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任弼时英年早逝,不堪回首的历史链接
发布时间:2025-09-09 15:08 浏览量:3
陈赓、任弼时作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经历了紧张的工作、艰苦的条件,尤其是早年都曾经历的牢狱生活,严重透支他们的身体健康 。
1957年12月19日。陈赓访苏回国不久,突然心肌梗塞发作。1961年3月16日第三次心肌梗塞发作,猝然离世,年仅58岁。陈赓逝世后,与他有生死之交的李克农将军闻讯摔杯悲叹:“陈赓不在,喝酒没滋味!”
任弼时素有“党内的骆驼”之称,秉持“能坚持走一百步,就不该走九十九步”的信念长期超负荷工作。1949年建国时他已病重到无法出席开国大典。1950年10月27日,他因脑溢血逝世,年仅46岁。
任弼时出殡时,毛主席亲自为他扶柩送行,周总理当众失声痛哭。
陈赓、任弼时英年早逝,不堪回首的同样历史链接
陈赓大将一生戎马倥偬,为中国革命事业身先士卒 ,赴汤蹈火。
1933年,陈赓因为腿伤从苏区秘密潜入上海治疗,结果被叛徒出卖,落入了国民党特务之手。陈赓被捕后,蒋介石亲自劝降,黄浦生络绎不绝,然而陈赓矢志不渝。
恼羞成怒的敌人,为了逼迫陈赓“变节”,使用了多种酷刑,其中电刑尤为残忍。。为了撬开他的嘴,特务们搬出了当时最“时髦”的刑具,一台崭新的“爱迪生牌”手摇发电机。电流顺着绑在他手腕和脚踝的电线,疯狂地涌入他的身体。每一次手柄摇动,他整个人就像被折断的弓,猛地弹起,后背又重重地砸在冰冷的铁椅上。导致他多次昏迷,嘴角流血,胸前纽扣被鲜血染红。心脏留下永久隐患。
长时间的残酷电击,给陈赓的心脏造成了永久性的、不可逆的损伤。当时法医鉴定报告上的原话,“损伤不可逆,预期寿命将显著缩短。”陈赓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对这段经历只用了四个字——“电刑最苦”;
任弼时则于1928年和1929年,先后两次被捕,在狱中遭受严刑折磨,尤其是电刑致使后背被烧出大洞,伤及心脏,从此患上严重的高血压 。在延安时期,他就因过度劳累身体出现问题,党的七大前病情发作,后经诊断患有动脉血管硬化、糖尿病和脑供血不足等病症 。
第一次被捕时,被叛徒胡学礼指认。敌人为撬开他的嘴,确认其真实身份。残忍对他使用电刑等酷刑,并用烧红的烙铁灼烧其背部,导致脊椎骨断裂、关节变形。
第二次被捕时,再遭酷刑老虎凳。导致其脊椎旧伤复发。他们将他绑在“老虎凳”上。这是一种既原始又残酷的刑具,它可以使人脚骨折断,瘫痪至残。垫到第三块砖时,膝盖骨吱吱作响,他又昏迷过去。敌人用凉水将其泼醒后,又加砖头,
任弼时两次被捕对革命的信念不改,意志如刚。
1938年任弼时赴莫斯科治疗时确诊"严重器质性病变",两次酷刑导致他脊椎变形,心脏出现器质性病变,对其身体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医生要求每日需要卧床休息10小时以上,甚至需要穿戴钢制护具支撑身体。伴随着高血压,心脏病。
电刑最大的特点是虽然经过多次用刑,受刑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脏机能受了重伤而表面却看不出半点伤痕。
电刑是国民党反动派刑讯逼供的手段,其电压和电流可以引起受害者疼痛而避免在其身体上留下明显证据。电击可以直接刺激神经引起强烈疼痛,而不对身体的其他部分造成严重损伤。交流电通过人体,导致肌肉的痉挛,心肌坏死,大小便失禁。
许广平在《遭难前后》一书中详细描写了自己被日本宪兵施加电刑时的感受 :“滋滋声的电流,从电线走到马蹄形的铁圈上,走到贴肉的手腕上,通过脑神经,走到全身,个个细胞遭到电的炙烧,大小神经遭到电极的震晕,通过血管,走入骨髓,全身发生剧烈的变化,不由自主地痉挛随着电流的强弱而轻重,个个细胞遭到电的炙烧,大小神经遭到电极的震晕……全身发生剧烈的变化,不由自主地痉挛随着电流的强弱而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