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水果是“补虚之王”!火遍大街小巷,补气又生津,还不会上火

发布时间:2025-07-09 18:27  浏览量:1

正如老舍《骆驼祥子》里面所写:“太阳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上了火。”

小暑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现在走在外面,能明显感觉到,吹来的风都是热的,站在外面不用动,就可以满头大汗。

我一直讲适度出汗是可以的,但出汗过多,气随津脱,则可能会气虚。

气虚了,自然要补气。但是一定有人体会过“虚不受补”的感受,一补就上火、失眠,还便秘。。。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口袋里揣上一把葡萄干,不用加热,即拿即食,老少咸宜,补气还不上火。

为什么?

因为葡萄有两个关键词。

一、补气

葡萄可不仅仅只是好吃的水果,还是“果中人参”。

人参是补气良药,作为“果中人参”的葡萄,自然也有着人参的特性,那就是补气。

《随息居饮食谱》中就记载葡萄:“补气,滋肾液”。

但与人参不同的是,人参性温,补气能力确实很强,但也容易让人上火。

这就是葡萄的优势之处,葡萄性平,不热不燥,补气的同时也不容易上火。

近代名医陈存仁还曾评价葡萄——此物富含铁质,能补血补脑,葡萄干也有同样的功效,常吃极为有益。

而且气为血之母,补气就是在补血。

二、滋肾液

夏天也是需要滋阴的,而葡萄恰巧就是滋补肝肾阴液的水果,它还是水果,有水果自带的天然津液,这是身体能用的“水”。

中医向来是讲究阴阳平衡的,在一边补气补阳的情况下,一定要同时补充津液,身体这口锅里的水,才不会烧干,才不会出现上火、虚不受补的情况。

而葡萄,它自身的特性让它实现了阴阳平衡。

能补但又不会过量,还保持了阴阳平衡,又不会被身体排斥,很妙。

因此,气虚、虚不受补的人,是很适合吃葡萄的。

推荐一个葡萄苹果水:

这个水不仅有葡萄补气滋肾液的功效,还有苹果健脾开胃、生津润燥的作用。

夏季饮用,既能补充丢失的水分和津液,也能温和地帮助养护脾胃,促进消化吸收,一举多得。

除了上文提到的葡萄补气滋肾液以外,葡萄还有别的功效。

一、抗衰老

《本草纲目》是这样形容葡萄的:“久食,轻身延年不老。”

因为当一个人气足的时候,整个人的精气神就是往上走的,干啥事都轻松,活力百倍,头脑清醒。

所以为什么都是同龄的人,人家看起来就更年轻呢?差的还不就是这一口气。

二、用脑过度

在这个内卷时代,很多人容易用脑过度,导致肾虚、气血不足。具体表现则是一会儿精神抑郁、心情苦闷,一会儿又烦躁不安,记忆特别差,对情绪完全没有自控能力。

这在中医里面也有别的名称,比如中医里说的“百合病”(意志力弱,思虑繁多,疑神疑鬼)还有“脏躁证” (歇斯底里)等等。

除了正常治疗以外,还要靠养,可以常吃葡萄干,因为制成葡萄干后,葡萄里糖与铁质的含量相对增加,能补气养血、益肝肾。

最好的办法就是早上来一碗煮得烂烂的八宝粥,煮的时候放一小把葡萄干进去,选那种自然晒干的葡萄干,加上煮过之后,容易消化还不会上火,最适合多梦,睡眠不安,记忆力衰退,用脑过度,在抑郁和狂躁边缘游走的打工人。

三、安胎

《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葡萄)益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

葡萄补气,有安胎的作用。毕竟怀孕之后,你身体里的气就有两个人在用了,远比别人消耗得多,自然需要补气。

而且葡萄是走肾的。特别是紫葡萄,能顾肾气。肾为先天之本,你的肾气足,娃的“先天之本”就足。

我们平时可以做一个葡萄桑葚红枣茶,阴虚的人也可以喝,如果是脾胃虚寒的,可以再放点生姜。

当然,就像我在之前文章提到很多次的观点: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偏性。

像葡萄补气滋肾液的同时,糖分还是很高的,所以血糖高的,糖尿病患者还是需要忌口。

我吃葡萄一般都习惯去买水果摊上,那种被太阳直晒的葡萄,买个半斤左右就可以,不用很多。

吃的时候,把外皮剥了就好,这样温温地吃下去,不会像冰箱里拿出来的那么凉。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个人习惯,具体到个人的话,还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反馈。

无论如何,要记住一个原则,那就是适量。特别是脾胃偏弱的朋友,更要细嚼慢咽,一次别吃太多。水果再好,也要靠脾胃运化吸收,才能变成滋养身体的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