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订大订数据吹嘘成风,为什么一些车企会习惯性地诱骗消费者?
发布时间:2025-09-08 00:33 浏览量:4
不知从何时起,咱们的新车上市,开始流行公布小订、大订数据,往往是新车还未上市或者在刚开放订购的几小时内,突破多少万台的订购数据就开始满天飞海报。
91che不评价这种行为对不对,只是下意识地觉着,这可能不太符合真实的市场状况——如果真的都卖得这么好,火爆到供不应求,那么,中国车市的主旋律何至于天天喊着“过冬”呢?
海报的盛况和现实的窘迫显得过于撕裂了,两者太矛盾了。
事实上,几乎每天都在刷新数据的小订大订海报,无不是在营造出一种该车型在市场非常受欢迎的假象,只是随之而来的交付量以及上险量数据又迟迟对不上。
这不禁让广大消费者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些所谓的”订单捷报”,真实性到底有几分呢?
比如某车企宣称新车大订三万,但你仔细查阅今年一到五月的销量数据就会发现,该车的全系车型累加销量尚不及这台未上市新车的大订高;更离谱的是,有的车企至今还没有一款月销过万的车型,却敢于宣称新车上市大订五万;也有某新能源车企宣称大定28.9万辆,随后便被爆出黄牛锁单等等各种操作技术上的新闻。
难怪有网友揶揄,年初至今,中国乘用车小订已经突破5000万台,其中80%都是在新车上市的72小时内完成的。
还是那句话,如果中国汽车市场如此繁荣,各家车企又何必为了销量焦虑?
小订大订数据,就像一件“皇帝的新衣”,所有人都知道它比注水猪肉还恶心,但所有人还都心照不宣地依然乐此不疲地”玩下去“。它们赌的就是一条,没有人真的去较真这些数据,也没有部门对此有着有效的监管。
在这样的市场风气下,导致本来很多无意在这上面做文章的“老实”车企也不得不跟风,哆哆嗦嗦地公布一个自认为相符的数据,直至整个行业在这种“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的风气里逐渐失控。
明知道这些注水数据在几个月后就会被上险量等真实数据”打脸“,车企为何还要乐此不疲的进行这番操作?
从车企的角度来说,数据是打造爆款的营销手段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完美迎合了消费者的从众心理,这种”虚假繁荣“会给不知情的消费者带来一种“与有荣焉”的心理错觉,进而拉动真实销售,本质上这和街头商家雇”托“排队,诱骗消费者购买的古老套路没有任何区别。
另一个原因则是其实很多车企也未必愿意如此操作,但在行业风气裹挟之下,只能选择无奈跟风,因为别人公布了大定数据,你若不公布,甚至于数据低于别人,很可能就会造成新品上市的竞争失势。
近日有知名博主撰文指出,这种”小订过万“现象其实早在发布会开始前数月就已经由广告公司策划完成。一是让消费者觉得买到了爆款,二是为了哄领导开心。
重重考核之下,所有人都需要飘红的销量来缓解残酷竞争带来的压力。这也从侧面,再次折射出今天中国汽车行业的”内卷“式竞争带来的非理性。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皇冠“,营销手段还停留在古老的”街头卖艺“的阶段,也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当然,我们同时还要看到,在资本密集的汽车行业,特别是对需要持续融资的新势力而言,销量数据直接关系到企业估值与生存空间,一场声势浩大的发布会,一个令人惊叹的“大订”数字,可能就意味着新一轮融资的到位,在这种扭曲的激励机制下,诚实报告真实数据的企业,反而会落入到“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之中。
长远来看,这种虚假繁荣的代价最终将会由整个行业和社会共同承担。于消费者而言,被操纵的购买信号可能导致错误决策;对投资者来说,基于虚假数据的投资判断必然造成资源错配;而对行业整体发展,数据失真将使产业政策制定失去可靠依据,最终阻碍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借助电动化转型”东风“,今天,中国汽车工业正在逐渐站到世界顶峰,大量的企业选择出海创造更大价值。而这种无底线的数据造假之风的蔓延,显然会侵蚀掉我们的商业文明伦理。
沉溺于数字的游戏的厂家也应该想一想,一旦这种数据造假游戏被揭穿,它所形成的反噬作用绝对不是品牌短时间内能够承受的。事实上,从现实来看,消费者已经对这种蔓延的造假之风表现出反感,多位媒体人也都向行业发出类似的警告。
2023年,哪吒汽车就被发现其实际上险量与官方公布销量,存在着接近5.8万辆的差异。有行业分析师通过车架号追踪发现,其中87%的车辆登记在租赁公司名下,而经销商透露的信息则显示,厂家要求经销商以员工价购入车辆并完成销售指标,承诺6个月后回购,但最终因为哪吒的陨落而未能履约。
哪吒的陨落虽然原因复杂,数据造假是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已不重要,但哪吒的失败足够警醒今天的每一家车企。
平心而论,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的表现,展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不应该也不需要用这些虚假的数据游戏来刻意制造焦虑,通过这种手段赢得竞争对手。市场是公开的,只要产品好,市场自然会报以微笑,你根本不需要在数据上战胜对手,你的对手应该只有自己的产品。
某新势力车企CEO也曾经在发布会上怒指各种所谓的销量榜单,认为它们不去搞技术创新和突破,反而整天搞这些东西,这不是科技竞争所应该有的样子。只不过,他的话还没落地,在随后的环节上,他也只能欲说还休地的宣称9分钟大定破万。直接以身入局,把讽刺值拉满。
今年3月,中汽协曾发布《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发布的倡议书》,倡议企业停止对外发布销量周榜,避免碎片化信息引发片面解读,减少误导性舆情对市场的干扰;倡导企业以符合汽车行业运行规律的数据(如月度、季度、年度)为周期发布本企业经营数据,共同保障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如今看来,这份倡议的效力几乎等于没有,因为现在的数据已经大到让人觉着可怕了,五分钟小订十万台已经成为了各家基础操作,在这种数据军备竞赛上,没有谁愿意做一个落后者。
市场终会扒下每一位造假者的底裤。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良性有序发展,这种数据游戏,真的该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