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叔43岁娶白人妻,1米6身高3万彩礼,五年无子后迎来转机

发布时间:2025-07-10 04:57  浏览量:1

老杨是天津人,回族,身高1米6,离过婚。2019年他在摩洛哥打工时娶了当地35岁的萨尔玛,两人年龄差8岁,萨尔玛没谈过恋爱,家境不错。老杨花了3万块钱办手续,后来才知道这笔钱是给女方父母的彩礼。

2018年老杨在北京做导游,带团去摩洛哥时认识了当地导游法图曼。法图曼看他单身,就介绍侄女萨尔玛给他。老杨当时没当真,但法图曼认真安排了他和萨尔玛父母见面。摩洛哥规矩多,结婚前得先让父母同意。老杨提前学了当地习俗,用阿拉伯语和萨尔玛父母聊天,对方觉得他靠谱,就同意两人见面。萨尔玛父母是公务员,对她管教严。老杨第一次见面就说想结婚,萨尔玛没反对。

但手续麻烦得很,得回中国开未婚证明、健康证明,还要公证。老杨跑了好几趟中摩两国,花了半年才办完。临走前他给萨尔玛父母一笔钱,说手续不成钱也不用退,这举动让对方更信任他了。2019年两人在天津领证,后来定居摩洛哥。

老杨用积蓄开了家旅馆,刚开始生意不错,中国游客多的时候房间全满。但2020年疫情来了,没人出国旅游,旅馆几个月没客人。老杨在抖音教阿拉伯语,虽然没多少人看,但能贴补家用。

老杨年轻时在天津当过铁路临时工,25岁辞职考了郑州的阿拉伯语专业。周围人说学这个没用,但他坚持想直接读《古兰经》。大学四年他每天早起背单词,晚上熬夜复习,最后毕业进了天津一家医院当翻译,专门服务中东病人。

结婚前老杨离过一次婚,和前妻性格不合,一年就分了。离婚后他去卡塔尔工作,后来又辗转苏丹、伊拉克,做外贸和酒店管理。在伊拉克四年攒了几十万,还靠倒卖建筑材料赚了钱。这些经历让他阿拉伯语越来越溜,也学会处理各种麻烦事。

和萨尔玛结婚后,两人生活习惯不同。老杨爱吃天津清真菜,萨尔玛做摩洛哥塔吉锅。老杨学着做当地菜,萨尔玛也试着煮面条。但摩洛哥女人通常要管家务,萨尔玛觉得理所当然,老杨坚持要一起干,说家务不分男女。萨尔玛家人开始不理解,后来慢慢接受了。

2023年两人去医院检查,发现萨尔玛输卵管堵了,老杨精子也不太好。他们开始治疗,萨尔玛做疏通,老杨吃药调理。2025年中国人又开始出国旅游,旅馆生意慢慢好起来。他们攒钱做了试管婴儿,41岁的萨尔玛终于怀孕了。

现在老杨计划带萨尔玛和孩子回天津,让他看看自己长大的地方。老杨说这些年能走到今天,靠的是阿拉伯语和敢闯的劲头。他从没觉得萨尔玛看上他是自己多厉害,只是两人想安稳过日子。

旅馆现在节假日要提前订房,老杨偶尔还在网上教课。他和萨尔玛每天早上一起做早饭,下午萨尔玛去市场买菜,老杨处理旅馆订单。孩子出生后,两人都学会了哄娃,摩洛哥的亲戚说他们家像个“中阿混合体”。

老杨从没后悔学阿拉伯语,这语言帮他找到工作,也帮他娶了媳妇。他说在摩洛哥生活最难的是理解当地规矩,但最难熬的是疫情那几年,旅馆没人住,天天看手机屏幕发抖。现在孩子会叫爸爸了,萨尔玛总笑说这是老天给他们的礼物。

他们家墙上挂着天津和摩洛哥的地图,老杨指着天津那块对儿子说:“这是爸爸长大的地方。”萨尔玛摸摸孩子的头:“等你大了,带你去撒哈拉沙漠玩。”老杨没说未来,只管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给旅馆的骆驼喂草,等着第一批游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