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去了趟郑州和洛阳,直言不讳:郑州人和洛阳人气截然不同!

发布时间:2025-10-30 04:44  浏览量:1

从上海出发,箱子一个,胃口留给面和汤。

先到郑州,再去洛阳,顺路不折腾。

高铁选郑州东站最快,出站地铁就到,老郑州站更靠市里,车多也更挤。

飞机落新郑机场,机场站有城际,进城别着急,先吃口胡辣汤再说。

郑州的劲儿是快,嘴上干脆,手上也快。

打个车,师傅话不绕,路线明明白白,车上还会聊一嗓子球赛和烩面。

第一站就奔河南博物院,号早点抢,上午人还好,下午就满了。

馆里看三件镇馆,贾湖骨笛能吹,妇好鸮尊站得稳,莲鹤方壶花纹细。

站久了脚酸,院子里石凳能歇一歇,天好时光打在青砖上很顺眼。

二七塔在老城里,塔下有风,塔身记着那年工人流汗的事。

走一圈知道这城骨头硬,不用多话。

如意湖在郑东新区,晚风一来,楼影落水里,有点安稳劲。

湖边跑步的人不少,桥下有小摊,烤肠和凉皮都不贵。

黄河要看得挑地儿,花园口那边路好走,黄沙上脚印一串串。

河边风大,别下水,水看着缓,底下急。

郑州吃法粗壮,但合口。

烩面一盆下肚,羊肉汤顶住一天的力气。

胡辣汤一碗热到眉毛,油馍头一掰就进味。

早上方子铺就排队,晚起了就换家,味也不差。

午饭找路边小馆,三五张桌,人多就对路。

下午进城里逛商圈,国贸360和大卫城都热闹,买东西容易冲动,腿更容易累。

住的选郑东新区更安静,夜里风轻,早上跑步也方便。

周末房价要往上走,工作日更省钱,服务也更有空。

郑州到洛阳走高铁最省心,从郑州东到洛阳龙门四十分钟一小时搞定。

不想挤就自驾,连霍高速一路直,服务区有热水有面。

洛阳的劲儿是稳,话不急,事还讲究点意思。

一落地先奔龙门石窟,早点去,十点前光好,人也不挤。

北魏的刀痕在石上,唐代的佛脸在光里。

奉先寺的大佛抬头就看见,眉眼温和,站久了心就落下来。

对岸坐船能拍全景,票要看清,风大帽子抓紧。

出来喝碗汤,羊汤清口,椒盐饼子一夹就顺。

白马寺在城东,东汉就立了,金人入梦的故事老幼都爱听。

寺里院落一层一层,梵钟一响,手机就想静音。

明堂天堂遗址在城心,白墙红柱子,日头一照,影子像水里一画。

晚上走到应天门,城门一亮,鼓一响,城就活了。

人站城下,心里就会冒一句,古都这股劲儿真在。

老城里逛洛邑古城,看灯可以,吃饭要挑,摆拍多,价格也高。

想吃得踏实,去丽景门外十字街,手擀面、浆面条、牛肉汤,碗碗都能落肚。

水席要一桌慢慢吃,先素后荤,汤汤水水下饭不腻。

牡丹要四月看,花开像笑脸,花期短,雨一来就散了。

错峰很重要,清晨进园,拍花不挤人,停车也省心。

关林有故事,香火稳,柏树粗,碑上字看着就有劲。

偃师那边有二里头夏都遗址,青绿嵌片做的龙最抓眼,孩子看了就不想走。

洛阳博物馆免费,但要预约,馆里唐三彩一排排,马和骆驼站姿都像会喘气。

两城换着玩,自驾最省事。

郑州点在东边,洛阳点在南北两线,车随手拐,时间就攥在手里。

不自驾也能玩,郑州地铁环线跑得快,洛阳地铁一号线二号线能到城心,再打车补最后几公里。

高铁站可别弄混。

郑州主打郑州东站,高铁多,地铁通,老郑州站靠老城,换乘要预留时间。

新郑机场站在城外,进城要坐城际或大巴,晚点就费事。

洛阳龙门是高铁站,去龙门石窟最近,洛阳站是老站,靠市区吃饭方便。

洛阳北郊机场小点,落地打车直接走,别在门口耗。

住在洛阳要分两头。

想看夜景就住老城边,走路能到丽景门和应天门。

想看石窟就住二广路和龙门大道附近,晨起一脚油门就到。

房子挑有窗有除湿的,洛河边晚上有潮气,衣服别晾阳台上。

两城人情味不一样,也都好相处。

郑州人直,说价就说价,合适就握手,不合适也不磨叽。

洛阳人慢半拍,先聊两句典故,再给你指门道,路上顺到家。

一个像热锅翻勺,一个像慢火煨汤,入口都暖。

行程给一版,手里有底。

第一天郑州,上午博物院,下午二七塔和如意湖,晚饭烩面加胡辣汤,夜里溜达一圈压压面。

第二天早起高铁到洛阳龙门,上午看石窟,午后白马寺,晚饭水席,夜里应天门看灯。

第三天老城吃早饭,牛肉汤加油馍,上午洛阳博物馆,中午浆面条,下午二里头或关林,傍晚返程。

时间多就加一天登嵩山。

少林寺在登封,离郑州和洛阳都不算太近,开车更方便。

门票含寺和塔林,缆车另付,武术表演按场次,现场买别跟黄牛。

进山别穿新鞋,石阶磨脚,雨天路滑,看好孩子的手。

拍照要看光。

龙门的佛像早上脸上有柔光,下午逆光更立体。

白马寺午后树影好,廊下的风也凉。

应天门要晚上八点前站好,城墙一亮,片子就不白拍。

黄河要日落去,天一红,水也红,风把一天的热吹下去。

吃东西别怕走两步。

郑州小巷子里汤好,店名不起眼,锅边却最香。

洛阳面馆多,端上来冒泡,筷子一夹就顺口。

买单看票,要写净重,要写加工费,口头说了不作数。

夜市不贪大,越热闹越贵,离一条街远一点反而划算。

打车先看平台价,雨天和节日加价快,能走就走一段,省钱还快一点。

想省更多就挑工作日,房价往下走一截,队伍也短一半。

老人孩子要午休,河南夏天晒一会就发蔫,午后再出门,脚底有劲头。

两城的脾气放在路上就能看懂。

郑州是把路铺平,叫你快点走。

洛阳是把故事摆好,叫你慢点看。

路在脚下,肚里有汤,心里就不慌。

手机电充满,鞋带系紧,带包湿巾和防晒,剩下交给风。

看见好吃的就坐,看见好看的就停。

人来人往,热气往上冒,旅程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