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纷纷关厂,巴斯夫、万华或将主导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12 00:54 浏览量:1
国际苯酚巨头英力士、三井化学相继宣布关停旗下苯酚工厂,80多万吨产能的关停留下巨大市场空白。巴斯夫、万华化学等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企业,或将成为最大赢家。
苯酚是生产双酚A的原料,双酚A是生产印铁涂料树脂的核心材料。
全球最大的苯酚生产商英力士苯酚公司6月17日宣布,永久关闭位于德国格拉德贝克(Gladbeck)工厂,其中包括年产65万吨的苯酚产能,引起苯酚下游包括印铁涂料等领域的行业巨震。
无独有偶。日本的三井化学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最迟于2026财年,三井化学将关闭位于日本千叶市的苯酚工厂,该工厂年产苯酚19万吨。
三井化学不仅要关掉在千叶的苯酚工厂,还在剥离所持海外苯酚业务的股份。
6月26日,三井化学宣布将持有的中石化三井化工(SSMC)50%股权全部转让给上海高桥石化。此前,三井化学已经剥离了在新加坡苯酚业务子公司的全部股份。
英力士和三井等国际巨头,为什么都要关闭苯酚工厂?
英力士苯酚工厂是全球最大的苯酚生产商。公司关闭德国格拉德贝克(Gladbeck)工厂65万吨苯酚产能的原因是,欧洲高昂的能源成本和“惩罚性”的碳关税政策,使得欧洲生产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导致工厂连年亏损,债务严重。
三井化学关掉苯酚工厂、出售苯酚业务的原因,也是连年亏损。
中石化三井化工(SSMC)是三井化学与中国石化合资企业,主要生产苯酚、丙酮及双酚A,其中苯酚产能达12万吨/年。
2025年3月,中石化三井化工(SSMC)财年亏损10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1亿元),连续两年亏损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中石化三井化工(SSMC)连年亏损的原因与苯酚产能结构性过剩,市场需求疲软,价格竞争激烈有关。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苯酚生产国,2020—2024年新增产能超200万吨/年,而需求增长速度远远弱于产能的增长,造成苯酚市场的产能结构性过剩,价格竞争激烈。原料纯苯价格波动叠加下游需求疲软(尤其是建材、电子等行业),苯酚毛利率持续走低。苯酚生产属于高污染行业,碳中和目标下,欧洲、日本等发达市场成本压力陡增。
欧洲已经禁止使用双酚A,中国虽没有完全禁止使用双酚A,但已经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
短期来看,英力士、三井化学等巨头的退出,可能导致阶段性供应收紧,但长期而言,有利于我国苯酚产业链向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内苯酚产能的不断释放,中低端市场过剩的产能或引发价格战。以苯酚为原料的双酚A(用于PC、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印铁涂料树脂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巴斯夫、万华化学等具备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企业将会主导市场,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英力士、三井化学关闭苯酚工厂,或许正是提醒苯酚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