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死后,三国最厉害的三个猛将是谁?赵云马超榜上无名
发布时间:2025-07-06 14:27 浏览量:1
吕布死了,三国里武力格局究竟怎么变?没人躲得开这个问题。比谁刀快,比谁马快,三国猛将的排名,顺序始终是饭桌上的热门话题。
赵云和马超总会被拎出来说事,因为他们风头太劲。长坂坡的赵云,单枪匹马里外杀个来回,把阿斗叼在胳膊底下就往外冲。那一画面,多少人临摹,演义上写得人心痒痒。别说关羽张飞,换成别家人,也未必有人干得了。他到底凭啥就能力压群雄?谁能信?
马超也是一号人物,潼关那年曹操见了他差点没跑断气。可能听说不少:渭水对阵许褚,曹老板自个都说这马儿跟吕布一模一样。曹操喊着“马儿不死,咱们都没活路”,尴不尴尬?在军营里,别人怕许褚,马超却是敢硬上的那一个。
各家老百姓嘴里,一直有个说法绕口:“一吕二赵三典韦。”听得时间久了,大家信以为真。可这么看,赵云马超还是辽阔的,怎么看都进前三了?可往下琢磨,又不一定,人物谁强谁弱没准一翻旧账,风向都能变。
拉出来许褚说事,当年赵云和他两次对峙,谁都没赢。但很快,关羽就横刀立马把许褚给逼退了。还有张飞呢,汉中之战许褚也没讨到好,反而挂了彩。当年马超和张飞厮杀过葭萌关,表面上杀成平手,但那个时候马超三十出头,张飞快五十岁了。这怎么比?硬拉要跟巅峰时期张飞掰手腕,马超真没底气。
再一深究,关羽比马超还猛。许褚和徐晃合力,关羽都能搞定。许褚跟赵云较量分不出胜负,跟马超打也是胡缠,独关羽可以压住他们,这里边到底谁排第一,前后再翻一遍,这事真不简单吧?
不知怎的,马超赵云尽管能打,却始终摸不到前三的门槛。好像,不少细节都暗示着,他们得让位给关羽、张飞、黄忠这种级别。理由还有,先看关羽。
关羽一出场,没人敢小瞧。温酒斩华雄,人人都知道,那不过开始。三英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五关斩六将——这些战绩,怎么列出来都顶得上脸。许褚是曹操门下第一号猛人,转眼就给关羽劈退。相形之下,文丑能和赵云打几十回合,却被关羽一刀就收拾,颜良让曹军都不敢出阵,也是瞬间被端。要说吕布死后,谁顶了第一的位置?我看也就是关羽。
有关羽垂暮不敌庞德黄忠的事情,总有人拿来说嘴,说他老了不行。是啊,他的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掂起来糟心,赤兔马也跑不动。换做谁,年纪大腿脚慢点,打不动也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老,难道因为后半辈子慢了点,就全盘否定他年轻时的本事?这逻辑,细想未必通。
再看张飞。提起吕布,大家都心惊胆战。可张飞一个人,不服就上,两回三回还主动。吕布也没奈何过他,反倒见了张飞躲着走。史书细查,“吕布见张飞如鼠见猫”,到底真的假的我也拿不准,但演义里写得真是有板有眼。吕布挂了之后,按我说,张飞摸顶第一也不过分。只不过后来关羽有了赤兔马,硬是把武力刷上去了。如果无马比刀,大概率张飞还是更稳。
黄忠这一号,就常给人错觉。和关羽打成平手,年纪还悬着。六十多岁,三国那会儿相当于现在八十岁,也没人能想象。当年关羽也老了才拉平,人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黄忠这匹瘦马换个时机,年轻的他,或许能排前三。何况他不止会刀,箭法据说也凶狠。可究竟是不是那回事,又没人见过他当年的盛况吧?
往前挪一步,不算结论,三国猛将的前三到底是谁?赵云马超看着强,却总差一口气。关羽锋芒毕露,张飞缠斗不休,黄忠晚年居然也不弱。你要说赵云马超不厉害,谁信?可真要把他们往前三塞,有点勉强了吧?偏偏这话说出去,常常惹人不服,谁说得清?
顺着这条线抓人物,有件事绕不过去。典韦常年没太多戏份,但偶尔露面就是强横的代表。有人甚至觉得,典韦未必比张飞、关羽差,只是死得太早。曹操失守宛城那场,典韦拼死断后,许褚也只能望尘莫及。至于赵云那种单挑突袭,真放在血战场面上,能不能拉出来比?有点难说。文献里零零散散,谁也没特别说赵云单挑赢过谁。
有时,演义里边的名将和实绩,完全是两码事。赵云到底有没有那么神?你要查查《三国志》,发现对他评价虽高,却没有演义里那样夸。马超则更复杂了,他的高光时刻多数对着许褚,但真刀真枪砍过谁?实录上写得不算详细,想拔高只能凭想象。演义加料看悬念,史实加水看平淡。二者搅在一起,每个人都能吵三天不带停。
至于关羽、张飞、黄忠,三人分头来看也能讲出点新旧。关羽老了打不动庞德,但庞德一辈子都没碰过巅峰关羽,不好下结论。张飞喝醉被刺那回,谁都觉得太可惜。黄忠射马斩大将,关于他年少时的强悍,各种记载零星。谁都想象,他年轻时必定是全场焦点。偏偏没留下实例,眼下很难一锤定音。
再说曹营里,那些猛人如许褚、典韦也算标杆。许褚号称“虎痴”,连张飞都打得费劲。某次汉中之役,张飞和许褚硬碰,许褚反而被创。典韦生前并不经常出战名将,但曹操把他当命根子,也是事实。但与此同时,有观点直接反掉,说许褚其实被演义高估了,实录里只称他膂力惊人,至于技巧未必出彩。
有一茬带着争议的选手,比如太史慈、孙策、甘宁。太史慈在江东的时候差点把孙策剁了,甘宁夜袭营寨也够猛。这些人被大环境压了下去,大多数时候属于陪衬。孙策“江东小霸王”叫得响,其实死得早。若放到全盛时期,真不一定弱于赵云马超。可惜这些只能推测,证据不全。
再绕一圈,说黄忠上前三,其实多少带点情怀。演义着墨多,老一辈人也爱讲他“老而弥坚”。那么,三国猛将前三的位置或许永远不能锤死。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排名,真叫按武力比较,历史和演义二套标准,注定摆不平。
所以,吕布死后那“三巨头”,谁上谁下,反倒成了说不明白的谜题。关羽、张飞、黄忠,确实有话语权。赵云马超不弱,但进没进前三,大伙总想翻个新花样。再查查资料,好像每一年都有人重排猛将榜。这玩意儿,到底信谁呢?你怎么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