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在随县草店镇雨蒙村的八路军小战士的历史溯源
发布时间:2025-07-14 07:52 浏览量:8
作者:管用阳(随县草店镇)
1949年3月9日晚,两个八路军战士来到雨坛乡(现在的雨蒙村)宋湾街上常老四(外号常疤拉)家,一个小八路军战士(约十七八岁)告诉常老四,他是黄河北的人,他的全连战友被吴家店的吴少华匪徒杀光了。可悲的是,这个小八路军战士几天后被雨坛乡反动分子残忍杀害。
76年来,小八路军战士的话依然回响在雨蒙村人民的耳旁,他的壮烈牺牲成了雨蒙村人民心中永远的痛。人民渴望弄清他的名字、籍贯、隶属部队,还历史之真相,祭英烈于墓旁。
为还原历史真相,告慰地下英灵,管用阳于2025年6月13日至7月10日,走访了信阳市浉河区游河乡姚湾村的张金文、张家延和吴家店镇杨河村刘棚组的黄财富、黄兴中、陈安书,走访随县草店镇雨蒙村的李守明、黄学胜、胡业秀、管永伦,并查阅有关1949年3月革命史资料,并于7月7日委托张道诚先生(住信阳市,出生于雨蒙村)、吴涛老师(信阳市教师)到平桥区、浉河区文教局、档案馆等单位问询。管用阳特向雨蒙村全体村民和各级领导报告如下: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8军军史》、《信阳县革命史》和《桐柏县党史》载:以冀南军区独立第4、第5旅和3个独立团合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0纵队,于1949年9月1日在河南安阳以东的陈家寨组成,司令员是王宏坤,政治委员刘志坚。1947年10月14日,十纵奉晋冀鲁豫军区命令作为刘邓大军的后援部队,并担负着护送大批南下干部以及携带大量黄金、银元、弹药、药品等贵重物资给大别山部队的重要任务,挥师南下,他们冲破敌人的重兵封锁,行程千里与刘邓大军在大别山会师。由于敌情严重,刘邓首长命令他们向平汉路以西的桐柏地区挺进,成立桐柏区党委、行署和军区。王宏坤任司令员,刘志坚任政委,分三个军分区。十纵30旅88团和90团为隶属第一军分区,任务是在桐柏、信阳、随县三县交界地区,与敌作战。主要任务是解放桐柏县、唐河县、泌阳南部区域和信阳西部。包括今天的信阳吴家店、骆驼店、游河、董家河以及随县北部的草店、小林、淮河等地。《信阳革命史》载:1947年12月15日,信(阳)应(山)县委县政府县军事指挥部在浆溪店成立,马任平任县委书记,隶属桐柏区一地委。九十团一个营留作县委地方武装。暂时划定南王岗、冯家庄、大庙畈、吴家店等四个区。48年6月,信(阳)随(县)县委、县政府、县军事指挥部在随县草店成立,隶属桐柏区一地委,辖小林、祝林、草店、骆驼店、高粱店、吴家店(原属信应县的一部分)等地。1949年2月,信应县、信随县合并为信阳县。
《随州革命史》载:桐柏一地委在随东杨家湾召开第一次会议,具体研究了各县干部和兵力的配备问题,决定原八十八团作为军分区的独立团,九O团分到各县作地方武装。其中信阳一个营(属马任平指挥)……九O团一营由教导员陈杰率领到随县天河口戴家湾建立中共随北县委、县爱国民主政府和县指挥部。由此判断,马任平所部不是九O团的一营,可能是二营或三营。
1949年3月6日傍晚,我信应县指挥部第4连驻扎游河张家台子。次日拂晓4连刚上早操时,四周红、黄学突然杀来。连长薛振邦急令对空鸣枪示威,学众高呼“刀枪不入”,蜂拥而上。四连指战员除薛连长突出重围,杨排长、刘姓战士被当地人保护起来,伤好后归队外,全部牺牲。在当地群众掩埋烈士时,从牺牲者口袋内证件获知两名烈士姓氏:一个姓谢,是指导员;一个姓杜,是连队文书。1953年,谢指导员的遗体被山东老家清回,而姓杜的烈士住址不祥,至今长眠于此。
依此判断,开头提到的小八路军战士并不是薛振邦连的战士。哪他是哪个连的战士呢?请继续阅读。
薛连长带着满身伤,跑到信阳县剿匪指挥部,向冉毅林汇报。指挥长冉毅林率领驻董家河高岭村的县干队二连前往平乱,结果红学黄学人多势众,冉毅林遂率部向西撤退,途经骆驼店,渡河时遭当地红、黄学拦截,伤亡惨重,各地红、黄学亦纷纷尾追而来,将冉部直逼车云山下。8日上午约10点至11点间,冉毅林余部在吴家店杨河北边的明家湾板栗园被匪众包围。冉毅林命令:“任凭自己牺牲,也不要开枪打群众!”最后冉毅林等二十三名指战员被匪众用刀矛活活杀死。其中一个小号兵约十四五岁,被砍头而死。只有一名无名小八路战士当时因腿伤还没有下山,幸免于难。另外还有一个八路军的密探当时在附近大柳树下,后回到桐柏第一军分区(1966年上级派调查组在刘棚生产队对黄财富的父亲一一明家湾冉毅林残部被杀惨案的见证人黄兴前进行了一个月的录音调查,据黄财富讲,此资料收藏在信阳县文教局。2003年3月15日,马任平立碑刻铭于此)。当晚,受伤的小八路战士和另一个八路军战士(可能是上文提到的密探)来到明家湾西部十几里的宋湾(现在是随县草店镇雨蒙村)常老四家里,告诉常老四,说他的一个连在吴家店被吴少华的人杀光了。常老四妻子给二人做饭吃。饭后常老四把两个八路军战士秘密送到宋湾西边十里的小西沟胡仁海家避难。两个八路军战士商议,受伤小八路战士留下养伤,另一个八路军战士回桐柏军区报告。
后来的某一天天不亮牺牲在随县草店镇雨蒙村的的八路军小战士的历史溯源
后来的某一天天不亮受伤的小八路军战士上厕所被被对门的汤丁氏(人称汤老妈子)发现举报,甲长沈中谋带上五个黄学的人赶到胡仁海家搜查,小八路被搜出,腿上再次受伤。匪徒们在小八路军战士身上搜出钢笔、笔记本等物。乡民们估计可能小八路军战士是文书,姓名不详。后来小八路军战士被匪徒们拉到黄家楼西约800米的华藏寺(黄龙寺)土门田冲东坡边杀害。当地人把他埋在附近的山坡上。解放后,大队给小八路军战士打了一副棺材,重新安葬在原址。
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四清期间,上级下派的工作队重新调查了小八路军战士被反动分子杀害的历史真相,可惜当年的档案材料不知存于何处。
无奈,管用阳只好委托张道诚先生电询、吴涛老师到有关单位问询,各相关单位均告无档可查,黄兴前老人的录音资料亦无处可查。
综合上述材料,1949年3月9日后的某一天,牺牲于雨蒙村华藏寺土门田冲坡边的小八路军战士,隶属10纵13旅90团,后来分配在信应县(信阳县)县剿匪指挥部县干队二连的战士(或文书)。名字不详,籍贯不详!
时过境迁,76年的漫漫岁月,让英烈的历史模糊起来。不胜唏嘘之外,还存一线希望:信阳随州相关部门费心尽力,找到原始档案资料,还历史之真相,慰烈士之英灵,唤英雄之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