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酒店/便利店/夫妻店诉苦,传统生意为何越做越难?
发布时间:2025-09-15 11:58 浏览量:1
一个魔幻的时代来了。
街巷中开得最多的有夫妻餐饮店、便利店和烟酒店,作为传统生意的铁三角,今年都麻烦缠身。餐饮店利润变薄;三分之一以上的烟酒店面临关闭;一半以上的便利店经营困难,究竟发生了什么?传统生意为何越来越难做?
01
在平台夹缝里求生存的实体小店
民以食为天,为国人提供温饱的夫妻餐饮店,因为价格实惠、地理靠近小区,经营一直很顺遂。
据红餐网数据,中国有近800万家餐饮门店,其中夫妻店接近600万家,撑起了中国餐饮的半边天。然而,他们现在却遭遇了并非厨艺不济的外力冲击。
今年7月,美团、阿里、京东三家平台单日外卖订单总量均数为2.5亿单,此前两年,这个数据是每日800单。外卖市场的蛋糕被做大了两倍多,外卖大战也把街巷中的夫妻店打垮了。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8月末发布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经营快餐、简餐和特色小吃的商家毛利率下滑都超过8%。而位于社区周边的商家毛利率下滑高达到9.58%。
近10%的利润消失,让不少夫妻店感慨,“每天累个半死,实际没有多赚什么钱,甚至在做亏本买卖。付出的劳动都为平台打工了。”参与不挣钱,不参与没订单,大多数在社区里的夫妻店,烟火气浓烈,也敌不过“5折到手的外卖”。
低价改变了消费者的胃口,低价也改变了传统便利店的命运。
“去年夏天进了近3万元的雪糕,今年却不足4000元,整整降了将近10倍。”公众号灵售发布了一个案例,便利店店主遭遇空前挑战,一个上午卖了几包烟和几瓶水,雪糕和冰淇淋根本卖不动。
也有在写字楼周边的店主表示,自家的便利店里,顾客停留时间变短了,购买商品数量减少了,那些随手买瓶水顺便带包烟的日子正在慢慢消失。
当成交了一个63元的订单后,店主磊哥非常兴奋,当即在群里向同行“炫耀”,终于来了一个大单。
便利店遭遇的困境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店多了,一条街上从一两家增至了三五家;二是周边折扣零售店的直接冲击,低价才是竞争的最大手段。
烟酒店面临的困难则更加直接,遭遇到“禁酒令”的猛烈冲击,给了烟酒店致命一击。
有店主表示,今年已经过半,营收连去年的1/10都还没有完成。“以前每逢假节日,一些高端烟酒根本不愁卖,现在连问的人都少了,今年到现在连茅台才卖了4瓶。”
高端白酒完全卖不动,只能靠几十元的低价酒勉强维持,这是多数烟酒店主共同的困境。
中部某省会城市的烟酒经销商董丽表示,她的店营业收入减少了四分之三,几乎没人买高端烟,同时中高档白酒销量锐减,根本卖不出去。她透露,其所在城市的烟酒商店当时已倒闭了三分之一。
7月的数据显示,部分省市烟酒店白酒销售同比下滑高达80%,销售下滑的烟酒店家数在90%以上。
02
“一包烟”竟成了压倒骆驼的那根草
环伺周边,代表传统生意的便利店、烟酒店和夫妻餐饮店难说好过,相对来看,夫妻餐饮店还算能凑合,烟酒店和便利店正在遭受残酷打击。
我在找案例的时候发现,二者共同出现困境的原因,竟然是以前要想尽千方百计夺得的烟草产品。
一位名叫王强的烟酒店经营者发现,以往流转迅速的高档烟,库存周期已经从15天延长至45天,资金链非常紧张。他说,即便像“和天下”这样的高档烟从100元跌至65元,仍然难以吸引消费者。相比之下,20元以下的低档香烟,如“紫云”,却销售火爆。
数据显示,2024年高价烟销量同比下滑了12%,而低价烟销量却逆势上扬了8%。
上文提到的便利店,雪糕销量下降并不致命,真正的困境是她手里握着大约40多万元的香烟库存,据她介绍,一位同行店里的香烟库存已经差不多有100万了。
她的店开在社区里,90平月租5500元,2500个条码,月租成本能够接受,烟的库存越来越重难以应付,“现在行情不好,又不想亏钱卖,库存越来越大。”
我看到一位网友提到,香烟库存增加是因为低价烟供应不足,而低价烟必须搭配的高价烟卖不出去,自然成了库存。
几乎所有的便利店商家都遇到了同样的困难,比如这位店家表示,“开店到现在有十余年了,之前香烟的库存都是1至2万,现在店里香烟的库存就快达到20万了。”在她的店里,超过30元一盒的香烟几乎不动销。
于是她、他和他们的同行成了“等等党”,暑假过去了,等下半年的国庆和中秋。
但是,他们能等到吗?
或许便利店还能等,烟酒店却更加困难,山东济南一位店主表示,他店里有价值40多万元的库存,其中一半以上近半年几乎没动销,高端白酒完全卖不动,只能靠几十元的低价酒勉强维持。
03
表面上看,电商是罪魁祸首
如果把外卖平台、即时零售、直播电商、京东/淘宝/拼多多等或货架电商都成为“电商”,毫无疑问,它们是实体店生意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
各大电商平台(如京东、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秒杀”等模式,对商品进行低价销售,价格远低于实体店。这在外卖大战的2025年,表现尤甚。
京东外卖2025年第二季度,其所在的新业务板块经营亏损就高达147.77亿元。
8月底,三大平台晒出财报,仅二季度就一共少赚超200亿元,美团、京东、阿里二季度净利润分别同比下跌89%、50.8%、18%,这些钱,都直接撒在了外卖大战中去。
仅在2025年7月12日一天,淘宝补贴额超过12亿。被逼在墙角的美团为了应对竞争,也撒了3-4亿在市场上。
我统计了一下此前的书奴,京东、美团、淘宝未来12个月外卖业务投入,预计亏损额分别是260亿、250亿、410亿。
这些钱,全部补贴在消费者身上,没有一分钱会落到商家,这些冲击,直接影响着便利店和烟酒店的生存。
举个简单例子,大家通过补贴喝到几元钱的奶茶、咖啡后,自然就会少喝一瓶便利店里买的饮料。
同时,各家传统电商也遭受着流量成本高的挑战,及时调整策略开始打价格战,京东刘强东甚至说这才是回到初心。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在京东平台上能够买到1900元左右的蛇年茅台生肖酒。
有数据显示,快消品的线上渠道占比突破30%,对实体零售形成显著分流效应。
电商生意有多好,实体店主们就有多憎恨它们。
04
实际上,消费者变抠了、也变健康了
烟酒店可能正在沦为线下展厅,这是从服装、电器、手机等领域走过来的趋势。
线下看产品,线上比价购买,就这事儿,我自己也没少干,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做。
谁的价格更低就选谁,对消费者来说,这是正义的。
有一个高赞评论说,“网上5块买15个冰棍放家里,不比便利店一个3.5元好得多?”下面跟了十条赞同贴,其中一个明确表达:“说的对,还是他们赚钱太轻松了!现在没那么好捡钱了而已。”
有消费者表示,平时喜欢买三得利(茶饮),便利店5.5元一瓶,折扣零食店不超过4块,我为啥要负责路边便利店?实体店一瓶4元的饮料,平台券后1.75,作为消费者选择平台不香?
数据上看,折扣零售店的渠道加价率仅20%上下,而传统便利店能达到50%。这种价格差距让大量价格敏感型顾客流失。
价格对单价相对高的白酒冲击更大。公众号懂酒帝刚刚发布了一个案例,一位经营烟酒店八年的店主遇到顾客询价金王子酒,他报价165元一瓶,顾客却嫌贵,说网上才卖100元。
他很生气,让顾客去网上买,他也很无奈,他无法把顾客留在店里。
对烟酒店、便利店至关重要的香烟,则因为消费者的两个原因,为经营者带去了无法逆转的困境。
一是消费降级,消费者在经济压力下,即便是成瘾性消费,也不得不向价格妥协。汽车销售员杨彬月收入8500元,扣除4000元房租后,只能选择8元的“红塔山”;上海白领奚敏购房后,月供占收入的70%,也从30元的“利群”换成了12元的香烟。
二是注重健康,最直观的是90后/00后吸烟人群正在大幅减少。消费降级且不说,抽烟喝酒的群体也趋向减少了。现在90后00抽烟喝酒的少之又少,50/60/70/80后抽烟喝酒的比比皆是。
数据显示,00后吸烟率约10%,90后约15%,80后约20%,而且不少80后还在戒烟,年轻人吸烟率下降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
如果我们再认真看一下,现在的年轻人K歌也少,反而更加偏爱王者荣耀、Switch游戏机等娱乐方式。
以后传统生意难做,网购成了年轻人的主题。
很多人劝大家主动拥抱改革,但哪有那么容易?
难,已成既定事实,改变或者不改变的逻辑,是要懂得趋势和变化。这个魔幻的世界,真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