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老舍在大会堂抽烟,要离开时,毛主席:一起说说你们满族人
发布时间:2025-05-19 09:58 浏览量:3
对于老舍的文学作品,毛主席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人也因为文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时候,如果有机会,毛主席便会和老舍互动,进行文学交流。此外,毛主席还和老舍就满族文化和历史,进行了探讨。
1960年3月30日,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老舍作为人民代表,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在大会休息时,老舍来到旁边的休息室,坐在了一个角落里,掏出烟盒,抽出一支香烟,美美地享受了起来。
就在老舍享受着香烟带来的愉悦时,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人一起向着休息室走了过来。
看到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人后,老舍还以为他们要在休息室商量什么大事,便主动站起来,准备离开。
这时,毛主席将他拉住,笑着说:“来,一起坐一坐,说说你们满族人。”
听了毛主席的话,老舍便和大家围成一个小圈坐了下来。关于满族人的话题,是由毛主席开始的。他说:“满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做出过伟大贡献。”
毛主席的这句话,为接下来的话题奠定了一个积极的基础。对此,作为满族人的老舍,心里感到十分轻松。
老舍是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于1899年2月3日出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此时,清朝已经病入膏肓。因此,舒庆春虽然是满族正红旗,但因为他的氖只不过是旗人社会底层的一名护军,而且在老舍两岁的时候,便在与八国联军攻城巷战中牺牲。
父亲牺牲后,老舍的母亲舒马氏为人帮佣,浆洗度日,家里根本就没有什么钱。因此,老舍的童年过得十分贫困。
有人说,老舍的父亲不是为国牺牲的吗,应该有抚恤才对。要知道,此时的清朝,也只是他们自信的大清,事实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余粮进行抚恤。因此,老舍的母亲才会干着帮佣的活,来维持生活。
后来,在他人的帮助下,老舍才有机会在一所改良私塾进行学习。后来,老舍先后就读于京师第十三高等小学、京师第三中学、北京师范学校。那时候,老舍便展露出了写作方面的才能。
1918年,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老舍被任命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兼国民学校校长。
1924年,在易文思的举荐下,老舍前往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了中文讲师。后来,老舍又来到新加坡,在华侨学校担任了老师。
在工作期间,老舍发表了许多文学著作,在文坛引起了不小反响。
1930年,老舍回到祖国,到济南担任了教授,以及《齐大月刊》的编辑。
1936年,老舍选择了辞职,来到青岛生活,专门从事文学创作。其中,人们耳熟能详的《骆驼祥子》,就是老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军迅速攻占了老舍生活的济南。此后,来设不得不告别妻儿,开始了流亡生活。
在来到武汉后,老舍收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并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与其他爱国作家一起筹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9年初,“全国慰劳总会”组织了南北两路“前线将士慰劳团”,到全国各战区去慰问。
当时,“全国慰劳总会”函请“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派人参加,老舍被推举参加了北路慰劳团。
7月,老舍便跟随北路慰问团,前往西北战区进行慰问。
9月9日,在访问了多个地区后,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团来到了延安。
9月10日晚,在延安交际处,毛主席会见了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团的老舍等全体成员,并设晚宴招待了他们。
席间,毛主席特意举着酒杯来到老舍面前,向他敬了酒。对此,老舍十分感动,说:“毛主席是五湖四海的酒量,我不能比,我只一个人,毛主席身边却是亿万人民群众!”
在对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劳团欢迎大会上,毛主席首先致了词。老舍作为慰劳团文艺界的代表,也被请上台发表了讲话。
在台上,老舍除了讲话外,还还唱了一段京剧《打渔杀家》,获得了阵阵掌声。
后来,冼星海指挥鲁迅艺术学院合唱团演出了《黄河大合唱》。听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老舍深受感动,说:“气魄真大,好热情!”
后来,在与老舍交谈时,毛主席说:“你是周恩来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为了抗战,我们走到一起来了……”
期间,毛主席还和老舍谈起了文学,并对他的作品《龙须沟》给予了高度赞扬。
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卿邀请,老舍离开重庆,前往美国讲学。在美国,老舍完成了《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和第三部《饥荒》的创作。
1949年12月,在新中国成立三个月后,老舍受邀回到了祖国。对此,老舍激动地说:“是毛主席、周总理叫我回来的,我就一定要回来。”
1951年春,《龙须沟》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毛主席演出。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在北京看的第一部话剧。
就是这部话剧《龙须沟》,让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0年,在人民大会堂见到老舍时,毛主席当即将他拉住,并请他一起坐坐,说说满族人。
降到满族人时,毛主席说“清朝开始的几个皇帝都很有本事,尤其是康熙皇帝”。
在提到康熙皇帝时,毛主席说他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的基础。
说这些的时候,毛主席肯定了康熙皇帝的历史功绩。他说:
“康熙皇帝3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国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
接着,毛主席又说,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康熙皇帝的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
此外,毛主席还说康熙皇帝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奋好学。他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诗词歌赋,会琴棋书画。
最后,毛主席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康熙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听到毛主席对康熙皇帝如此熟悉,评价如此高,老舍心里感到十分吃惊。
在回到家里后,老舍向家人详细讲述了毛主席的这些议论,说他“完全换了脑子,换了眼睛”。
后来,老舍决定写一些表现满族人民的作品,并想写一部《康熙大帝》。为了给这些作品做准备,老舍收集了许多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