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半年桦树汁,我发现了这些真相:“液体黄金”还是智商税?

发布时间:2025-07-15 00:48  浏览量:7

在某电商平台,一款标榜“100%NFC白桦树汁”的饮品月销量突破800万瓶,宣称“源自大兴安岭北纬52°白桦林,三年一采,单棵树仅产3瓶”,价格高达普通矿泉水的20倍。直播间里,主播们用“解酒神器”“抗疲劳”“贵族饮品”等标签疯狂种草,甚至声称“喝一个月能降尿酸”“修复肝损伤”。

这种被包装成“液体黄金”的饮品,本质上是白桦树春季汁液。鄂温克族等北方民族确有饮用传统,但那时它只是补充水分的“天然饮料”,而非现代营销中的“养生圣品”。如今,商家通过“采集期仅15天”“无菌冷灌锁鲜”等话术,将其稀缺性和健康价值无限放大,成功收割了中产阶级的健康焦虑。

尽管商家宣称桦树汁含有“60余种营养素”,但实际检测数据却令人大跌眼镜:

• 维生素含量极低:每升仅含0.007-0.105毫克维生素,远低于普通蔬菜,甚至不如椰子水。

• 矿物质含量有限:铁、镁等矿物质含量比矿泉水还低,无法作为日常营养来源。

• 三萜类物质微乎其微:被吹嘘为“抗癌成分”的白桦酯醇主要存在于树皮中,汁液中含量不足0.01%,且需每日饮用数吨才可能起效。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直言:“桦树汁最大的作用就是补水,其他功效缺乏科学依据。”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锋也指出,其营养价值与普通矿泉水无异,所谓“解酒护肝”“抗衰老”纯属营销话术。

1. 功效夸大涉嫌违法:部分商家在产品详情页标注“重度肝损伤喝10天肝舒服”“祛痰止咳抗疲劳”,甚至用“骆驼喝后复活”“西瓜浸泡不变质”等荒诞广告吸引眼球,违反《广告法》关于普通食品禁止宣称疾病治疗功能的规定。2025年5月,内蒙古某企业就因宣传“缓解痛风”被罚2万元。

2. 价格水分惊人:原料成本仅1700元/吨的桦树汁,经包装炒作后价格飙升至6000元/吨,部分品牌单瓶售价超20元,是普通矿泉水的20倍。即便如此,仍有消费者为“天然”“高端”标签买单,某品牌4个月销售额突破9600万元。

3. 品质参差不齐:由于缺乏国家标准,市场上存在“NFC标签滥用”“原汁掺水”等乱象。某品牌宣称“100%原汁”,实际仅含2.5%桦树汁,其余为糖水。

1. 尝鲜党:若你追求独特口感(淡淡的木质清香)或猎奇心理,可偶尔饮用,但不必期待健康奇效。

2. 补水需求者:相比含糖饮料,桦树汁0脂肪、低热量,适合替代碳酸饮料,但性价比远低于普通矿泉水。

3. 过敏体质者:白桦树花粉过敏人群需谨慎,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等反应。

五、请警惕营销陷阱

1. 关注成分表:真正的100%原汁配料表应仅有“白桦树汁”,若出现“水”“浓缩汁”等,可能为稀释产品。

2. 认准权威认证:选择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符合《天然白桦树汁》团体标准(T/CNHFA 424—2025)的产品,避免贴牌代工劣质品。

3. 科学看待功效:若需补充营养,优先选择新鲜蔬果;若想解酒护肝,更应减少饮酒而非依赖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