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为什么这么多的抑郁症?
发布时间:2025-06-10 11:58 浏览量:10
我是80后,被称为童年最幸福的一代,但仅限于童年。记得90年代,父亲耗费半生积蓄起了栋小洋楼,然后告诉我说:这是为你以后娶妻生娃准备的。当时我很高兴,认为有了父亲的铺垫,我可以少奋斗几十年。长大后发现那栋小洋楼,我一般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住上几天,其余时间只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当我儿子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也像我父亲一样,开始为下一代奋斗,好不容易在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拥有了一套不好不坏的房子。然后告诉儿子,这是为他结婚生娃准备的。我以为从此在城市扎了根,就会让他少奋斗几十年,然而他却抑郁了。
当医生告诉我这个结果时,我觉得我的天塌了。我无法理解,我父亲在那么艰苦的年代没有抑郁,我也遭受了无数社会的毒打没有抑郁,为什么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我儿子却抑郁了。
从那时候开始,我开始关注抑郁症,发现现在抑郁的不只是我儿子,居然大有人在。他所在的班级,因为抑郁症而就医的就有七八个,这还是本市比较好的示范性高中。
2023年,国家发布了心理健康蓝皮书,其中有组数据触目惊心,我国高中生抑郁检出率高达40%,接近当年本科录取率。于是有人调侃,我们高中现在是把一半的学生送进了大学,一半的学生送进了精神病院。而且在所有人群样本中,高中生的抑郁率也是最高的。我们的高中生到底是经历了什么,在本该青春阳光、活力四射的年纪,却大面积抑郁。直到今年,教育部推行高中双休制,我才隐约找到一点答案。
今年春季开学后,多个省份强制推动高中双休制,一下引起全社会的剧烈反应。几乎所有的学生是欢呼雀跃;学校大多数也表示支持,最大的反对声音居然来自学生家长。反对的理由那是五花八门个,有人说这么多的假期,小孩功课难以完成,也有人说周末孩子常玩手机难以约束,更有人说有钱人周末补课,加剧了教育的不公。所有的这些说辞背后都指向一个问题,就是家长的教育焦虑。特别是80后的家长,这种焦虑尤为明显。
为什么80后,对教育如此焦虑,原因就在于80后是最懂得“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的含金量。在那个年代,读书和不读书,人生的发展之路有着天壤之别。尝到读书甜头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做得更好。尝到不读书苦头的,就寄希望于子女,不想他们步自己的后尘。读书就成了80后的子女的第一要务,如果你和任何一个80后家长谈教育,他们总脱离不开这么几句话:“只要他认真读书,别的什么都不要他管”,“只要成绩好,一切都好说”,“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读书”。以至于现在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并不是他的道德水平,也不是他的综合素质,唯一的标准就是成绩。这也是素质教育推行了得多年,最后都成了笑话的原因。
如果说父母的期望是孩子抑郁的根源,那社会现状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4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不到50%,一半以上大学生连个工作都找不到。互联网大厂等高薪职位招聘集中在985和部分211,也就是说只有考上211以上的大学,才能够凭借知识改变命运。这无疑又提高了成功的门槛,这道门槛,注定大多数人达不到。
过高的期许,残酷的现实已经压得高中生都快喘不过气。抑郁的大面积爆发就在情理之中。
然而给高中生减负,就可以解决问题吗?
通过这件事后,我开始接受我儿子的平庸,却不知道他未来的出路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