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为党的五大书记之一,一生却只有一次,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发布时间:2025-05-22 09:48 浏览量:2
任弼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大书记之一,在党内的地位无疑是非常高的。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任弼时非常容易相处,被同志们称为“骆驼” 、“被子” 、“党内妈妈”。
然而,遗憾的是,任弼时在一生中,却只登上过天安门城楼一次,这是怎么回事呢?
1950年,毛主席在苏联访问期间,特意到莫斯科郊外的巴拉维赫疗养院,看望了他的老战友任弼时。
那天,听到苏联医生说任弼时的血压已有所下降时,毛主席非常高兴,握着那位苏联医生的手,高兴地说:“好得很!好得很啊!我代表中国人民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对于毛主席的到来,任弼时非常感激,便在征得医生的同意后,来到中国代表团驻地看望毛主席,向他表达感激之情。
那天,得知任弼时要来,毛主席非常高兴,特意准备了好吃的饭菜,并细心地嘱咐厨师少放了盐。
席间,得知任弼时不能吃辣时,毛主席带着抱歉的语气,幽默地说:“对不起呀,弼时,不是我不让你吃,而是医生的话我不能不听啊!”
感受到毛主席的关心后,任弼时心里十分温暖。
然而,毛主席回国后,任弼时想到祖国如火如荼的建设,也在苏联待不住了。在病情稍微好转后,任弼时便强烈要求回国。
5月17日,任弼时登上了回国的列车,于5月28日抵达北京。
当天,朱德特意来到车站,迎接任弼时。此外,来迎接任弼时的,还有日夜牵挂着他的夫人陈琮英以及孩子们。
那天,任弼时十分高兴,还和陈琮英和孩子们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
随后,任弼时便要求参加工作。对此,毛主席批示:“同意弼时意见,试做工作,每日不超过4小时,主管组织和青委。”
1950年10月1日,是国庆一周年的日子。
首都40万人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庆祝大会,并举行了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部队盛大的阅兵式。
当天,除了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和周恩来总理外,任弼时也登上天安门城楼。这是任弼时第一次,也是他唯一的一次登上天安门城楼。同时,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五大书记”唯一的一次齐集天安门城楼。
1945年6月19日,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史称“五大书记”。
从此以后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中共中央的“五大书记”,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层。
1949年3月,北平和平解放后,五大书记一起走进北平,开始筹备新中国的成立。
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举行。当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和周恩来五大书记中的4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和大家一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的激动时刻。
然而,任弼时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登上天安门城楼,失去了在天安门城楼上与人民同乐的机会。
当天,任弼时躺在病床上,全程收听了开国大典的实况广播。当听到收音机里传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的豪迈之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时,任弼时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国人民一样,心里非常激动。
随后,任弼时对夫人陈琮英说:“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它啊!”
11月,为了给任弼时治病,毛主席特意给苏联的斯大林发了一封电报,请他安排好任弼时到苏联治病的相关事宜。
在任弼时临行前,毛主席还来到他的住处看望,并再三叮嘱他要安心治病,尽早恢复健康。
1950年10月1日,在国庆一周年时,任弼时才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然而,仅仅20多天后,任弼时便于10月27日病逝了。此时,任弼时年仅46岁。
人们不知道的是,在刚刚过去的9月,任弼时又因为过度劳累,血压升高到了185,在病床上躺了10天,才得以好转,差点儿再次失去了登上天安门城楼的机会。
如果是那样的话,任弼时就真的非常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