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谈 | 你要写热,就不能只写热

发布时间:2025-07-11 22:43  浏览量:1

你要写热

就不能只写热

盛夏的“热”,绝不仅是温度计上攀升的数字。它是一种黏稠的窒息,一种扭曲的光影,一种在记忆和文字中反复蒸腾的生命体验。你要写热,就不能只写热。

01

要写冰棍流泪的蜿蜒轨迹,写老槐树下摇动的蒲扇,写竹席上汗珠碾出的人形盐渍。

要写空调外机轰鸣的恸哭,写冰箱门反复开合的光隙,写午睡时翻身黏住的凉席吱呀。

(图源小红书@小蓝和他的朋友)

“记得上大学时,快放暑假的那几天,热浪来了,一些来自北方的同学长这么大,没见过如此凶恶的酷热。到晚上,热得没办法睡觉,扛着一条凉席到处乱窜,哪里有风就在哪里躺下,身上仅仅一条大裤衩,甚至就一条三角裤,也顾不上是否有伤风化 。”

作者:叶兆言

索书号:I267/Y299-14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馆藏位置:

白云山馆 2楼85架B面5列

大学城馆 5楼55架A面11列

《南京人》是南京作家叶兆言的散文集。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和敏感多思的作家,叶兆言对南京这个城市有着独特而深刻的体察,对于南京的城市氛围、南京人的性情习俗有着独到的见解。南京人的性格、好恶、习惯以及南京城的历史在南京人的集体无意识中留下的痕迹,都在书中有着细腻的展现,活画出南京人作为一个群体的精神和灵魂。

02

要写白昼坍缩成一片刺目的哑白,写柏油路上蒸腾的蜃楼,写蝉鸣在空气里熔成黏稠的糖浆。

(图源小红书@花泽美美)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祥子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走了出去。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作者:老舍

索书号:I246.57/L177.0-18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馆藏位置:

白云山馆 2楼72架A面7列

大学城馆 5楼33架A面5列

《骆驼祥子》是老舍用同情的笔触描绘的一幕悲剧:二十年代的北京,一个勤劳、壮实的底层社会小人物怀着发家、奋斗的美好梦想,却最终为黑暗的暴风雨所吞噬。它揭示了当时“小人物”的奴隶心理和希望的最终破灭。随着祥子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祥子熄灭了个人奋斗的最后一朵火花。这是旧中国老北京贫苦市民的典型命运。

03

要写晾衣绳垂首的倦怠,写蜻蜓贴着水面低飞时颤动的薄翼,写卖瓜人刀尖挑开红瓤爆裂的脆响——

(图源小红书@犟种小团)

“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馆藏位置:

白云山馆 2楼84架A面7列

大学城馆 5楼53架A面8列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的经典小品文集,他用极简的笔,极淡的墨写出了草木山川、花鸟虫鱼的人味,写出了乡情民俗、凡人小事温润的乡土味;以一颗从容豁达的心写出了世间的美好与灵动。汪曾祺先生一生都对生活投入真情,那水洗般的文字有种洗涤一切红尘世俗的力量,赋予了作品无限的生命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后蓦然收笔,看墨迹在纸上洇成一片深色的云,而你终究不肯写下“灼烫”二字,怕一落笔,就惊醒了所有昏沉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