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吐露心声,称受到的伤害难以释怀,暴露与刘国梁真正关系

发布时间:2025-07-28 22:22  浏览量:1

文|啾啾鹿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巴黎奥运会,樊振东成功夺冠,举世瞩目。但香槟的庆祝声还未远去,他却做出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暂时离开国家队,征战德甲。

人们骂他“叛国”,指责他“为钱出走”,还有人揣测他是与刘国梁闹翻了,才走的,7月26日,樊振东接受采访,首次回应了征战德甲,同时他和刘国梁之间真正的关系也暴露了出来。

没人知道这个世界冠军只是想逃离那些“爱”他的人。一个刚刚站上世界巅峰的运动员,为何突然选择远离?

他不是被对手打败,也不是厌倦乒乓球,而是被一种失控的“爱”逼到了无路可退。骂他“叛国”的人,根本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

奥运金牌,大满贯,这是一个运动员梦寐以求的顶点。樊振东做到了。可香槟的泡沫还没散尽,他就递交了一份让所有人错愕的申请:暂时离开国家队,去欧洲打联赛。

一时间舆论炸开了锅。从“为了钱背叛国家”的诛心之论,到“与教练组决裂”的内幕猜测,脏水一盆盆泼来。那些将他捧上神坛的声音,转瞬间就变成了将他钉上耻辱柱的锤子。

人们想不通,一个刚刚君临天下的王者,为什么要选择一条看似“自毁前程”的路?他到底在躲什么?

樊振东在后来的专访里,自己给出了答案。他不是在躲避对手,也不是厌倦了乒乓球。他是在躲那些“爱”他的人。

他不是被对手打败的,是被“爱”他的人逼退的。从东京奥运会后,一切都变了味。曾经的加油声,渐渐被一种令人窒息的狂热所取代。

他的身边不再是纯粹的球迷,而是一群群拿着长焦镜头的“追踪者”。她们把机场、酒店、训练馆围得水泄不通,为的只是几张模糊的私生照。

更可怕的是这种狂热演变成了网络上的代理人战争。粉丝群体分裂成无数个山头,今天为了一张合影里谁站C位吵得天翻地覆,明天为了他和哪个队友关系好一点而互相攻讦。

樊振东遭粉丝围堵

樊振东成了她们攻城略地的旗帜。他百口莫辩,数次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呼吁理智,换来的却是变本加厉的骚扰和更为极端的对立。

这团失控的烈火,最终烧到了他自己身上。在26号那晚,樊振东罕见发文吐露心声,表示那些伤害他时至今日都不能释怀。

压垮骆驼的往往不是最重的那根稻草,而是最尖锐的那一根。2023年那根刺扎进了樊振东心里,至今未能拔出。

有人通过非法手段,搞到了他入住酒店的房卡,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多次闯入他的私人房间。

这件事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噩梦。他一想到自己最私密的空间曾被陌生人肆意侵犯,就感到一阵阵后怕和生理性的恶心。

从此人群成了让他恐惧的符号。酒店房间不再是港湾,而是一个随时可能被攻破的堡垒。他把自己锁起来,连去食堂吃饭都像做贼一样左顾右盼,生怕某个角落伸出的手机,又会炮制出什么离奇的故事。

这种精神内耗比任何一场高强度的比赛都更磨人。赛场上他不仅要面对对手,还要对抗自己心里那头名为“恐惧”的野兽。有时仅仅是一个相机的快门声,都能让他瞬间紧绷,产生逃离的冲动。

他赢了有人骂他赢得不够漂亮,赢得不碾压。他输了更不得了,“国乒罪人”“丢人现眼”的帽子铺天盖地。他甚至感到困惑:我到底该赢,还是不该赢?

樊振东去年去看演唱会,本是片刻的放松,却被描绘成“玩物丧志”,说什么与队友王楚钦的“埋头苦练”形成鲜明对比,成了他“不思进取”的铁证。

这些攻击早已脱离了竞技体育的范畴。它们更像是一场场有预谋的舆论围剿,背后隐约闪动着利益的影子。

当胜利换不来安宁,拼搏却要遭受审判,离开或许是他唯一能自救的方式。很多人言之凿凿,说樊振东这么做,就是跟刘国梁和国乒管理层“闹掰了”。但樊振东在镜头前,坦然地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

他在采访中表示十分感谢刘国梁主席的支持,退出国家队这个看似离经叛道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奥运会后,他第一时间就跟刘国梁、国家队和上海市体育局的领导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沟通。

他把自己的困境、恐惧和几近崩溃的状态,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出乎外界意料的是,他得到的不是批评,而是理解和支持。

运动员的身心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哪怕放他去欧洲,可能会引来“搞特殊”的非议,刘国梁也没有去反对或者是劝阻樊振东的离开。

樊振东表示没有这份来自团队和领导的兜底,他根本没有机会却实现自己的想法。原来根本没有什么剑拔弩张的宫斗戏码,有的只是一个疲惫的年轻人,和一群愿意保护他的长辈。

樊振东的遭遇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的顶尖运动员,正在被饭圈文化绑架。人们或许更能理解,为什么陈梦在巴黎卫冕后,面对台下部分观众对失利者孙颖莎更大声的欢呼,会显得那般窘迫。

她赛后那句“就是要赢给所有人看”,在那一刻显得格外沉重。她们的战场,早已不只在球台之上。

当马龙的时代缓缓落幕,王楚钦的状态时有起伏,樊振东本应该作为男队的顶梁柱,却因为这些而不得不选择了退出,有的时候最勇敢的胜利就是不打。

运动员首先是人,一个需要呼吸、需要空间、需要偶尔发呆的普通人。当聚光灯从荣耀变成滚烫的枷锁,选择暂时走下舞台,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清醒的自救。

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智慧,樊振东需要的,或许只是一个能重新找回打球乐趣的环境,一个能让他只为乒乓本身而战的纯粹的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