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金时代”的新广场协议
发布时间:2025-10-30 14:01 浏览量:1
川普访问日本,在“强化同盟关系”的名义之下,同新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签署了《美日同盟新黄金时代协议》和《稀土与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
这两份协议的具体内容目前并没有公布,网传关于日本承诺对美投资,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和汽车市场,以及对美各种买买买的承诺,其实并非此次协议才出现的内容,而是此前美日双方就关税和贸易谈判初步达成的意向内容。尽管这个意向并未经过双方正式签署,更未获得日本议会批准,但川普于2025年9月4日就自行签署了总统令,宣布实施美国单方面起草的“美日贸易协议”,将美日双方关贸谈判的意向内容确定为正式的协议公布实施。
川普这种做法,显然是对日本的公然羞辱。川普单方面宣布制裁可以,但单方面宣布未经签署的双边协议,也只有川普这种流氓想得出来,做得出来。面对这样的奇耻大辱,时任日本首相石破茂束手无策,不得不在三天后辞职。
尽管此次签署的两份协议内容没有公布,但从川普讲话以及日本媒体披露的信息看,其中的《美日同盟新黄金时代协议》其实就是对川普单方面实施“美日贸易协议”的替代,替代的方式就是对川普开出的价码全盘接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
承诺扩大购买美国大米规模,增幅达75%;
承诺采购美制防卫军事装备从130亿增加至160亿美元;
承诺购买波音飞机100架;
承诺对美开放农产品市场,增加对美国农作物采购;
承诺对美开放汽车市场,对美国产汽车及零配件实施零关税;
承诺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川普早已经宣布实施的对日加征15%进口关税显然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成了协议的当然内容。
高市早苗不愧是安倍门生,石破茂宁愿辞职也不敢接受的协议内容,高市全盘接受了。这些协议内容其实关乎日本经济和国防安全的三大领域,一是日本农业,二是日本汽车制造业,三是能源和军工。简单说就是关乎日本的国计与民生两大领域。
日本农业和汽车业一直都是日本的支柱产业,也是日本少有的自主产业。有了这份《美日同盟新黄金时代协议》,这两个产业无疑将不再独立自主了,也不可能再支柱了。
有意思的是,日本一方面大米供应紧张,一直在疯狂涨价,另一方面日本农协居然还出台了大米限产政策,理由是保护粮价,保障农民利益。如今的日本大米已经涨到了每斤50元人民币的水平,还要保护粮价,这种骚操作,也算是资本主义社会“自由市场经济”才会有的奇特现象。
如今,便宜到令日本人怀疑人生的美国大米来了,每斤才2.5元人民币左右,日本农协还怎么保护日本粮价和农民利益,恐怕是“老革命要遇到新问题”了。
日本汽车业自不必说,曾经都是日本对美国出口汽车,如今要反过来,这对本就在垂死线上挣扎的日本汽车业很可能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能源和武器进口看起来影响不大,但大规模从美国进口显然与高市早苗所强调的日本要“独立自强”相矛盾,后果也一定是更多依赖美国,离独立自强相去更远。
更要命的是,美国武器装备相对于日本的强大邻国而言,已经开始落伍了,买再多也都是摆设,形同废铁。“造不如买”对有些国家来说是教训,对日本来说却是无法摆脱的“紧箍咒”。
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的《美日同盟新黄金时代协议》,在本质上应该命名为《美日同盟新殖民时代协议》才对。
至于另一份美日《稀土与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框架协议》,显然是想利用日本有限的稀土技术为美国服务。所谓“澳洲的稀土-日本的技术-美国的市场”看起来是形成了产业链的完整闭环,也的确能保障部分稀土的生产,但日本并没有掌握重稀土分离的全部技术,自己都要从中国进口,又如何完成这么重大的历史使命呢?
本文用“新黄金时代的新广场协议”为标题,当然是有理由和原因的。如果说当年的“广场协议”改变的是日本的汇率结构和出口优势,如今的两份协议显然是在重塑日本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
日本现在面临的是产业结构“被动重组”,其后果显然是日本对外贸易也必将随之发生结构性变化。过去十几年的时间里,日本已经开始从长期贸易顺差转向了贸易逆差。2011年,日本首次出现贸易逆差达324.34亿美元,2012年逆差增至874.16亿美元,2013年逆差增至1177.29亿美元。到2022年,日本贸易逆差已经达到1503.39亿美元。
为了改变这种趋势,日本采取的政策是让日元持续贬值,以图压低出口价格,保持出口贸易的份额。
日元兑美元汇率K线图
这一策略产生了较好的效果,日本贸易逆差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截至2025年8月,日本的贸易逆差已经降至167亿美元的水平。然而,当所谓“美日同盟新黄金时代协议”到来,形势恐怕又要急转直下了。
等待日本的,显然不可能是什么“新黄金时代”,而是又一个“失落的三十年”。
原来大家都猜测高市早苗会有多鹰派,多强硬,现在看来,或许是多虑了。只要美国对日本的殖民更厉害,只要日本与美国捆绑得更紧,我们就可以更放心。怕就怕日本真不认美国这个爹,真要奋发图强,那才是可怕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