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最后的日子:吃方便面,捡剩饭残渣,未满3岁养女被炸身亡
发布时间:2025-05-28 19:22 浏览量:10
命运的安排有时让人无法理解。
曾经睡在沙漠帐篷里的穷小子穆阿迈尔·卡扎菲,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成了国家元首,敢和全世界叫板。
谁能想到,他的生命最终却在一个臭烘烘的下水管道边以屈辱的方式结束,这个真实故事的起点和终点,反差太大了。
1942年,利比亚沙漠深处的一顶破帐篷,就是卡扎菲来到这世界的第一站。
穷,是他童年唯一的底色,家里靠租骆驼过活,那份艰辛早早在他心里刻下了烙印,也许就是那时候,他对钱和权的渴望开始悄悄发芽。
爹妈勒紧裤腰带供他上了村里的学堂,这算是他人生第一个小跳板。
可学校也不是天堂,瘦小内向的他,没少挨欺负,不过这小子硬气,把屈辱全当成了动力,认准了只有手握大权才能不受人摆布。
也就在那时,埃及纳赛尔那套“阿拉伯兄弟团结起来”的理论,一下子点燃了他。
学费不够,大学没念完,卡扎菲索性一头扎进了军校。
沙漠里吃苦长大的底子在这儿派上了用场,意志比钢硬,身体比牛壮,他在军校里冒尖,一场军事竞赛拔得头筹,还得到了去英国培训的机会。
英国一行,不仅让他开了眼界,不仅学了新东西,也认识了不少人。
回国后,凭着真本事和在英国镀的那层金,他很快升了中尉,还进了哈立德将军的门下。
这下,命运的齿轮又转了一下:将军的千金法蒂赫,偏偏就看上了这个英姿飒爽的年轻军官,硬是让老爹去提亲。
哈立德将军也是个明白人,瞧出了卡扎菲骨子里的那股劲儿和野心,乐呵呵地就答应了。
这场婚姻,无疑给卡扎菲的青云路铺上了红地毯,老丈人在军中那是相当给力。
可谁都没想到,这小子的野心比天还大,1969年,卡扎菲联手军校那帮老同学,趁着国王伊德里斯出国访问,不费一枪一弹就把政权给端了。
昔日沙漠里的穷小子,摇身一变成了国家老大。
一上台,卡扎菲立马就把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基地给拔了,还把美国佬的石油公司统统收归国有,那叫一个硬气。
利比亚地下有的是石油,他捏着这张王牌发展经济,老百姓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一阵子。
但在国际上,卡扎菲的行事风格那叫一个特立独行,说出来的话常常让人大跌眼镜。
他敢公开跟西方那些大国叫板,美国总统里根骂他是“疯狗”,他也毫不示弱地回敬过去。
有一次开首脑会议,他愣是戴着白手套跟美国人握手,那股子不屑劲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到。
这老哥的个人做派也相当有戏,他特别喜欢帐篷,自家住帐篷,办公也在帐篷,连出国访问都得把帐篷捎上,更绝的是,他还弄了支全球独一份的纯女子元首护卫队。
这事儿在阿拉伯世界看来,简直是胡闹,不少人瞎猜那些女保镖是不是他的秘密情人。
其实,卡扎菲对女色这事儿还真不怎么上心,据说私生活挺严谨的。
他之所以这么信赖女保镖,是因为有一次遇刺,一个女保镖替他挡了子弹,其他的女保镖也拼死护主,这事儿让他觉得,女人比男人更忠诚。
这些女保镖不光是保镖,有时候还兼职当“气氛组”。
1986年开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卡扎菲在台上唾沫横飞地痛批美国,台下他带来的女保镖们就扯着嗓子喊口号,那场面,真是蔚为壮观。
2009年,他头一回上联合国大会演讲,原来说好15分钟,结果他即兴发挥,愣是讲了100分钟,把同声传译都快逼疯了,一半代表中途直接走人。
这种我行我素的强硬做派,在国内倒是积攒了不少怨气,在国际上,他几乎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个遍。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1986年4月,美国人真动手了,飞机直接轰炸利比亚,目标就是卡扎菲。
他那个地下掩体修得是真结实,号称除了原子弹啥都能抗住,可炸弹还是让他家破人亡。
他才三岁的养女汉娜没了,两个儿子也受了重伤,卡扎菲自己脑袋挂了点彩,侥幸捡回一条命。这是他一生中遭遇的无数次暗杀里的一次,也是美国对他个人最后一次直接下狠手。
真正的倒计时,从2011年开始。“阿拉伯之春”那股邪风吹到了利比亚,各地老百姓上街游行,反对卡扎菲的统治。
他还是老一套,铁腕镇压,对手无寸铁的抗议者也下了死手,这下可好,直接给了西方国家插手的借口。
美国和北约那些国家,打着“人道主义”的旗号,先是制裁,接着就直接动武了。
3月19号,美军的战斧导弹呼啸而来,利比亚内战一下子就升级成了国际冲突。
几个月后,国际刑事法院直接对他下了逮捕令,罪名是反人类罪,这下,卡扎菲彻底成了全球通缉的头号公敌。
到了8月份,反对派武装打进了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政权垮了,他带着厨子、表哥达豪还有十来个亲信,狼狈不堪地逃回了老家苏尔特。
达豪眼睁睁看着卡扎菲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一部卫星电话成了他跟外界唯一的念想,他还用这电话给叙利亚电视台打过,想证明自己还活着。
他们东躲西藏,藏在老百姓的破房子里,《古兰经》成了他唯一的精神寄托。
可逃亡的日子哪有好过的,缺水断电是家常便饭,卡扎菲嘴里也老是嘟囔抱怨。
后来一颗炮弹炸了他们的藏身处,唯一的厨子也挂了彩,做饭就成了大家轮流干的活儿。
他们活得就像末日电影里的幸存者,在废弃的屋子里翻箱倒柜找大米、方便面,连别人逃难时剩下的残羹冷炙都不放过。
身边的人都快被这种提心吊胆、看不到头的日子逼疯了,一个劲儿劝卡扎菲要么辞职,要么干脆流亡国外算了。
可他犟得很,说自己压根就没什么官职可以辞,权力早就还给人民了,而且,他死也不离开利比亚。
最后,苏尔特也待不下去了,越来越危险,他决定再挪个地方。
本来计划着凌晨就走,结果队伍磨磨蹭蹭拖到了大早上才出发,这或许也为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又一个雷。
信息来源:《环球网》
2011年10月20号,卡扎菲的车队想从苏尔特突围,结果被法国战斗机和美国的无人机逮个正着,一顿狂轰滥炸。
车子全毁了,死伤一片,卡扎菲他们只能弃车逃命,慌不择路钻进了一个下水管道。
没过多久,反对派的武装人员就把那管道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有人从管道里爬出来,大喊卡扎菲就在里面,而且已经受伤了,武装人员一听,呼啦一下就把他从管道里给拖了出来,据说足足拖了四十多米。
被抓住的时候,卡扎菲整个人都是懵的,长期高度紧张让他看起来精神恍惚,嘴里翻来覆去就问那几句:“怎么了?你们要干什么?”紧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羞辱和殴打。
有人说,他当时还想拿钱买命,可谁搭理他啊。
那些武装人员轮流抽他耳光,用脚猛踹,用最原始的方式狠狠羞辱着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沙漠雄狮”。
至于他到底是怎么死的,利比亚当时的临时总理说,是他手下的人想劫车救他,双方交火,他脑袋上中了一枪才死的。
可是,现场流出来的视频可不是这么演的。
视频里,他被俘的时候虽然伤得很重,但还活着,脸上血肉模糊,衣服上全是血,人群里甚至还有人喊“留着他”,另一段视频更惨,记录了他哭着求饶的画面。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卡扎菲死了,尸体却没有按照当地习俗马上安葬。
联合国非要调查他的死因,尸体就那么放着,后来天太热,都开始发臭了,才被挪进冷库。
即便这样,那股恶臭也挡不住老百姓“参观”的热情,士兵们甚至围着他的尸体嬉皮笑脸地合影。
他最后藏身的那个下水管道,也成了网红“打卡地”,上面被人画满了各种涂鸦。
这位生在帐篷里,做梦都想死在帐篷里的枭雄,最终却在臭烘烘的下水道边上,以最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老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话在他身上,又一次被血淋淋地印证了,他这一辈子,到底是他个人的悲剧,还是历史车轮下必然碾过的一道辙呢?这事儿啊,估计得让后人琢磨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