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北极熊魔爪伸向我国厄鲁特,蒙古勇士智勇抗俄

发布时间:2025-07-27 20:26  浏览量:1

400多年前,当我们还沉浸在明朝末年的动荡中时,远在西北边疆,一群骁勇的蒙古人正在用血肉之躯,抵挡着来自北方的威胁。这是真实发生在额尔齐斯河畔的历史。

1607年初,额尔齐斯河边还是一片祥和。群山巍峨,雪松满坡,低洼的草地上牛羊成群。厄鲁特蒙古人世代在这里放牧,日子过得安稳富足。可俄国人来了。

他们的野心昭然若揭。从东欧极目远眺,耳边仿佛响起悦耳的驼铃声,眼前闪过长长的驼队和沉甸甸的财物。中华北疆的财富,让他们垂涎三尺。

但俄国人心里也打鼓。毕竟,蒙古铁骑曾经让他们胆战心惊。哲别、速不台、拔都的名字,至今还让俄国人做噩梦。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可贪欲最终战胜了恐惧。

俄国人开始了试探性的进攻。他们包围了额尔齐斯河畔的小要塞库尔拉,与厄鲁特蒙古人和鞑靼人展开了激烈厮杀。这一仗,俄国人栽了个大跟头。

三百多个哥萨克麻痹大意,在小岛上宿营。夜里阴雨蒙蒙,漆黑一片,疲惫的俄国兵都睡着了。游牧军趁着夜色,悄悄摸到敌人营地。

"杀!"一声令下,蒙古勇士如猛虎下山,扑向敌营。俄国人来不及拿武器,就被打得四散奔逃。有的被杀,有的掉进河里,因为盔甲太重直接沉了底。

这一仗,俄国人死伤三百余人。吃了败仗的俄国人学聪明了。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1607年底,俄国塔布拉城将军西拉·加加林公爵打着"和平亲善"的旗号,来到了额尔齐斯河流域。

这家伙表面上客客气气,实际上眼珠子都绿了。这里的紫貂随处可见,褐狐异常醒目,积雪能达一丈深。简直就是个聚宝盆!

加加林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开始忽悠:"全俄罗斯专制君主、拥有许多王国的领主、大君主和沙皇瓦西里伊凡诺维奇大公,英明神武,垂怜尔等。你们这些游牧人像没有根的树,没有源的水。还是转入俄国国籍吧!"好客的蒙古人心平气和地打发走了这个骗子,压根不为所动。

加加林回去后寝食难安,眼前总是晃动着那绚丽的画面:白雪、褐狐、紫貂...得不到就抓心挠肝!

两年后,他又派戈鲁平再次出使土尔扈特部。这回戈鲁平直接撕破脸皮,咆哮道:"你们必须宣誓忠于沙皇。不然,不准你们游牧。俄国人会用刀枪教训你们!"土尔扈特首领和鄂尔勒克听了勃然大怒。他抽出佩刀,"咔嚓"一声砍掉桌子一角,面向众领主慷慨陈词:

"这是我们的游牧地!我们游牧民族,想到哪里游牧就到哪里游牧。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阻拦我们,那他的下场就跟这桌子一样!"

众领主齐声喝彩,纷纷抽出佩刀高高举起,以示决不臣服。劝降失败的戈鲁平仓惶逃出土尔扈特部。什么叫骨气?什么叫气节?这就是!

碰了两次壁的俄国人,把目光转向了和硕特部。他们的首领硕垒乌巴什被称为"黄金汗",控制着俄国通向东方的必经之路。

1616年,俄国派出以丘麦涅茨和彼得罗夫为首的使团,带着礼品来到乌布萨湖畔。和硕特人以礼相待,派王子率领五十位领主,按族内习俗带着酒肉迎接。在金碧辉煌的蒙古包内,俄使厚颜无耻地宣称:"你们应该向沙皇归顺,用本地物产纳贡,宣誓效忠。"

和硕特人很克制,没有当场翻脸。他们安排俄使住在离王帐半里的地方,几天后在拜佛仪式上接见了他们。

呼图克图寺里一派节日气氛,硕垒乌巴什身穿金缎长袍,体态魁梧地坐在毡座上。当俄使致辞时,他依礼脱帽问候沙皇健康,恭谨地接受了礼品。

拜佛仪式后,硕垒还派了两名使臣,带着礼物与俄使同行前去晋见沙皇。每个俄使都得到了良马三匹、海狸紫貂皮斗篷一件、少女一个、生羊十六只。和硕特人对俄国人真是仁至义尽了!可那些表面伪善、背地里狼子野心的俄国人是怎么回报这份善意的呢?

得意洋洋的丘麦涅茨和彼得罗夫到处吹嘘说"阿勒坦汗已归附俄国",还绘声绘色地描述那所谓的"入俄籍仪式"——实际上人家那是拜佛仪式!蒙古人根本没有宣誓效忠的习惯,俄国人明知道这一点,却还要自欺欺人。

与此同时,俄国又派托米尔科·彼得罗夫来到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的游牧地。剽悍的准噶尔游牧人平时牧马放驼,虔诚诵经,战时则乘骏马佩快刀奋勇冲锋。他们像敬奉佛祖那样敬奉明朝皇帝,心悦诚服地交纳贡赋:骆驼两百峰,马羊各千头。

这里已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解实情的托米尔科知趣地离开了。但俄国人不死心。一年后,伊凡科·萨维利耶夫再度出使准噶尔部。巴图尔对俄使的再次来访极度厌恶,命令手下把他们安排到离台吉营帐三箭远的地方。受到冷遇的俄使只能用毡子和大袍勉强搭个宿处。

第二天召见时,俄使老调重弹劝说巴图尔归附。巴图尔谈笑风生,不置可否。俄使又声称"阿勒坦汗已归附俄国"。精明的巴图尔十分警觉,决定派人去刺探虚实。他选了老成持重的布噶和能言善辩的科沃丹随俄使去见沙皇。

在莫斯科,使节事务部的秘书们盛气凌人地发问:"你们出使俄国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巴图尔的书信?"布噶从容应对:"我们没人识字,更没人会书写,没带什么书信,但我们愿意转达巴图尔让我们向陛下陈述的事。"狡猾的秘书波亚科夫说:"阿勒坦汗和附近部落都已接受沙皇统治。巴图尔希望臣服,这是明智的!"

科沃丹机智地反问:"阿勒坦派使臣到这里,路程太远了。来见沙皇的,大概是他兄弟派人来的吧?"
"你们对真实情况一无所知!"萨瓦秘书有点急了,"你们有什么可以让沙皇高兴的东西?应该早早寻求沙皇庇护。"
科沃丹鄙夷地说:"你们要什么干脆直说。至于别的,没有巴图尔台吉的命令,我们绝不可能答应!"说完,两人就要求返回。俄国人无计可施,只好送他们回去。

四处碰壁的俄国人又想出新招:既然正面攻不下,那就挑拨离间,让蒙古各部自相残杀,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他们发现准噶尔部与和硕特部之间有矛盾,于是企图从中挑拨,削弱中华北疆边防。蒙古游牧人嫉恶如仇,以火与剑迎接凶残的俄国人,以哈达和美酒善待"和平"使节。他们有原则、有底线,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而那些披着"文明"外衣的俄国人呢?表面上谦谦君子,背地里却是狼子野心。他们用尽欺骗、威逼、挑拨的手段,想要蚕食我们的领土。这种手段,是不是很眼熟?

400多年过去了,有些人的本性一点都没变。他们还是喜欢打着"和平""合作"的旗号,行侵略扩张之实。还是喜欢挑拨离间,让别人自相残杀,自己坐收渔利。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的祖先用血肉之躯守护着这片土地,用智慧和勇气抵御着外敌入侵。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