援助,加大对中国海疆的控制力度,于当年派出联合舰队将法国赶出南海,彻底实现了对三沙群岛的控制。
1945年日本投降后,按照波茨坦公告,中国依法收回被日本侵占的南海诸岛。
并于1946年派出林遵少将带领军舰巡视南海,勘测地形,确立了著名的南海11段线。
但与此同时,法国殖民者也重返越南,他们趁着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政府无暇他顾的窗口,又一次侵占了我国在西沙地区的部分岛屿。
新中国成立后,碍于海军实力不济,只好暂时搁置国民党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将解决的希望放在了越南胡志明政府身上。
因为当时越南正在进行抗法战争,而我们又是越共最大的支持者,北越政府那时曾信誓旦旦地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所以我们当时并不急于解决南海问题。
高层认为这只是越南战争的附带问题,只要把南越灭掉,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所以,尽管1956年和1959年南越政府先后两次侵夺我国岛屿,我方也只是给予口头警告 ,并没有武力驱逐。
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两国在越南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从1973年开始 ,美国就逐步调走驻越军队,其中包括驻扎在越南沿海的美第七舰队。
50年代之后,南越政府之所以没有继续在南海问题上挑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老美在拦着他,因为那时候的美国不愿意节外生枝,再跟中国爆发什么冲突。
美军撤走无形中给南越政府开了方便之门,凑巧那一年世界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而南海又号称第二个波斯湾,已经穷途末路的南越政府便把南海当成了救命稻草。
1973年底,南越派出军队企图非法登陆我国西沙群岛的永乐环礁,并想派出工兵在岛上修建军事设施 和机场,以便在跟中国发生冲突后空军可以直接支援。
1974年1月16日,南越政府派出李常杰号驱逐舰,运送第一批工兵强行登陆西沙群岛,我国广东省的南渝407号渔船当时正在永乐环礁附近进行渔业工作,发现状况后立刻冲上前去跟南越海军对峙。
1月17日,南越方面又增派了H604号驱逐舰运动蛙人部队强行登岛,摧毁了我国渔民在岛上建立的生活设施,拔掉了岛上的五星红旗,换成了南越的三杠旗。
自此,永乐环礁的六个主要岛屿,甘泉、金银、珊瑚、广金、晋卿、琛航六岛都落到了南越手上。
就在同一天,南越方面又派出了H605号驱逐舰和日早号护卫舰进入西沙群岛,加上已经到场的H604号和李常杰号,形成了三艘驱逐舰和一艘护卫舰组成的特遣海军纵队。
指挥这支特遣舰队的是此战的总指挥,南越海军大校何文锷。
这四艘南越舰艇中的H604和H605号驱逐舰,排水量高达2800吨,而最小的日早号护卫舰,排水量也有650吨,每艘船上还配备有20毫米的机关炮18—24门不等。
与南越海军相比,我国南海舰队这边就显得有些寒酸了。
南海舰队吨位最大的是三艘1200吨级的65型驱逐舰,但这三艘镇山之宝那时候都因为各种故障还在船厂维修。
唯一能动用的千吨级大舰只有1000吨级的南宁号驱逐舰,这艘军舰的前身是日本的泽捉级海防舰,已经是服役31年的老古董了。
为了对抗南越海军,南海舰队也组织了一支特遣舰队,带着一队民兵前去永乐环礁,但这支舰队只有271、274两艘猎潜艇组成,这两艘舰艇的吨位只有350吨,远不是南越舰队的对手。
尽管实力悬殊,但舰队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往了永乐环礁。
当时永乐环礁的六个主岛,已经被南越插上国旗。
但由于琛航、广金、晋卿三岛没有基础设施,南越海军并未派遣军队驻岛。
我军抓住这个空档,把民兵送上这三座岛屿快速构建起了阵地,自此双方各据三岛沿着永乐环礁的中线进行对峙。
为了加强兵力,南海舰队又调派了两艘猎潜艇389、396号,携带大批弹药物资前去支援西沙三岛的军队。
这两艘猎潜艇比271、274稍强,吨位达到560吨,但火力只有四门25毫米炮,出发前才临时加了一门85毫米炮。
由于时间仓促,这门85毫米炮没有经过测试,在后面的海战中差点重蹈当年北洋海军致远号的覆辙。
到了18日早上,南越的三驱一护和我军的四艘猎潜艇,在永乐环礁形成了4V4的对峙局面,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与此同时,广州军区司令许世友也把南海发生的事情,同步汇报给了北京。
同一天,毛主席在叶帅送上来的开战文件上正式签字。
考虑到己方实力不足,前线最高指挥官,南海舰队副司令魏鸣森将军向榆林基地申请增调281、282两艘猎潜艇前来助阵。
魏鸣森
这两艘猎潜艇虽然只有395吨排水量,却是当时南海舰队里装备最好火力最猛的,而且航速比前面四艘高了一倍还多。
其实榆林海军基地早就已经准备好让281、282两艘猎潜艇参战了。
早在一天之前 ,就已经把他们派到了永乐环礁东边的宣德环礁永兴岛待命。
但他们到达宣德环礁后,就按惯例关闭了舰艇电台,只能用岸上电台跟他们联系。
可海军基地的值班人员忘了这一点,只顾着对舰艇电台喊话,以至于两艘舰艇收不到消息,耽误了战机。
直到19号上午,281号打开舰艇电台才意外收到了参战的命令,但那时候战争已经打响了。
1月19日早上,南越四艘军舰齐聚,海军大校何文锷以H605号驱逐舰为主舰居中指挥。
越南第一阶段的作战计划是兵分两路,H604和H605攻打广金岛,李常杰号和日早号攻打堔航岛,力求强行登岛或者把军舰搁浅在岛屿的海岸上。
至于为什么要把自家军舰搁浅,大家看看菲律宾在仁爱礁上的做法就清楚。
从1999年开始,他们就凭着那艘搁浅军舰在岛上赖了25年,愣是把仁爱礁变成了争议岛屿。
中国这边也针锋相对,派出271、274和389、396兵分两路前去拦截。
但终究是实力悬殊,虽然拦住了军舰,却让越南的蛙人抢滩登陆成功。
然而, 就在何文锷他们弹冠相庆以为赢得了这次胜利的时候,岛上的民兵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海上打不过你,但陆地上中国军队还真没怕过谁,这些民兵可都是退伍老兵组成,战斗经验十分丰富。
他们趁着南越蛙军立足未稳之际,依托先前构建的工事先发制人进行火力压制。
蛙人损失惨重,不得不跳海逃生。
自此,西沙海战第一枪打响,双方由摩擦变成了直接军事对抗。
何文锷在收到蛙人登陆失败和中国打响第一枪的消息后,立马改变作战方略,决定先消灭中国的四艘猎潜艇,取得制海权后再对岛上的民兵形成瓮中抓鳖之势。
何文锷很清楚敌我双方的优劣势,中国军舰吨位小、火力弱,但胜在灵活便捷。
唯一的胜算,就是利用速度优势集中兵力攻打南越某一艘舰艇。
而南越舰队吨位大,火力强,适合单挑。
何文锷的办法就是分割我军舰队,不让你集中起来,形成一对一单挑的局面。
而且何文锷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H604上面还有两门76.2毫米自动火炮,每分钟射速高达45发,可以迅速摧毁与之对战的中国军舰。
用不了多久,南越就可以取得数量上的优势了。
10点24分,何文锷下令开火!
H604和H605杀向271和274,李常杰号和日早号杀向389和396。
而中国方面的指挥官魏鸣森,一眼就洞悉了对方的战略意图。
但南越先发制人完成切割,此时再想集合也来不及了。
魏鸣森当机立断,命令各舰快速扑向南越的军舰。
因为我军火力弱小,正常对轰肯定死路一条。
只有拉近距离,进入敌方火炮的射击死角,跟他们进行短兵相接, 才有机会获胜。
在冲击的过程中,271号被何文锷的H605号射中一炮,274号的情况更差,连中敌人17发炮弹,就连指挥室都让人给炸了,政委何副舰长壮烈牺牲。
与此同时,在战场另一边对战李常杰号和日早号的389、396也身中数弹。
前文说过,我们这支舰队火力最强的就是389号那门85毫米主炮。
可由于出发仓促,这门大炮没来得及调试。
结果战斗刚一打响他就卡壳了,舰上火力陷入停顿。
关键时刻,是一个叫刘占云的战士将手伸入滚烫的炮筒里把炮弹拿出来重新调试,才让这艘军舰恢复了战斗力。
照这样下去,我们还没贴近南越的军舰,就有可能先一步被对方给打沉了。
万幸的是,南越这边也出状况了:他们的H604的76毫米主炮也发生故障。
前面说过,这炮可是何文锷引以为傲的杀手锏啊。
它这一哑火,直接导致H604火力大减。
魏鸣森敏锐地发现战机,让与之对线的271和274赶紧贴上去,集中火力攻打H604。
在271和274的联合打击下,开战之初还不可一世的H604被压着单方面吊打。
祸不单行,与之并肩作战的主舰H605也被我军一炮击中指挥室,何文锷侥幸捡回一条小命,但通讯设备全毁,只能靠雷达指挥。
但不巧的是当天是大雾低温天气,严重影响了雷达的性能,何文锷失去了对另一边的李常杰号和日早号的指挥。
这导致在10:50分的时候,H605直接一发炮弹干废了队友李常杰号。
李常杰号随之逃离战场,回南越维修!
这又进一步坑惨了与它并肩作战的日早号,导致386和389对它形成了2打1的优势。
但日早号上的官兵也被激发出凶性,发起了疯狂反扑,致使396号连中11发炮弹失去了战斗力。
与此同时船舱也被击穿,海水渗入船体,随时有沉没的风险。
这时候,一名叫郭玉东的战士挺身而出,用身体死死堵住缺口。
不一会,弹药库又被集中,整个舰艇变成一片火海,可这位战士依旧死守不退,直到烈焰将他化为灰烬。
他身体被烤化的油脂,依旧烙印出他生前堵船舱的模样!
郭玉东
389号眼看就要沉了,舰队成员做出跟80年前大东沟海战中致远号一样的选择,撞沉日早号。
11点正,两船相撞,愤怒的水兵们拿着冲锋枪和手榴弹,对日早号上的南越海军宣泄复仇的怒火,日早舰舰长战死,该舰失去战斗能力。
战场另外一边271、274也开始对何文锷的H605发起反击。
何文锷见势不妙呼救空军F5战机支援 ,可援军却迟迟不至。
就在他进退失据的时候,H605的观察员给他带来了一个晴天霹雳:在战场10海里开外,有两艘架设导弹发射架的蚊子级导弹艇正在靠近。
这个消息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何文锷慌忙让南越舰队撤出战场。
心胆俱丧的南越人连家都不敢回,直奔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寻求美军庇护。
但何文锷不知道的是 ,这次来的根本不是什么导弹艇,而是因闹乌龙迟到的281、282两个活宝。
1月20日,南海舰队14艘军舰云集永乐环礁,对南越军队盘踞的那三个岛屿发起反攻,失去海军庇护的南越军一触即溃,我军成功收复失地。
可以说,毛主席带病决策的这最后一战,彻底粉碎了南越扩张的野心,也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为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反侵略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参考资料:
人民网《在1974年西沙自卫反击战前后》
中国军网《西沙海战简要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