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站里也有“艺术彩蛋”—— 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探寻北京”五日行第四日 探访暗藏地下空间内的“美的历程”
发布时间:2025-09-17 08:23 浏览量:1
地铁不仅承担着运载功能,作为城市空间的延伸,也是一座城、一片区域的记忆载体。从“功能地铁”向“人文地铁”转变过程中,公共艺术被逐渐引进地铁车站。在北京,每一个精心打造的地铁空间不仅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更成为展示首都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的窗口。通过对色彩、光影和材料的巧妙运用,北京地铁站潜移默化地缓解了市民通勤的心理压力,于无形中诠释了地铁站作为“流动美术馆”的公共艺术价值。9月15日,2025·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特别节目《“探寻北京”五日行》第四期,主持人维琳和搭档“社科小普”一起,前往北京地铁“时光列车”、12号线苏州桥站、12号线驼房营站、3号线朝阳公园站和2号线建国门站,解锁北京地铁里的“艺术彩蛋”!
北京地铁“时光列车”:带您一起“时光穿梭”
北京地铁的“时光列车”是由六节车厢编组而成,复刻还原了1960年至今的北京的典型地铁样貌。
据北京地铁运营四分公司客运服务管理中心站长赵鑫璐介绍,“时光列车”在扶手拉环上精心布置了“搭乘时光列车 解锁地铁知识”系列问答题目,问题的设置融入了北京地铁发展中的各类元素。乘客在乘坐“时光列车”的同时,也可以了解北京地铁的历史与发展。一边是北京地铁发展历程的回顾,一边是绿色车体与怀旧风格内饰,在“时光列车”上,主持人与“社科小普”带领网友一起沉浸在浓浓的怀旧氛围中。
“‘时光列车’深入挖掘了北京各区‘好吃、好玩、好逛’的特色文旅资源,将打卡点实景照片和出行线路通过主题海报形式呈现。”节目中,赵鑫璐站长为大家揭秘车厢内京城好风光“打卡指南”,“在列车中呈现了从京城精选出的35处‘吃购游娱’样样精彩的宝藏打卡点,涵盖首钢园、钟鼓楼、北京坊、大运河、圆明园、八大处等,共同串联起‘京彩夏日’。乘客不仅可以在车厢内领略京城风光,还能即刻规划行程。”
12号线苏州桥站:烟雨江南 韵味姑苏
苏州桥站装修风格也汲取苏州园林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园林建筑中屋脊、窗花等几何造型元素,融入以素为魂、水墨氤氲的独特美学意境中,结合车站建筑及流线空间排布特点,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光影交错的空间层次感,使乘客仿若行走在苏州光影之中。
节目中,主持人与“社科小普”参观了站台内的洞门、屏风、檐角、窗棂花纹以及与园林造景相得益彰的水墨画。“站内设计营造了苏州桥地铁站内轻盈纤细、虚幻空灵的独特文化氛围。”赵鑫璐站长说。
12号线驼房营站:前方到站,潮流摩登艺术区
驼房营的地名与历史上的漕运和骆驼运输密切相关。金元时期,驼房营是坝河的转运码头,粮食经通州漕运至此,需换用骆驼驮载进城。而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科技与艺术的梦幻之地,汇聚了上百家人工智能、VR、区块链等互联网3.0、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前沿性企业,更是北京著名的“网红打卡地”,聚集度超高的艺术展示空间。从驼房营站A口步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达798・751艺术区了。
“北京地铁站内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景观、建筑相协调,车站整体是作为一个艺术品来设计的。”赵鑫璐站长说,“驼房营站的装修结合周边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再配合斑驳的红砖墙、顶部纵横交错的管道、柔和的吊灯和朴素有力的钢结构艺术柱,把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契合在一起。”
3号线朝阳公园站:自然松弛“能量场”
节目中,主持人与“社科小普”一起来到了正式开通运营的北京地铁3号线。这条新开通的地铁线路共设车站10座,全线装修设计概念以“品味京城”为主题,每个车站都有自己的“性格”。
主持人与“社科小普”带领观众走进朝阳公园地铁站内,在一件名为《城市下·树林上》作品中看到了宽阔平整的草坪和苍郁挺拔的树木。“这幅作品以树林、城市、阳光等元素为创作来源,抽象的城市剪影为前景,阳光透过树林温暖了城市,雨燕穿行其中,呈现出生机和宁静的氛围,在朝阳公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赵鑫璐站长告诉大家。
2号线建国门站:全国地铁艺术的开山鼻祖
本期节目的最后一站,主持人和“社科小普”来到了2号线的建国门站。北京地铁2号线壁画是全国地铁壁画的开山之作,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首次在西直门、东四十条和建国门站的站厅设置了六幅壁画,均为大师级艺术家所作。
“随着北京新线路新车站的开通,那些上新的地铁壁画,题材越来越宽泛,材料和工艺更是五花八门。”赵鑫璐站长表示,北京地铁在保障乘客出行的同时,也在致力于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和美的享受。
四通八达的北京地铁,更像是一条条别具风格的艺术长廊,将北京古老的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宫殿,这些地下空间内的公共文化艺术,都在无声地传递着一座超大城市的人文温度和艺术情怀,北京地铁俨然成为了一道极具文化特征和艺术品质的文化长廊。(光明网记者 李卓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