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第、莫里康内、约翰·威廉姆斯……小号大师安德烈·朱弗莱迪与NCPAO铜管组奏响“夏日金号”
发布时间:2025-07-10 20:26 浏览量:1
2019年,一部拍摄于意大利的MV在各大媒体走红,手持金色小号的意大利小号演奏家安德烈·朱弗莱迪奏响《我和我的祖国》,他的深情“歌唱”也走进了无数中国乐迷的心。在这流火七月,他将重返中国携手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铜管演奏家们,呈献一场融合“美声唱法”精髓的铜管盛宴。
朱弗莱迪凭借卓越的技艺与跨界融合的艺术气质,成为当今国际舞台上炙手可热的多面手。他年仅十七岁便加入米兰交响乐团,其后先后担任帕尔玛、米兰、都灵等意大利著名交响乐团的小号首席。直至2008年,他选择结束长达二十五年的首席生涯,转而投身于独奏事业,开启了更加自由、探索性的音乐旅程。近年来,他与铜管大重奏的合作尤为引人瞩目,已成为其最具感染力的演出形式。铜管乐器以其天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观众亲和力,加之演奏者特有的幽默气质,极易打破台上台下的边界,营造出热烈而亲近的演出氛围。朱弗莱迪亦发挥其在编曲领域的深厚功力,充分结合铜管大重奏的音响特点与风格特质,为此次北京乐迷特别编配了一套充满地中海风情的特别策划。
意大利歌剧,早已超越语言的藩篱,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情感语言,而中国观众对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亦早已耳熟能详,深藏于集体的音乐记忆之中。在本场音乐会中,观众将欣赏到威尔第的经典之作《阿依达》之中的经典段落“凯旋进行曲”,以及列昂卡瓦洛、邓察、卡普阿等意大利作曲家的代表旋律组成的联奏选段。这些充满民族色彩与戏剧张力的作品,凝结着意大利音乐的精髓与生命力。同样作为意大利文化名片的,还有被誉为“旋律魔术师”的电影配乐大师莫里康内。他的作品兼具地中海的辽阔深邃与强烈的戏剧性,同时又融入了东方审美所特有的留白与韵味。当《美国往事》《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黄金三镖客》的旋律在舞台上响起,那些记录着时代记忆的画面也将随之浮现。此外,音乐会还将呈现科普兰《平凡人的号角》的恢弘、约翰·威廉姆斯作品的磅礴气势,以及电影《洛基》中象征信念与浪漫的经典旋律。而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两位经典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与埃尔加的作品,《天鹅湖》与《威风堂堂》将与观众共同踏上轻盈摇摆的节奏之旅。
这不仅是一场音乐的盛宴,更像是一场横跨文明与记忆的声波旅行。古典在这里不再高高在上,现代也不再冷峻抽象,铜管的音色像一束束光线,穿透时空与文化的迷雾,将镶嵌在时光中的迷人旋律一一点亮。置身于这些跨越风格与空间的音符之中,音乐不只是被聆听,它也在倾听我们。
撰稿:李锐
曲目单
“夏日金号”
安德烈·朱弗莱迪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铜管组
2025.7.16/17 19:30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2025.7.19 19:30
无锡大剧院·黑匣子剧场
安德烈·朱弗莱迪小号
阿隆·科普兰
《平凡人的号角》
列昂卡瓦洛、邓察、卡普阿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激情意大利》
威尔第
加布里埃莱·德尔菲诺 改编
“凯旋进行曲”(选自《阿依达》)
莫里康内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浪漫串烧》(选自《美国往事》、
《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
约翰·威廉姆斯
加布里埃莱·德尔菲诺 改编
《电影音乐串烧》
维托里奥·蒙蒂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查尔达什舞曲》
《西部影片串烧》
杰瑞·赫尔曼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你好多莉》
比尔·康蒂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我要飞翔”(选自《洛基》)
泽昆哈·阿布鲁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雀鸟》
埃尔加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D大调第一号威风堂堂进行曲》, Op. 39
柴科夫斯基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摇滚天鹅湖》
奥古斯汀·拉腊
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 改编
《格拉纳达》
曲目介绍
在铜管乐器家族中,小号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它音色明亮、穿透力强,既能铿锵高亢地吹响“凯旋的号角”,也能轻声低语般地诉说深情的旋律。
本场音乐会以美国作曲家阿隆·科普兰的名作《平凡人的号角》开启。这首作品创作于1942年,其灵感源于当时美国副总统的演讲:“这是属于平凡人的世纪。”科普兰将这一时代理想融入音乐,圆号构建起厚重的和声背景,小号则以高亢的旋律呼应大众精神。这首作品简短却振奋,堪称20世纪“号角体裁”的标杆。
如果说科普兰赋予小号的是一种庄严感,那么随后的《激情意大利》则体现出小号的歌唱性与情感表现力。这部由德梅特里奥·邦韦基奥改编的小号作品,将列昂卡瓦洛、邓察和卡普阿等作曲家的经典旋律浓缩为一首九分钟的“意式交响诗”。紧随其后的,是出自威尔第歌剧《阿依达》的“凯旋进行曲”。原曲为庆祝埃及将军拉达梅斯凯旋归来,改编版本突出了小号钻石般坚硬透亮的音色,同时也尽显铜管组合在胜利与荣光主题中的非凡表现。
在这辉煌之后,音乐的情感将转向内省。《浪漫串烧》由莫里康内的《美国往事》《海上钢琴师》和《天堂电影院》三部作品串联而成,在邦韦基奥的改编中,小号在此化身讲述者,用其温暖的音色,唤起听众对于“时光”“回忆”与“逝去”的共鸣。好莱坞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擅长用交响语言描绘恢宏场景,而德尔菲诺改编的《电影音乐串烧》将这些“配乐大片”的精华浓缩至铜管组中,用小号充满能量的音响再现好莱坞黄金年代的史诗魅力。
上半场以维托里奥·蒙蒂的《查尔达什舞曲》作结。这首原为小提琴的炫技名作,在邦韦基奥的改编版本中由小号接棒主旋律,节奏的自由切换与小号的明亮色彩相辅相成,呈现出自由、热烈、极具张力的吉普赛之魂。
下半场以一组莫里康内的作品《西部影片串烧》开启。《荒野大镖客》与《黄昏双镖客》中的主题音乐,被重新编织成一段充满野性和英雄主义的旋律组合。小号此时不再温柔,而是释放其原始的力量与广袤感,让人为之热血沸腾。
赫尔曼的《你好多莉》则将我们带入百老汇的灯光下。这首乐曲以轻快明亮,融合爵士风格的旋律深受欢迎。在邦韦基奥的改编中,小号充分发挥其在爵士语汇中的表现力,以轻巧的滑音、摇摆的节奏,尽显原曲的轻松与诙谐。
比尔·康蒂为电影《洛基》创作的“我要飞翔”,几乎成了“逆境拼搏”的代名词。在邦韦基奥的改编版本中,小号如同拳击手的内心独白,从低音区的艰难出发,逐步爬升至高音的胜利呐喊。
巴西作曲家泽昆哈·阿布鲁的《雀鸟》,以其快速跳动的节奏与灵动的旋律挑战着小号的极限。小号在此如实地还原了鸟类灵敏、欢快的动作,充满技巧挑战,也极具听觉趣味。
《威风堂堂进行曲》是由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901至1934年间创作的6首进行曲,其中以《D大调第一进行曲》最为著名。原作旋律庄重肃穆,在邦韦基奥改编版本中,小号不仅有对荣耀感的强调,中段深情温暖的情绪转折更体现了对荣耀背后的深思。
《摇滚天鹅湖》是下半场的惊喜之作。柴科夫斯基的原作本是典雅忧郁的芭蕾舞剧,邦韦基奥的改编版本在保留原作旋律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摇滚元素。这并不是莽撞的试验,而是古典和现代触碰的一次大胆尝试。
《格拉纳达》由墨西哥作曲家奥古斯丁·拉腊创作,献给他幻想中却从未踏足过的西班牙之城。这首作品融合了西班牙传统的弗拉门戈元素与拉丁美洲的浪漫情怀,改编版本以小号聚焦了作曲家内心的情感,通过更热情奔放的演绎,为整场音乐会划下热烈、华丽的句点。
撰稿:李格格
艺术家介绍
安德烈·朱弗莱迪
小号演奏家
安德烈·朱弗莱迪是世界级的小号演奏家。他9岁开始学习小号演奏,14岁进入音乐学院学习,16岁就获得了他的第一份工作—米兰意大利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小号演奏员职位。从那时开始,他就开始在意大利最重要的交响乐团中担任兼职小号首席,尤其是他在25年的生涯中,在意大利米兰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都灵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帕尔玛“托斯卡尼尼”交响乐团、帕尔玛皇家歌剧院交响乐团,佛罗伦萨歌剧院交响乐团、斯卡拉歌剧院交响乐团等担任首席。
他曾经与很多著名指挥家的合作,在世界最著名的音乐厅演出音乐会,包括里卡尔多·穆蒂、乔治·普雷特尔、祖宾·梅塔、沃尔夫冈·萨瓦利什、小泽征尔、朱塞佩·西诺波里、安东尼奥·帕帕诺等等。
他曾在克劳迪奥·希莫内的“威尼斯独奏家乐团”演奏多年,他还为电视5频道制作了大量流行的节目秀。曾经与他一起演出的艺术家包括鲁契亚诺·帕瓦罗蒂、恩尼欧·莫里康内。他还同丽扎·明内利在意大利国家电视一台的电视节目中演奏二重奏。他已经在美国的“顶点”唱片公司出版了三张唱片。
他曾三次被邀请出席国际上最著名的小号协会年会。他经常被邀请在世界各地举办会议并召开小号研讨会。
近些年,他专注于独奏事业,并声名鹊起,成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小号演奏家之一。
他的“艺术标签”就是独有的“歌唱式的”演奏风格。他的保留曲目中包括许多专为改编的世界名曲。凭借这一演奏风格,他在世界各地取得成功,经常与一流的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他经常受邀在亚洲各国家和地区以独奏家的身份演奏音乐会,尤其在日本和中国台湾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演奏生涯遍及世界很多国家的重要音乐厅,包括:土耳其、日本、奥地利、德国、荷兰、芬兰、希腊、中国、墨西哥、法国、美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伊拉克、突尼斯、埃及、马耳他、阿尔巴尼亚、以色列、俄罗斯、捷克、澳大利亚、巴西,当然还有意大利。
从1993年起,他担任米兰阿巴多音乐学院的小号教授。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2010年在北京的创建,是开启中国交响乐发展新篇章的里程碑事件。同蓬勃进取的时代和有容乃大的城市相伴相生,他们始终以澎湃的热情与创新精神、不懈的奉献与精进品格,为最高品质的音乐演奏和传播而矢志不渝。
历经十五年光辉旅程,汇聚百位卓越演奏家,今天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享有崇高艺术威望的顶级乐团,也是北京及全中国音乐生活发展前行的卓越引领者。作为世界级表演艺术地标,国家大剧院是其主要驻地,更是其出色国际视野、文化底蕴、艺术创想的源泉。百余位新生代海内外音乐翘楚以此为家,凭出众的才华和情怀成为新时代顶尖国家乐团的代言者。
乐团每年均以48周乐季呈现逾百场精彩演出,带领近20万观众遨游深邃音乐世界、感受触动心弦的美妙时刻,推动中国音乐生活不断的探索和突破。他们独有的热情、活力和精湛技艺,堪称其标志性的艺术风格。他们携手指挥家马泽尔、梅塔、捷杰耶夫、郑明勋、艾森巴赫、丹尼尔·加蒂、法比奥·路易斯、阿什肯那齐、吕绍嘉、张弦、李心草、张国勇、张艺、李飚、林大叶等,钢琴家布赫宾德、科瓦塞维奇、布尼亚季什维莉、阿卜杜瑞莫夫、沃洛丁、郎朗、王羽佳、张昊辰、陈萨、维京格尔·奥拉夫松等,大提琴家卡普松、王健、秦立巍等,小提琴家穆特、郑京和、列宾、吕思清、宁峰等,中提琴家梅第扬,歌唱家多明戈、努奇、弗莱明、李晓良、和慧、沈洋、宋元明等大师级艺术家,创造了无数难忘的巅峰现场。
将艺术创意和人文情怀相结合,使音乐成为融汇古今与东西、沟通艺术与现实的桥梁,是乐团始终坚守的乐季理念。除了精湛演绎历史经典,他们还不遗余力支持现代音乐及青年作曲家,有硕果累累的新作委约、唱片出版。从陈其钢、赵季平、于京君、马格努斯·林德伯格、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等顶尖大师,到倾力参与的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他们促生了陈其钢《江城子》《如戏人生》、赵季平《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第二琵琶协奏曲》、于京君《日新》、盛宗亮《神鸡破晓》、黄若《蝶·变》、多伊奇《现象》等优秀新作,推动了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及其在海外的推广。2012年,已故大师马泽尔执棒其改编的瓦格纳《无词指环》由索尼发行,被大师评价为该作品有史以来“最完美的演绎”;2019年,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获颁中国发烧唱片大奖;2021年,贝多芬《爱格蒙特》戏剧配乐是该作品首次中国录音。历时三年并在2024年完成的布鲁克纳全套交响曲演出和唱片灌制,是乐团发展和布鲁克纳在中国推广介绍的历史性事件。在歌剧舞台上,他们缔造了中国歌剧音乐演绎的全新高度,对歌剧艺术在中国的介绍、推广和发展怀有划时代的贡献。十余年来,他们演绎了近70部歌剧制作,成就了瓦格纳《罗恩格林》《纽伦堡的名歌手》、威尔第《西蒙·波卡涅拉》、圣-桑《参孙与达丽拉》、多尼采蒂《拉美莫尔的露琪亚》、普契尼《西部女郎》等歌剧的中国首演,并世界首演印青《长征》、郭文景《骆驼祥子》等17部中国歌剧。2024年至2026年,乐团将首次演绎全本国家大剧院版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
他们经常以丰富的艺术活动,走进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使音乐之美融入生活、触手可及。2024年,乐团管理运行的“北京青年交响乐团”远赴纽约,参加世界青年管弦乐团周,在卡内基音乐厅登台演出。2020年起,他们开始推出线上演出,场均浏览量近3000万。2021年和2023年,乐团以“艰深的曲目和爆棚的状态”(《音乐周报》)、“引领观众和行业的格局和勇气”(《北京日报》)两度完成中国巡演。作为国家文化使者,他们赴柏林、纽伦堡、基辛根、悉尼、首尔、大邱、新加坡、华盛顿、芝加哥、纽约、费城、安娜堡、教堂山、旧金山、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地巡演。2014年和2017年,他们同吕嘉两赴北美,成为首支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芝加哥交响中心、旧金山戴维斯大厅、蒙特利尔交响大厅官方演出季的中国乐团,也因“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Musical America)被赞誉为“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ConcertoNet)。2021年,他们作为亚洲乐团代表携手五大洲艺术家,亮相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影片;2022年,他们担纲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音乐演奏和录制。
吕嘉自2012年接任陈佐湟成为首席指挥,并从2017年兼任乐团音乐总监及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乐团现任助理指挥为赖嘉静。
近期音乐会
郑明勋与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欧洲之旅
2025.7.26/27 19:30
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郑明勋指挥
汉斯约尔格·阿尔布莱希特管风琴
陈其钢
管弦乐组曲《五行》
普罗科菲耶夫
《罗密欧与朱丽叶》组曲(选段)
圣-桑
C小调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交响曲”,Op. 78
*点击跳转购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