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绝了!汪曾祺、郁达夫、余光中……作家们是如何写秋天的?
发布时间:2025-09-02 16:31 浏览量:1
1.
初秋的天一天比一天高。
初秋的云,一片比一片白净比一片轻。
裁下来,
宜绘唐寅的扇面,题杜牧的七绝。
且任它飞去,且任它羽化飞去。
余光中《逍遥游》
2.
已是初秋时节,居然还有如此新鲜的竹笋,
淡淡鹅黄的颜色,娇柔可爱,
而且细嫩犹如春芽,入口即化的感觉,
颇似水墨画中的水彩
一点点地洇进宣纸,慢慢地让你回味。
肖复兴《好味止园葵》
3.
初秋的阳光宜人,若在黎明时分,
熹微的晨光泼洒在整齐的稻田上,
像一本童话故事,引人入胜。
清晨天气微凉,
随后的温暖令人非常愉悦。
毛姆《面纱》
4.
时值初秋,满山草木松脆,
凉风中有稻香浮动。
田野金灿灿的,耀人眼目。
水稻并非一种植物,
而是从泥土中生长出的光。
天蓝得像一个秘密。
大地起伏,山丘凝碧。
这时我望见一些奇异的暗影,
正温柔地拂过稻田,缓缓向远处绿野推移。
这景象似在梦中见过一般,
又像前生残留下的记忆。
一种古老的感觉升起来,心头很是舒畅。
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
5.
这时正是初秋的天气,
太阳发出金黄色的光辉,
天庭如同明净的玉盘,
树梢头微微有秋风穿过,沙沙地响着。
庐隐《海滨故人》
6.
雨水的流动里隐蔽着清新和凉爽,
那种来自初秋某个黎明时刻,
覆盖着土地的清新和凉爽。
余华《夏季台风》
7.
那是初秋时节,户外的空气流动时很欢畅,
秋风吹动着街道两旁的树叶,
发出沙沙那种下雨似的声音。
落日尚未西沉,天空像火烧般通红。
余华《河边的错误》
8.
傍晚静悄悄的,气候温和,
这是晴和初秋的一个使人感到忧郁的黄昏,
四周的花草树木虽然仍在开着五色缤纷的花,
但显然已经逐渐褪色,
时刻都在变得暗淡,愈来愈失去光泽。
土地已经耗尽了自己饱含的夏日的气息,
现在仅散发出阴冷潮湿的空气,
但空气却分外清澈、洁净。
在映着绯红晚霞的天空里,
成群结队的寒鸦闪烁着翅膀,
纷飞忙碌,勾起人忧愁的思绪。
真是万籁俱寂,悄然无声,
每发出一点声音,
无论是鸟雀的微微动弹,
或簌簌的一片落叶,
都仿佛听到一声巨响,使人不寒而栗,
但冷颤一过,又恢复安然宁静的心态。
恬静拥抱着大地,恬静充溢着心田。
高尔基《童年》
9.
太阳就快下山去了。
初秋的晴空,好像处女的眼睛,
愈看愈觉得高远而澄明。
郁达夫《落日》
10.
他一步一步的走,
秋天的树林,
苍苍莽莽,
重叠阴影筛下,
细碎的黄金的阳光的点子,
斑斑斓斓,游动,幻变,
他踏着,踏着微干的草,枯叶,
酥酥的压出声音,
走过来,——走过去了。
汪曾祺《斑鸠》
11.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二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郁达夫《故都的秋》
12.
我记住临近秋天的黄昏,
天空逐渐透明,
一春一夏的风把空气中的尘埃吹得干干净净。
早黄的叶子开始往远处飘了。
刘亮程《一朵花向整个大地开放自己》
13.
秋天在北方的故都,
足以代表季节变换的气味的,
就是牛羊肉的膻和炒栗子的香了!
林海音《秋的气味》
14.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梧桐是秋的信使。
梧桐叶大,易受风。
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
好像是粘上去的。
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
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
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数的一声,
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
啊!秋天了!
其实只是桐叶易落,
并不是对于时序有特别敏感的“物性”。
汪曾祺《人间草木·淡淡秋光》
15.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
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
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
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
山影儿也更真了。
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
山儿不动,水儿微响。
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老舍《济南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