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学者认为:榨干美国后,下一个目标是亚洲
发布时间:2025-07-11 22:00 浏览量:1
7月4日美国国庆日的费城枪击事件,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我终于理解为什么以色列人想脱离西方到东方发展了。
一位以色列学者7月1日发表文章,题目是《随着西方的消亡,以色列的未来将取决于崛起的亚洲》。
我不太关心西方是否消亡,更关心这句话——“以色列的未来将取决于崛起的亚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想跟我做邻居?
以色列可是把周边邻居都打遍了,上个月还攻击了一千多公里外的非邻国伊朗。若将来有这样的邻居,不能说不好,否则就是反犹太主义者。
不过以色列在西方世界不是挺好的吗?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对以色列百依百顺,为何要抛弃西方加入亚洲?
随着西方的消亡,以色列的未来将取决于崛起的亚洲
看完这篇文章,似乎找到了原因。
重点部分如下:一、美国正在走向衰落;二、左翼人士崛起并拒绝犹太教;三、从拜登政府开始,美国对以色列不诚实,并大幅削减军事援助;四、以色列不能过度依赖单一武器来源(即不能只依赖美国);五、西方正在自我毁灭,以色列需要为即将到来的崩溃做准备。六、以色列与即将崩溃的西方文明决裂,因为以色列最漫长的历史惨痛恰好是西方造成的。
综合以上几点,作者认为整个西方即将崩溃,崩溃后将引发死亡和毁灭的旋涡。
没有哪个国家比以色列更了解美国和欧洲。若以色列学者称欧洲、美国将崩溃,问题可能真的很严重。
但令我始料未及的是,作者另一观点引起警惕——他没打算通过移民成为邻居,而是想在亚洲周边搞军火生意。
例如,他指出以色列向东发展需结盟的亚洲国家名单:韩国、日本、新加坡、越南、泰国及至关重要的印度。
理由是这些国家需要以色列的高科技尖端武器和战场技术。试想,若这些国家没有共同威胁,如何团结在以色列周边并依赖其技术?
但不管怎样,当以色列学者认为欧洲自我毁灭、美国即将崩溃,并建议以色列远离西方文明时,绝非小事。
没有人比以色列更了解欧美,若以色列疏远欧美,意义等同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抛售股票,其中必有隐情,如同我们不知爱泼斯坦监控缺失的一分钟发生了什么。
国际网民注意到这篇文章,对以色列评价不高,基本指向同一结论:把美国榨干后又想榨别人。说到此,有些朋友可能不理解,以色列与美国关系这么好,怎会榨美国?
退一步说,被儿女榨干的父母也不少。因此“榨干美国”这一梗逻辑成立,且是相当著名的梗。
苏联解体后,美国对亚洲兴趣渐浓,甚至出现蜜月期。跨大西洋的资金、技术与人员往来蔚为壮观。这让一些国家不好受——它们地盘不大、人口不多、资源匮乏却野心不小。
在苏联解体前是美国外交的优先事项,可从美国获得大量资金、技术、商业机会及政治支持。
毫无疑问,欧洲是英国,中东是以色列。
英国从头号帝国衰落,由奢入难。它曾想离开美国二次创业,抱着CEO的心态加入欧盟,几年却一事无成,连人力资源总监都算不上,心灰意冷下递了“辞职书”(脱欧)。
中东的以色列则不同,冷战时期充当美国“攻击犬”,早早拥有核武器,“大以色列”梦想一发不可收拾。
美国将优先事项转向亚洲的苗头,首先对以色列造成巨大冲击,其次是英国。没有美国倾力支持,“大以色列”无从谈起,如何将三心二意的美国拉回中东,关乎以色列根本利益。
于是,原本为叙利亚准备的“洗衣粉方案”提早用在伊拉克,9·11事件更改变一切,让美国在中东耗费二十年才醒悟。
若形容过去三十年以美关系,只能说像一个不着调的儿子,用绑架母亲的方式从父亲那里获得资金,去搞自认为极好的项目。
期间美国议员们“大发奇才”,如同兄弟姐妹一起“绑架亲妈”。至于伊朗“核问题”,不过是反恐动力消失后,让美国继续留在中东的又一借口,如同老母已死,威胁老爸是否拿回骨灰。
英国情况类似,脱欧后在约翰逊忽悠下喊出“全球英国”口号,可没有美国助力,英国啥也不是。
我们都知道,同一“姓氏”不代表有亲情。于是,将英国变为美国“优先事项”成为其基本国策。机会来了——俄罗斯出兵。
后续事大家都知道:英国成功说服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人”,拉北欧两国加入北约,甚至提供德国不敢提供的同类导弹,目的无非是将对俄战争变为美国优先事项,从而让英国成为美国优先事项。
“优先事项”意味着人力、财力与政策的绝对倾斜,自然有巨大好处。其实在俄乌战争前,英国已顺利推进自己成为美国优先事项,仅“AUKUS”联盟就抢走法国与澳大利亚600亿美元核潜艇订单。
若俄乌战争顺利(俄罗斯被瓦解),英国好处在600亿后加五个零也不为过,美国通往亚洲的道路将更宽阔。
或许英国正是以此说服美国,可西方对俄预判严重失误:开局便痛下杀手,将俄罗斯踢出SWIFT,以为其经济撑不过一年便崩溃;结果俄罗斯迅速适应,局面完全超出西方掌控。
这场战争虽未结束,但最鲜明的结果已出现——英国借俄罗斯“尸”还魂的计划彻底破产。
接下来轮到以色列。它当然知道美国大势已去,但如网友所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被腐败缠身的内塔尼亚胡,也想将10月7日的丧事当喜事办,一箭双雕——在美国彻底失去威慑前完成中东霸业。
但以色列只注意到土耳其在叙利亚的操作是不可错过的战略机遇,却忽视了印巴空战改变了战略平衡。
这种忽视后果严重:美国不敢大举介入冲突,只能以轰炸伊朗的方式促成和平。轰炸伊朗前打了多少招呼不得而知,但巴基斯坦参谋长与特朗普会面众人皆知。
即便再平庸的人,也大致能看清西方目前的处境,因此才有以色列学者这篇文章,建议将以色列未来押注东方。
而《纽约时报》却还在掩饰:“费城最近在减少致命暴力方面取得进展。2024年,该市共发生269起凶杀案,不到2021年的一半,是2014年以来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