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永散文:老油坊
发布时间:2025-07-26 16:13 浏览量:1
一
村里的老油坊,据说是康熙年间族中一位贡生出资修建的。
老油坊距我家两三百步之遥,是由两孔窑洞组成的单独院落,一孔是榨油的作坊,另一孔是加工油料的磨坊,磨坊里面安装着一台碾子和一台石磨。
老油坊院子里长着三棵百年老榆树,中间那棵最高的榆树上垒着七层喜鹊窝,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被砍伐了。
清风明月的日子里,老油坊就是个摆设。老油坊也里是我和哥哥弟弟经常捉迷藏的地方。
夏夜的傍晚,我们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们睡不着觉,在堂叔的鼓动下去老油坊里掏麻雀、打鸽子。我们在夜间的无端造访,常常惊得鸟儿们扑棱着翅膀不得安生。
山村的夜晚宁静而美好,除了偶尔有几声狗叫,静得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明月皎皎,星汉灿烂,静谧能让我产生奇特幻想,我透过老油坊的窗眼看到银河如在眼前,拳头般大的星斗仿佛伸手可摘,每一颗都是那么干净爽朗。星星一眨一眨的,极像可爱的娃娃。
二
老油坊是村里的公用设施。冬季农闲时节,周围的生产队便把胡麻和一种叫作“元元”的油菜籽打碾干净,拉到油坊里榨油,因此,冬季里的老油坊显得十分热闹。
榨油设施很简陋,是按照杠杆原理建造的,油坨作支点,油梁起重力臂作用,碌碡起砝码作用。一根约六七米长的油梁横架在窑洞一侧,表面红润光洁,油梁较粗的一头固定在木头方框里,大人们把方框称作“靠山”,“靠山”周围塞着许多长方形石条,用来固定“靠山”。油梁末端凿有两个孔,可穿花板,花板连接着地沟里的两只碌碡,不榨油时,油梁被花板支撑起来。放置油坨和碌碡的地方是一个低于地面的长方形地沟,地沟底部靠近“靠山”处,铺有质底细密光滑的石板,石板上凿有小拇指粗的沟槽,榨油的时候,闸口里的清油会自动沿着沟槽流入石槽里。
榨油之前,先将胡麻炒熟,用石磨磨细,然后倒进笼屉蒸熟,之后用马勺舀出,倒入准备好的罗圈中,这时,榨油师傅将脚洗干净,光脚板在蒸熟的油料中踩踏、搅拌。箩圈底部铺着莎草,莎草是用开水煮过的。每隔二三寸放一层莎草,装一层油料,用脚板踏实,并不断将箩圈提起,把露出箩圈的的油坨用麻绳一圈一圈缠缚结实,油坨达到二尺多高时,封装好,放进油坑,给油坨顶部盖上木板,放下油梁,升起碌碡,在油梁和碌碡的重力作用下,清油被源源不断从油坨中挤压出来,沿着油槽流进了油坑。这时,就会听见闸口里清油流淌时发出清越的声音。等一会儿再看油坑,石槽像一汪清泉,黄澄澄,亮汪汪的清油真是滋润人心。
我家在东头,老油坊在北边,处于上风口,刮风的时候,油坊里飘出的油分子像长着翅膀一样,老远就往鼻孔里钻。冬季,油坊一开榨,整个村子都弥漫在清油的清香里。
为了区别机器榨油,通常把这种手工榨油,称作“土榨”。
油坊里炒胡麻的铁锅是倾斜着安装在灶台上的,搅胡麻的炒棍是工字形的,一端是双手可抓的手柄,另一端呈月牙形,刚好能与锅底均匀接触。炒棍被一根细麻绳固定在墙上,操作起来十分省力。
“煮豆燃豆萁”,炒胡麻也是要用胡麻秸秆做燃料,炒胡麻籽时,只需往灶膛里添一把胡麻秸秆,不一会功夫就能炒熟一锅胡麻。
大田里的胡麻常常掺杂着稗子、棉蓬籽等杂质,杂质多了影响出油率,因此,榨油之前,必须用簸箕、风车等工具把杂质剔除干净。
人是没毛虫,六月怕北风。那时候人们穿着单薄,冬天,老油坊热气腾腾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光顾。
我经常去油坊看热闹,听大人们讲笑话。大人们说,上古时代,人们过着“米山面岭,油泉醋井”的日子,不愁吃喝。很早之前女娲娘娘造人,为了解决人的吃饭问题,玉皇上帝专门给人间设置了“米山”“面岭”和“油泉”“醋井”,想吃啥有啥,开始的时候人们很高兴,还知道珍惜米面,到后来,时间长了,就习以为常,越吃越懒,既不勤劳,也不节俭。一天,玉帝亲自视察人间,发现狗也吃的是白面,还有女人竟然拿起案板上和好的面团给孩子擦屁股。玉帝大怒,派神仙力士收回了“米山”“面岭”和“油泉”“醋井”,并派看护米山面岭的牛给人耕种庄稼。开始的时候,种出的庄稼都是满穗,玉帝发现人还是不珍惜五谷,就命令牛把庄稼捋成半穗,牛捋掉了上牙。这样,许多人因为吃不饱饭开始饿肚子,这才意识到五谷的珍贵,但为时已晚。
炒熟的胡麻籽是可以食用的。邻村的五爸来油坊加工胡麻,看见我在院子里玩,便喊我到磨坊里,给我的小口袋里装了一把炒熟的胡麻籽。我用手摸着热乎乎的口袋,温暖直达心底。饥荒年代,一把食物是可以救命的。
邻村的刘七斤和人打赌吃下五碗黄米饭,喝下一碗清油,晚上睡觉,肚子里的清油流出来弄湿了裤子和新铺的棉毡,这事一时被传成笑话。
榨油是神圣的事情,第一锅清油榨出后,先要祭拜油神,承头的师傅舀一勺清油填进灯盏里,点上灯,焚一炷香,恭恭敬敬地向空中拜一拜,插进香炉里,跪下磕头,说一些祈求平安多出清油的吉利话,起身作揖,算是拜了油神。到底有没有油神,谁也不知道。
榨油的人自带干粮在油坊里搭火,一般是蒸黄米干饭,炒洋芋丝,炒酸菜,油炸烙馍,或者烩洋芋汤之类的吃食。
老家人把胡麻榨的油渣叫熟籽渣,把油菜籽榨的叫生籽渣。熟籽渣是可以吃的。用熟籽渣喂骡马,一个冬天下来,骡马膘肥体壮,毛色光亮。种西瓜时,把油渣打碎上到瓜田里,结出的西瓜皮绿汁甜。
老油坊的崖面上有个老鸹洞,还有一些麻雀洞。春天的时候,窝里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很吵闹,引来另一种危险的动物--蛇,我们把蛇叫长虫,经常有长虫因为吞食了麻雀,身体变得臃肿,行动不便,从崖面跌落下来。比我大四五岁的堂叔带着哥哥和我去看长虫,我站得远远的看,堂叔一点儿也不害怕。
有一次,堂叔去老油坊的崖面上掏麻雀,不小心跌下五六丈高的崖面,着实摔得不轻,仅仅过了两天,他又笑嘻嘻地出现在我和哥哥面前,堂叔满脸乌青,嘴唇肿得老高,哥哥问他疼不疼,堂叔满不在乎地说不疼,他还说,娃娃绊大,葫芦吊大,我是铜头铁背不怕疼!我很佩服堂叔的意志胆量,他就是我心目中的孙悟空。
堂叔给我们讲笑话:两个小孩在崖畔上掏麻雀,一个在上面拽脚,一个在下面掏麻雀窝,下面的问,爽窝了!爽窝了(意思是溜了)!拽脚的没听清,问道:两窝子?两窝子,咱们一人一窝!下面的说:你是聋子的耳朵!上面的说扔(er)脱了扔脱!双一松手,下面掏麻雀的就掉下去了,就摔成了我这个样子。哥哥和我听得笑出了眼泪。
老油坊里住着许多蝙蝠,每当黄昏时分,蝙蝠就飞出来觅食。也不知是谁教的,面对低空盘旋的蝙蝠,大一点的孩子脱下鞋子往天上扔,一边扔鞋,一边喊:夜蝙蝠,驮盐来,驮你大的烂草鞋来。运气好的时候,我们用鞋子就能套住一两只蝙蝠,蝙蝠很小,抓在手上软乎乎的,仔细看确实长很些像老鼠,只是比老鼠多了一对肉翅膀。哥哥说,蝙蝠是老鼠偷吃了盐,成了精,变成了蝙蝠。被抓住的蝙蝠也没有什么用处,大家看一看就又放生了。后来上学,从《十万个为什么?》上了解到,蝙蝠属于脊索动物门,是哺乳动物,视觉很差,听觉非常发达,白天睡觉,黄昏及夜晚出来觅食。据说,人类根据蝙蝠的听觉系统研究出了用来侦查敌方飞行器的雷达。雷达发出的超声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蝙蝠是靠吃蚊子、苍蝇,以及吸食牛马等动物血液来生活。蝙蝠体量比麻雀小,软体,无毛,身体呈灰色、或黑色,在空中飞行时会发出老鼠一样“吱吱”的叫声。
七十年代,有了机械榨油机,老油坊逐渐被淘汰。那时,生产队实行工分制,农民的口粮一半按劳分配,一半按人口分配,唯独清油是按劳分配的,我家七八口人,只有父亲母亲两个劳力,一年按工分能分三斤多清油,少之又少的清油,怎么节约也不够吃,饭菜里面很少有油星,炒菜怕粘锅,就用杏仁代替清油。人们普遍吃不饱饭,我望着门前的大山,幻想着所有的山都变成“米山”“面岭”那该多好啊,大家依旧过着“瓜菜代”的艰苦生活。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父亲带着我们兄弟起早贪黑种地,干劲十足,种了很多麦子、胡麻和油菜,当年就过上了清油白面的日子。走路都唱着小曲,别提多开心了。
三
去年疫情期间,我住进了医院,同病室有我熟识多年的孙总,我们一边挂液体一边聊天。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各自感叹岁月如梭,人生短暂。聊起孩童时代,就打开了话匣子,比如小时候和小伙伴用架子车“开火车”;拔蓆芨,拧响鞭,赛响鞭;站在沟畔喊“崖(nai)娃娃”,听“崖娃娃”学人说话,我们喊一声,“崖娃娃”也跟着喊一声,我哈哈大笑,“崖娃娃”也哈哈大笑,觉得十分有趣;还有打弹弓,“斗鸡”等等。
说起如今的幸福日子,就想起小时候一年四季吃粗粮,饭碗里没有油水,说着说着就提起了老油坊,孙总一听说起老油坊就来了兴致,他笑着说,我家也有个油坊呢,我还跟着大人还在油坊里榨过油。
孙总家过去家道殷实,爷爷是远近有名的孙善人,开着骆驼店。方圆十几里,只有他家有油坊,冬季来油坊榨油的人很多,乡邻们住得远,有些榨油的驮着胡麻要走几十里路。他奶奶很贤良,每天天不亮就和母亲起床给榨油的人准备茶饭,烙烙馍,擀面。那时候交通不便,乡邻们也不互相打问消息,常常是扎堆来榨油,只好一家榨完另一家接着榨,排队等候,榨油的人不带干粮,他家要为乡邻们提供茶饭。吃饭的人多。那时他才八九岁,奶奶吩咐他从厨房往大窑里(客厅)端饭,自己饿着肚子,还要伺候客人,等客人吃了他才能端碗。
孙总说,我爷爷好客,那么多人到家里吃喝,他从不嫌麻烦,我是碎娃娃,不懂事,不想伺候。我爷说,怕啥呢,五谷吃不光,都在庄稼头头上长着呢。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才一世穷哩!你听着,为人要厚道,不管是谁,能进咱家的门,都要当贵客对待哩。
四
几十年过去了,许多事,已淡忘,唯独那个老油坊清晰地留在记忆里。如今早已过上幸福的日子,想吃啥有啥,但老油坊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时刻都提醒我:要牢记从前,珍惜当下。
五
老家有句谚语,“天旱旱死鬼子王八,旱不死芸芥胡麻”。胡麻生性耐寒耐干旱,适合在大西北的干旱环境中生长,干旱年份也能获得丰收。胡麻,又叫亚麻,又名巨胜、方茎、狗虱、油麻、脂麻。叶名青蓑,茎名麻秸。《本草纲目》记载:“胡麻主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髓脑。久服,轻身不老。(《本经》)”。
食用胡麻油有许多好处,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胡麻油里面的油酸,是被医学认证可以抑制胃溃疡、气喘等疾病的,还可以防止皮肤病,提高人体免疫力。
胡麻油里面含有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以及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帮助分解身体内多余的脂肪,维生素K可以吸收皮下多余脂肪,所以,经常性食用胡麻油可以起到减肥效果。
胡麻油性味甘凉,有润燥、润肠通便的功效。经常食用胡麻油能够帮助防治便秘,促进身体毒素排泄。
胡麻油对肌肤的一些皱纹、黑斑还有干燥问题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常吃胡麻油,可以起到很好的美容养颜效果。
胡麻油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经常使用胡麻油还可以起到杀虫止痛、消肿作用。用于外敷还可以起到保湿凉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解毒和止血,效果不错。
胡麻籽中含有的亚麻酸能够有效地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高血压,而且还能够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对预防冠心病有很好的作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适当的吃些亚麻籽,对降低血压是非常有帮助的。胡麻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可以延缓衰老。胡麻油可以起到抗血栓以及抗肿瘤的功效,另外还可以起到降血脂的作用,对预防高血压、糖尿病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均有一定效果。胡麻油熬制成膏状物质外敷于皮肤表面或皮肤创口处,还具有滋养、润滑表皮细胞和减轻创口疼痛,促进创口愈合的作用。
老油坊是今天幸福生活的参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