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弃子,安德鲁王子在爱泼斯坦案结束后,目前只想重操旧业赚钱

发布时间:2025-07-15 06:08  浏览量:8

当 FBI 宣布结束对爱泼斯坦案的调查时,安德鲁王子正在温莎城堡的私人书房里,对着一叠 Gulf 地区的商业合同微笑。

这位被剥夺王室头衔的约克公爵,终于等来了他期待已久的 “重启键”—— 朋友们说他 “如释重负”,而知情者透露,他的日程表上早已排满了与中东酋长、亚洲富商的视频会议。那个曾因 BBC 采访沦为笑柄的王子,正试图用 “王室人脉” 换回丢失的财富与体面。

从 “王室弃子” 到 “商机中介”:通讯录里的捞金密码

安德鲁的商业版图从未真正停滞。过去三年,当公众以为他在皇家别墅里靠看 DVD 度日时,他早已悄悄做起了 “人脉掮客”。

历史学家安德鲁・劳尼在新传记里揭露:“他的运作模式简单粗暴 —— 出借王室头衔,打开通讯录牵线,抽成 1% 到 2%。” 最典型的例子是哈萨克斯坦的水务项目,他曾试图从中抽取 1% 的佣金,虽然后来项目告吹,但足以暴露其商业模式。

爱泼斯坦调查的结束,为他扫清了最大障碍 —— 终于能踏足美国。要知道,他在中东的核心合作伙伴、巴林某投资基金的老板,常年往返于纽约和利雅得,“过去三年只能远程沟通,现在可以飞过去握手签约了”,接近安德鲁的人说。

更关键的是,他的老部下多米尼克・汉普郡在巴林基金任职,阿曼达・瑟斯克则进入京东高管层,这些分布在关键节点的 “旧部”,成了他撬动跨国生意的隐形杠杆。

英国上流社会的 “射击社交圈” 也为他提供了土壤。每年在温莎城堡举办的家庭射击日,他会邀请十几位富商好友,“猎物倒下时,生意就成了”。

一位射击场常客透露:“就算他没了头衔,‘王子’这个身份在某些圈子里依然值钱 —— 海湾国家的酋长们就爱和王室沾边,安德鲁太懂这点了。”

与查尔斯的 “别墅拉锯战”:守住地盘,才能守住商机

安德鲁的 “东山再起”,首先得益于他赢了和哥哥查尔斯的 “房产保卫战”。当查尔斯试图让他搬出占地 30 间房的皇家别墅,住进哈里梅根空置的弗罗格莫尔小屋时,他直接甩出长期租约:“按合同来。”

这场拉锯战以查尔斯妥协告终,而皇家别墅的价值远不止宜居 —— 这里的会客厅墙上挂着他与各国政要的合影,是向客户 “证明人脉” 的最佳展示墙。

更微妙的是莎拉・弗格森的角色。这位前妻虽与他分居,却在商业上成了 “最佳拍档”。今年 4 月,两人同框出席某慈善晚宴的照片流出,被解读为 “公关修复”,但知情人说:“莎拉的美国社交圈能帮他对接好莱坞资本,他则用王室关系帮她谈护肤品牌代言,双赢。” 这种 “离婚不离场” 的合作,让安德鲁的商业触角延伸得更远。

他甚至为自己打造了 “受害者叙事”。在射击聚会上,他总对富商们抱怨:“媒体毁了我的名声,可我从没被定罪。” 这套说辞在英国上流社会颇有市场 —— 有人觉得 “他只是交友不慎”,有人看中他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的人脉网。

一位曾拒绝与他合作的企业家坦言:“只要能赚钱,谁在乎他的过去?何况他能把你引荐给巴林国王的弟弟。”

争议背后的现实:王室头衔仍是 “硬通货”

安德鲁的 “捞金计划” 之所以可行,根源在于 “王室” 二字的残余价值。在 Pitch@Palace 中国版项目里,他曾抽取 2% 的投资分成,只因 “中国创业者觉得有王子背书更靠谱”;即便如今没了 HRH 头衔,海湾国家的邀请函仍写着 “约克公爵殿下”。劳尼直言:“对那些想挤入西方精英圈的富商来说,安德鲁就是块‘敲门砖’,哪怕是块有裂痕的砖。”

但风险从未消失。弗吉尼亚・朱弗雷的自杀让案件蒙上阴影,公众对他的厌恶并未消退 —— 民调显示,72% 的英国人反对他重返公众视野。

更讽刺的是,他赖以生存的 “王室人脉”,恰恰是查尔斯想切割的。国王的助手曾放话:“任何与安德鲁有关的商业活动,都与王室无关。”

可安德鲁似乎不在乎。他的团队已放出风声,计划在今年秋天 “以私人身份” 访问迪拜,出席某投资论坛。

有人拍到他最近频繁出入伦敦的定制西装店,“每套都选了最显眼的王室蓝”—— 就像在说:头衔没了,但派头和野心,一点没少。

安德鲁的 “重启” 不过是场注定翻车的闹剧。他以为爱泼斯坦调查结束就能洗白,却忘了公众记得他在 BBC 采访里的荒唐辩解;以为王室通讯录是万能钥匙,却没看清 “约克公爵” 的招牌早已蒙尘。那些愿意与他合作的富商,不过是看中他剩余的利用价值,一旦出事便会立刻切割。说到底,他不是在 “重建人生”,只是在透支最后一点王室余晖 —— 而这余晖,迟早会彻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