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帝国一夜崩塌:深圳百亿大厂通知裁员,700员工突遭失业

发布时间:2025-07-15 17:56  浏览量:8

清晨的深圳龙岗区,数百名攥着门禁卡的工人僵立在紧闭的工厂大门外。阳光刺眼,却照不亮他们脸上的茫然。

7月6日凌晨1:30,深圳罗马仕科技700多名员工的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工作群里的消息如同惊雷:“自7月7日起停工停产6个月”。

几个小时后,当这些员工像往常一样前往工厂上班时,发现自己已被门禁系统无情地拒之门外。保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把冰冷的大铁链锁。

______

一切崩溃始于3万英尺高空的一次惊魂时刻。2025年3月,一架香港飞往日本的航班上,乘客行李架突然冒出浓烟——一只罗马仕20000mAh充电宝正在喷吐火舌。

机舱瞬间被恐慌笼罩,飞机紧急备降。这段乘客用矿泉水瓶接力灭火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

这只是灾难的开始。随后几个月,安全事故在全球接连爆发

5月,深圳地铁3号线,乘客背包里的罗马仕充电宝突然自燃,引发车厢恐慌撤离;

10月,杭州图书馆,正在充电的罗马仕产品爆炸,碎片划伤读者;

11月,重庆高校宿舍,夜间充电的充电宝起火,险些酿成重大火灾。

行业专家拆解测试发现惊人真相:罗马仕长期使用廉价B品电芯,比正规A品便宜30%,但高温下极易热失控。更令人愤怒的是内部爆料——为赶电商大促订单,工厂经常跳过72小时老化测试,产品刚下产线就直接发货。

“我们提交的质量报告常被管理层以‘客户不会发现’为由压下来”,一位离职质检主管透露,“他们总说先保住销量,质量问题以后再说”。

召回通知发布后不到三周,7月6日凌晨1:30,那则改变700多人命运的通知出现在所有员工的工作群中。通知措辞冠冕堂皇:“调整新战略”“研发新产品”“为冲刺新项目做准备”。

但工人们很快发现残酷真相:门禁权限连夜清零,私人物品被锁在厂区;钉钉工作群里,董事长雷桂斌等5名核心高管集体退群失联;公司网店全线下架,页面变成一片空白。

公司提出的补偿方案看似合规实则无情:首月按正常工资发放,次月起按深圳最低工资标准2520元的80%支付——即每月2016元,持续5个月。

“这点钱在深圳连个像样的床位都租不到”,一位员工看着银行发来的6000元房贷扣款短信,那数字比公司承诺的生活费高出近4000元。

更令人心寒的是公司停工前还在催签“自愿放弃经济补偿”协议。有员工发现,公司账户资金半月内被大量转移,高管名下豪车房产已悄悄过户

罗马仕的崛起曾是行业传奇。2012年,当智能手机爆发性普及时,这个深圳品牌以99元破局——当时同等容量充电宝售价多在200元以上。

创始人深谙中国消费者心理:磨砂金属外壳、简约logo设计,在塑料感充斥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低价高配”策略效果立竿见影:2013年双十一,罗马仕天猫单日销售破千万,登顶3C类目。

此后数年势如破竹:

2018年巅峰期年销售额突破50亿元

全国铺设超3000家线下门店

线上市场份额达35%,将小米华为挤到第二梯队

表面风光下,危机早已埋下。为维持“性价比之王”光环,罗马仕不断压缩成本。以明星产品20000mAh充电宝为例,售价从2021年的140元降至2025年的69元,而一枚优质电芯成本就需40-50元。

当成本压缩到极限时,质量防线彻底失守。“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让整个行业陪葬。

事实上,在凌晨通知发布前,公司已显露出多重危机征兆:

社保断缴:自3月起员工社保就开始拖欠,领导总承诺“下个月补上”;法人变更游戏:7月1日法定代表人突变为雷杏容,三天后又改回雷社杏;加班异常:停工前48小时员工还在加班加点赶订单,完全不知公司濒临绝境;消费端崩溃:电商平台积压17万条退款申请,客服回应“商家保证金不足”。

最讽刺的是,罗马仕去年高调宣布投资5亿建设“智能化工厂”,如今被曝所谓新厂房只是空壳。当品牌信誉彻底崩塌,曾引以为傲的销售数据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罗马仕的崩塌暴露出中国制造业的结构性病灶。代工模式下,品牌方将生产外包给江西某工厂后,对品控不闻不问。后者为压缩成本竟违规替换电芯隔膜材料,导致安全认证失效。

监管机制同样形同虚设:

长期依赖企业自主送检,缺乏第三方随机抽查;

虚标容量猖獗,业内甚至将5000mAh电芯标为2万mAh(虚标率300%);

深圳市监局调查发现,公司长期存在社保欠缴、加班费拖欠,女员工生育津贴被克扣等系统性问题。

当深圳市劳动局门口排起长队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倒闭,更是对“重营销轻质量”发展模式的终极审判。曾经省下的质检成本,如今变成天价赔偿;苦心经营十年的品牌价值,在火光中化为灰烬。

______

罗马仕的玻璃幕墙依然反射着深圳炽热的阳光,但厂房内部只剩空荡流水线和散落的零件。龙岗劳动局门口,一位工龄八年的老员工攥着离职证明蹲在墙角,忽然抬头问记者:“你说,那些坐头等舱飞去国外的高管,会不会也用自家充电宝?”

他的问题淹没在人群的嘈杂中。不远处,公司官网首页“行业龙头”的标语仍在闪烁,而仓库里49万台召回充电宝正堆积如山,等待最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