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娃哈哈的瓜,看女性在父权社会里的纠结
发布时间:2025-07-22 08:34 浏览量:8
娃哈哈的瓜,大家都吃了好几天了。同一个瓜可以有多种吃法,有人聊宫斗的戏剧性,有人痛惜国有资产流失,有人嘲笑老宗”一妻一女一布鞋”的完美人设崩塌……
其实这场大战本质上还是宗馥莉和杜建英两个女子的利益争夺,她们都希望获得最亲密的男性亲属遗留下的庞大资产掌控权。而这场大战,也反映出女性在父权社会里实现野心的不易。
杜建英 “知三当三”,是被广大女性骂得最多的。但是,不可否认,娃哈哈集团能有今天的发展,杜建英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是很多人不解的地方。通常小三都是些外形妖娆不学无术只想出卖美色不劳而获的浅薄女性。而杜总的学历耀眼,才干超群,英文流利双商奇高,绝非花瓶一流人物,何至于也这么想不开,非走这条不光彩的人生路呢?她何不自己去独力打出一片天下呢?
虽然如今,男女兼收的岗位大多能实现同工同酬,但不可否认的是,职场上的性别歧视依然存在。
招聘时,未婚有男友或已婚未育的女性,一定会引发HR的“警惕”,很容易因此被拒。因为人家担心你哪天生了娃就会影响工作。通常家庭中,妻子会承担更多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这必然会分散她们在事业上的投入。所以,为了家庭而牺牲个人前途,是对女性必然的“母职惩罚”。虽然大家都歌颂母亲的伟大,虽然国家焦虑于出生率下降而放开二三胎,但职场不会为此对女性有相应的优待。
很多公司和单位的有个不成文的规则,就是优先培养和晋升那些已婚多育的男性和不婚不育的女性。原因很简单,男人成了家生了孩子,就得负责养家,不得不在职场上玩命打拼当牛做马。女人则相反,没有家庭的单身女性才有时间在职场打拼,跟那些同样优秀的男性对手竞争。
前些日子看头条上讲一个老总好不容易选拔培养了几个预备干部,其中大多是凤凰男外加二娃爸,只有一个四十上下的未婚女性,非常优秀能干,很得领导赏识。但是这个女高管却在晋升后三个月突然辞职。原因是她回老家料理了父亲的后事之后,突然感觉迷茫:自己奋斗了快二十年,却是孤家寡人没有后代,可以预见的晚景凄凉,于是开始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拼命奋斗的意义。后来就抑郁辞职回老家了,怎么劝也劝不回。气得那个老总下决心以后再也不提拔女性做高管了。瞧,因为她一个人的意气用事,无形中也斩断了这家企业里其他女性员工的上升通道。
导致这个女高管做出这种决定的,不是她的领导和家人,而是她自己的观念。
如今这个时代,女性的个人奋斗已得到大家的认可。多数男人也乐于娶到独立、能干的妻子。事业的成功,使女性自我价值有了更充分的实现。但是,家庭对女性的责任要求并未减轻。不但家人希望女性做个贤妻良母,多数女性自己也以嫁得好且娃有出息作为自己的人生必答题,如果这块内容交了白卷,事业上再怎么成功,也终要觉得不足、遗憾、怀疑人生。
具体到杜建英的人生选择,也真不是狐狸精图财傍大款那么简单的故事。
80年代的浙大毕业生是妥妥的天之骄子,她不甘在杭州医用光学仪器厂做技术小妹,于是放弃干部身份,转身踏入当时仅有四年历史的娃哈哈。在那个年代能这样做,说明她是少见的有胆识有野心的女性。
从技术支持到出口业务管理,杜建英在每一个岗位上都扎实工作、展现了才华。她凭借出色的英文能力主导了娃哈哈早期的进出口业务,构建了娃哈哈国际化版图。1996年与法国达能展开关键合资谈判时,宗庆后公开称她为“国际业务的钥匙”。
也是在这一年,杜建英受宗庆后之托,监护他的十四岁独女宗馥莉赴美留学,在此期间生下他的长子宗继昌。
杜建英加入娃哈哈之后到她生下私生子的五年,正是娃哈哈业务大发展的五年。这五年的时间,让杜看清了娃哈哈的前景,也让宗庆后看清了杜的才华。
杜建英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力,主导了全国生产基地的布局,强力推动娃哈哈扁平化管理改革,使娃哈哈的决策机制变得更加灵活高效。后来还亲自引进了ERP,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支撑娃哈哈的持续发展,从需求分析到设计实施,都是她全程参与并主导。
1991 年至 2019 年,杜建英历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党委书记、进出口公司总经理,是除宗庆后之外,唯一在 5 家核心生产型子公司同时担任法人或董事的自然人。
可以说,娃哈哈有今天的规模,杜建英功不可没。如果宗庆后只是想找个情人生儿子,他完全可以找到更年轻貌美的,事实上传闻中他也有不少。但是被允许生出这么多孩子且有实力争夺遗产的,只有杜建英。
为什么呢?因为人才难得!
像杜这样的人才,能力与野心俱备,你拿什么留住她呢?拿钱?给多少钱才是个头?况且,给她再多钱,她也只是个打工的职业经理人,总有别人肯出更高价钱,如果她跳槽或者自行创业,只会成为娃哈哈的竞争对手。只有让她成为娃哈哈的女主人,才能让她真正甘心为自己一辈子卖命。
于是老宗献出了自己祖传的DNA。
雍正宠爱华妃,为的是安抚拉拢年羹尧为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如果年羹尧和华妃根本就是一个人呢?------"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为将军解战袍。"。
谁说只有女人才会为了利益而出卖肉体呢?齐宣王为了国家社稷,可以娶丑陋而多才的钟离春。而老宗面对的是一个比自己年轻二十一岁,清秀能干、双商奇高的才女,有什么委屈的?
老宗以身相许,用共同的孩子和“爱情”牵扯住杜建英,让她甘心情愿为自己打天下,既能传宗接代,又多了个最可信赖的合伙人,花的只是一个普通高管的钱。这是多么惠而不费的事情。当然,小杜要的肯定不只是一份高薪,可是她捞再多的钱,不也是给他的孩子们吗?
宗庆后真是商业奇才,这算盘打得飞起。
所以,那些自我代入贤妻身份的“大婆教”信徒,纷纷忙着替老宗辩护,坚信一定是杜建英这个狐狸精主动勾引了她们的偶像企业家,就显得格外可笑了。论地位、论阅历、论手腕,宗庆后都有压倒性的优势。这场感情游戏,如果一定要有一个主动者,那大概率还是宗本人。
那么,杜建英如果有知识女性的自尊,为什么不当场拒绝呢?
如果拒绝了会怎样?娃哈哈肯定是呆不下去了。就算宗老板不给她小鞋穿,一起工作也是够尴尬的。就算不尴尬,以后宗庆后也断不能信任和重用她了,只能当她是个能干的下属,但这下属这么能干,也摸不透是不是跟自己一条心,将来会不会功高震主呢?所以,只要杜想在娃哈哈建功立业,这份投名状是必须交的。
当然,以杜的能力,如果跳槽去别的公司,日后自然也能有一番作为,但是眼前唾手可得的利益又何必放弃呢?何况自己已经努力了这么久了。而且,当时的杜已经三十岁了。在那个时代,已经错过了最佳婚恋年龄。而她们那一代的女性,也是把成家生娃作为人生必修课的。
慕强是雌性本能,以杜的能力和心气儿,也不大可能会选择一个平凡男子,以她当时的条件,宗庆后是她能“够得着”的最优质男性了。现在坊间各种传闻她的孩子是与宗泽后的私生子,纯属无稽之谈,她怎么可能看上志大才疏的小叔子呢?
如果杜离开娃哈哈另谋高就或者自行创业,可能也会取得成功,甚至是比今天更大的成功,但可以预见的是,她不太可能会有婚姻,也不可能儿女双全。
历数现今成功的女企业家,从董明珠到张兰、臧健和,基本都是单身,女性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似乎注定要舍弃小情小爱美满家庭。就连李富真和何超琼这样的富二代公主,也是单身掌舵的。
要能在找到一个势均力敌伴侣的同时,还能继续闯事业,同时又安心生儿育女不必担心影响前途,这可能吗?
现在,宗老板给了她一个最优解,条件是牺牲道德底线和名分。可是,只要利益足够大,这些牺牲又算得了什么呢?
为了拉拢杜建英,宗庆后不但在公司给她更多权力和资源,还让她陪伴嫡女赴美读书。这明摆着表明自己对她的信任和宠爱。此时宗应该是已经有决心要与自己那个初中毕业的发妻离婚了,没文化的老婆是不配教导孩子的,不如让长女尽早跟继母培养起来感情。
只是,老宗低估了发妻施幼珍的水平,人家顾全大局,低眉隐忍,能与小杜和平共处谈笑风生。宗馥莉自幼目睹了这一切,也学会了卧薪尝胆。
当然,杜建英的情商也非同一般,在接连给老宗生下一双儿女之后,利用自己在公司内的影响力和钞能力,广施恩惠,培植亲信。如今娃哈哈众多老臣都是杜书记的老部下,而宗庆后的弟弟妹妹们更是跟着这个“小嫂子”尝了不少甜头。宗庆后的父母也更喜欢这个会生孙子会赚钱的“影子儿媳”。杜在娃哈哈的地位,不是第一夫人却胜似第一夫人。
2005年,宗庆后与杜在美国结婚,但后来又离婚了。传言说他们离婚与宗馥莉排斥后妈有关。但在我看来,这离婚必定是老宗自己早就规划好的。
自1996年,杜建英开始担任娃哈哈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主导原材料进口与海外市场开拓,而她的名字从未出现在任何公开报道中。宗庆后把海外业务全交给了杜建英。
2004年,娃哈哈以1500万美元收购澳洲Tatura乳业,这是其首次海外并购,交易由杜建英主导,目的是保障奶粉原料供应。老员工透露,杜建英擅长“期货套保”,曾通过预判糖价波动为企业节省数亿元成本,“她办公室的屏幕永远显示着伦敦糖交所行情,比生产线数据还重要”。
虽然杜书记如此勤奋忠诚,她与老宗终究走到了尽头。主要原因还是在宗庆后。
宗庆后虽然是个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但他的出身和时代都局限了他的格局,他过分看重私利,也对规则不够重视,苦出身的他不信任任何人,喜欢大权独揽。1996年搞了美食城股份公司打算上市圈钱,却因财务造假被证监会否决,气得他发誓再不上市。在他看来,造假不是原则问题------他这一辈子享够了造假的好处。
同年与国际食品巨头达能合作,娃哈哈集团旗下10家企业,5家是与达能合资的,达能控股51%,而娃哈哈集团出资里包括了商标和商誉。到了2003年,宗庆后成立宏胜公司给娃哈哈做纯净水代工,完全是家族控股。他把合资公司的利润输送给了自留地。06年此事被达能审计发现,董事会要求整改,使娃哈哈的经营和利益分配更加透明化。宗庆后答应了,交给杜建英负责实施。
杜建英引进了ERP系统,从此,娃哈哈的人财物产供销责权利都由计算机系统管理,也便于达能及时准确了解企业运营状况。宗庆后原本是个“事必躬亲”的领导,不设副总,五百元以上的报销都要经过他亲自审批。这下全都系统化规范化了,以前的乾纲独断、管理层凌驾、私人利益输送……都不那么方便了。于是,在管理理念上,他与杜建英产生了分歧。
好在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就职于生产一线的宗馥莉故意不肯配合后妈工作,在流程梳理和数据提供方面各种磨叽。其实,受过西方高等教育的宗馥莉跟父亲的管理理念并不一致,她是讲规则的,但她学会了妈妈的忍辱负重,在拿到掌控权之前,先要保证自己活下来,哪会像后妈那么“恃宠而骄”。
于是老宗心里的天平倾斜向了女儿一方。他把杜建英任命为宏胜集团总裁,提示她把心思放在老宗家的自留地。后来达能终归不满宗的利益输送,按照当初签署的投资协议,要强行收购体系外非合资企业。宗庆后祭出“保护民族品牌”的大旗,得到省领导和经销商供应商的支持。
作为拥有现代化经营理念且在达娃合作中起到促进作用的杜建英,颇得达能方面的赏识,达能当时希望逼宗退休,由杜掌舵娃哈哈。小杜终于还是走到了“功高震主”的一天。
但杜建英也左右为难,虽然能力和野心注定了她不会长久甘居人下,但是公司内外的舆论都是要保护民族品牌,赶走洋人。此时,老宗当初那步棋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爱情,小杜做出了让步。
小杜本来就是让老宗喜忧参半的存在,此时的娃哈哈已经成熟壮大,各种高端人才纷至沓来,她的价值也已经榨得差不多了。她的才华高、资格老、影响力也太大(宗的下属和亲人,除了原配母女,都已被她收编),长此以往终是隐患。当初给她一场婚姻,就是让她安心,让她和她的孩子得到名分和未来的利益承诺。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婚姻也无用了。于是2007年前后,二人离婚。
当然,宗给杜的补偿也绝不小。2008年后杜建英离开娃哈哈,于2010年创建三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三捷投资有限公司”)。三捷投资与娃哈哈合资成立杭州娃哈哈三捷投资有限公司,并拿下新《公司法》启动后杭州第一张新版营业执照。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三捷投资直接持股长城人寿、宁波维卡绿建科技、同源康电子商务、杭州华安生物等企业,并间接投资“宠物用品第一股”天元宠物,中新科技,盛世股份(831634.OC)、原新三板挂牌企业爱侣健康和胄天科技、影视制作公司海润影视等公司股份。
同时,杜建英还直接或间接持有百瑞源枸杞、联众智慧股份、苏州盛心医疗、康沣生物基因、南京梵音健康、哈尔滨宇航精创、广州车行易科技、杭州优行科技等逾百家公司股份,以生物医药为主。她同时还是西湖大学荣誉董事、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理事长。
杜建英离开娃哈哈后,利用早年积攒的资源,开始构建自己的商业帝国,但与此同时,依然保持着与娃哈哈的联系,且直接在娃哈哈的厂持有股份或者担任董事。
宗馥莉曾经把娃哈哈比喻成自己的妹妹,想来在杜书记心里,娃哈哈也不啻于是她的一个孩子吧?哪里舍得离开呢?她以股东的身份保持与娃哈哈的联系,也以孩子妈的身份,保持着与宗家的联系。
当然,宗庆后的孩子妈有的是。施幼珍虽然只生了一个女儿又不招公婆待见,但毕竟是原配,她比不了。杜建英虽功勋卓著,但毕竟不可能接掌大权。倒是生了两个孩子,可是,谁相信只有她给老宗生的娃最多呢?于是,杜书记给老宗又介绍了一个女管家,让老宗72岁高龄再得贵子。这个小儿子马上被她收养,而那个生母则拿钱出国遁形。
这样,杜的手里就有了三张底牌。2023年娃哈哈股权结构显示,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宗庆后持股29.4%,员工持股平台持股24.6%。但彭博社援引信托文件指出,宗庆后2003年设立的离岸信托,已将其持有的29.4%股份对应权益注入Evergreat公司,资金来源为娃哈哈未来分红——这部分股权,正是三位子女如今主张的核心资产。
这个信托,显然是老宗被小杜逼宫的结果。可是,小杜终究没斗过老谋深算的宗老板。她以为有了儿子就能拿捏老宗,殊不知老宗没有她想的那么爱儿子。
把儿子写进家谱,是宗庆后父亲的意思,不是他自己的主张。男人虽然都喜欢生儿子,但主要是为了传承自己的姓氏和DNA,至于家业是否要传承,那是另一个问题。事实证明,名校毕业的宗继昌,在业务表现上并未能超越长姐宗馥莉。在美国生长的他,既没能与生父培养感情,也体察不了父亲的微妙心思,且因年龄所限,又比长姐迟入公司好几年。所以,天时地利早都被长姐占据,唯一的人和是母亲的群众基础,可随着母亲离职,这一优势也不存在了。
当然,杜建英也绝不甘心就此撤出战场。宗馥莉掌权后清洗杜的老臣,关闭她持股的工厂,也导致公司内有不少反对宗馥莉的声音。宗家长辈们抱怨宗馥莉“六亲不认”,不利于她的舆论常常出现,她甚至还出过莫名的车祸,导致不得不频繁更换保镖,连冰箱都装了摄像头……这一切幕后是否有杜的操作,还真不好说。
当初留学前,妈妈就教导她要多向杜阿姨学习。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关注细节、注重规则,也学会了为了事业而放弃家庭幸福完整的可能。像她这样的女继承人,除非是能找到一个势均力敌甚至更加强大的联姻对象,否则就会被父亲视为“把家族产业便宜给了赘婿”。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由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此前,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和宗馥莉持续谈判,有意将持有的46%“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给宗馥莉,但价格没有谈拢。 杜建英知道后,跟政府要求股份转让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所以,杜建英对宗馥莉的威胁,一直存在。
宗馥莉继承全部海外资产的遗嘱只有几位娃哈哈高管做见证人,没有血亲在场,因为她知道,血亲都被后妈收买了。她刻意帮助父亲营造“布鞋首富,一妻一女”的廉洁形象,不仅是为了给产品营造口碑,更是堵死了父亲承认其他私生子的机会。
宗庆后为杜建英在美国所生的 “非婚生子” 安排的那个 21 亿美元离岸信托,用的是集团向海外项目投入资金的名义,而不是传统的家族信托。而且,这个信托应该并未真正生效,导致宗馥莉后来得以从中转出了110万美元。
是因为宗庆后死得太早吗?显然不是,他并非急病猝死,有的是时间安排后事。
他最终还是把公司留给贴心的大女儿。如果给了宗继昌,岂不是“子幼母壮”,最终还是要落在杜书记手里?他对这个女人,是爱才又忌才。他也知道,女儿的手腕未必能斗过她,所以在这份信托上故意留下了活口------如果杜家母子太过分,长公主就可以击穿这个信托,断其根本。至于三个儿女的活路倒不必担心,他们的妈妈自己也很有钱。
不过,他大概没想到,这两个他最亲密的女子,这么快就走到了图穷匕见的一步。现在外部舆论都在宗馥莉一边,杜建英成了人人喊打的“小三”,于是杜建英决意“掀桌子”。娃哈哈这个品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有人骂杜建英贪心不要脸,有人骂宗馥莉凉薄不顾大局。可是,导致今天这个局面的始作俑者,不正是那个伪君子宗老板吗?
做他的合伙人时,他要她做他的孩子妈,为他们共有的孩子而奋斗和牺牲。等她作为孩子妈向他要补偿时,他又只当她是以前的一个合伙人了,“先前给你的还不够吗?”
作为父亲,宗庆后对宗馥莉母女的背叛和伤害在先。作为情人,他对杜建英的卸磨杀驴在后。宗馥莉作为女儿无从选择,只能斩断亲情面热心冷。而杜建英为宗庆后鞍前马后一辈子、赚钱生仔,最终却被他摆了一道,为人做嫁。
企业家的卑劣,是一边暗地里骄奢淫逸,一边营造布衣简朴形象;一边偷偷给子女办绿卡、截留国企利润,一边又装做赤胆忠心的爱国者。
男人的龌龊,是一边享受着女性的付出,一边嘲笑她们的 “贪心”;一边利用亲情的羁绊,一边又把血缘当成操控的筹码。
男人占便宜叫 “有魄力”,女人争权益叫 “不要脸”;男人把野心写在脸上叫 “成大事者”,女人把目标挂在嘴边叫 “不安分”。有野心的女性,要想在父权当道的社会上分一杯羹,终究是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