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简评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
发布时间:2025-07-07 19:08 浏览量:1
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自2019年创编完成并于当年9月26日开始演出,2022年,该剧荣获我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七届文华大奖;同年还获得了全国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23年,该剧入选“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此剧之所以获得广泛好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其较好地传承和创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是继承发展了以山歌为“制胜武器”之构思。电影彩调剧《刘三姐》是讲述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向以莫怀仁为代表的地主剥削阶级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赢得了胜利。而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则以山歌为唤回恋人、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重要武器,促使“到远方找诗”的男主角心甘情愿回归乡村,成为“新刘三姐”带领乡村百姓发展经济的主力之一。此外,山歌还引得国内外众多商家纷至沓来,成为乡村发展经济的重要媒介和桥梁。新旧《刘三姐》主题尽管相去甚远,但都很好地突出了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壮族山歌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其无论在任何时代均是壮乡百姓须臾不可离的日常所备之重要技艺,是促进时代不断向上向善发展的重要非物质文化力量。正是由于对主题的传承创新发展颇为适合,从而令该剧一上演便受到广大民众的真切喜爱。
二是继承发展了令人刻骨铭心的山歌技艺与经典唱词。据统计,彩调剧电影《刘三姐》共用了32种山歌曲调和10多种不同唱法,令人感到壮乡山歌灵活多变的生动美好样态。在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中,则很好地体现了新时代歌唱与传统山歌精华多元融合发展之新貌。该剧创造性地传承了电影彩调剧《刘三姐》中的多种演唱形式,不仅山歌曲调与唱法多于彩调剧电影《刘三姐》,还加入了一些当代流行歌曲与音乐元素,使人们在该剧中深切地感受到传统山歌唱法与当代新声交织融合而构成的美妙音乐场域,并沉浸式地领略到其中的巨大魅力。该剧对经典唱词的传承发展更令人耳目一新。彩调剧电影《刘三姐》中,“连就连,我俩结交百定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等唱词,令人难忘。而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的唱词,亦有许多令人心动不已者,如“想妹想成一身痧,三魂七魄落你家”“韭菜割了叶更密,莲藕拗断丝更长”“只有塘干出嫩草,哪有年老转十八”“槟榔越嚼味越香,人生如诗细品尝”“木棉落叶还有根,等到六月又成荫。云过山头风吹散,今天落雨明天晴”“哥莫忧,红薯收了有芋头。秧苗遇着倒春寒,秋来南瓜堆满楼”“猛虎离山威不在,蛟龙离海头难抬。山歌离山变了味,歌仙也会变蠢材”“柴在青山砍不完,水在龙潭挑不干”“冬瓜西瓜瓜是瓜,牡丹芙蓉花非花。霞帔是锦是祝福,千年梦幻落壮家”“矮马不怨骆驼高,乌鸦不插孔雀毛。家有老秤十六两,分量自知不用教”“实难变,沙洲几时变良田。哥想变只燕子鸟,早晚进出妹屋檐”“山歌用心不用药,情到深处歌成河。莫学老枪十二响,想扣扳机又卡壳”“多谢了,多谢四方众乡亲,我今已有好茶饭。更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等,唱词对事物真理与生活哲理的生动概括令人钦佩不已。尽管总体而言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之唱词可能略逊一筹,但其中仍有一些动人心魄、可堪经典者。这些传承、创新、发展了的曲调与唱词,使得各类观众陶醉其中,感动其中。
三是继承和创新发展了彩调剧的多种元素。首先,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在继承彩调剧电影《刘三姐》的唱法唱技的同时,还增加了丰富多彩的舞蹈,这是彩调剧电影《刘三姐》中所没有的元素。通过这些舞蹈元素,不仅能够促进剧中情节发展,更好地表现每一项活动的氛围和剧中各色人等的特点,还让观众进一步加深对现代彩调剧的认识,对传承、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颇为重要。其次,在剧中还适配了一些杂技。虽然分量不多,却能够使全剧较好地展现出新时代新活力,同时还能够适当地增加全剧的观赏性和吸引力。因为杂技不仅是技巧的体现,还是演员们的辛勤付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其往往能够引起观众的强大共鸣。再次,通过此剧较好地展示了新时代对民族传统服饰的传承与大胆创新。在此剧中,除了较为集中地展现以壮锦为主的壮乡五彩霞帔以外,还将壮家传统的、较具代表性的多种服饰展示了出来,让观众大饱眼福。不仅如此,全剧还结合新时代展示出了传统与当代相结合的时尚服装,这一系列服装,既体现了广西尤其是以壮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品质,也展示出广西各族人民紧跟时代、勇做时代弄潮儿的坚定决心。最后,全剧较为充分地利用了当代的声光电等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设备的融入使得每一剧幕的活动既自然质朴,又真切生动,其对活动氛围与人物性格的塑造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对传统的较大创新性发展。
总之,现代彩调剧《新刘三姐》取得的巨大成功,在于其较好地做到了在传承传统山歌等文化精华的同时,还与时俱进地进行了适当的创新,使得该剧无论是主题的表现,还是山歌与剧中人物的呈现,均让人们深切地感受到其无穷的魅力。
(叶官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