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爱情高速”语暖骆驼刺杨寻根路:新湖白士坑赵家渔馆留言

发布时间:2025-10-28 21:54  浏览量:2

行驶在新疆“爱情高速公路”——呼图壁至克拉玛依的路段上,风掠过车窗的声音里,似乎都带着几分公路名字特有的温柔。而这份温柔,新湖农场白土坑水库赵家渔馆,又多了一份直抵心底的暖意——渔馆总经理赵芬的一段留言,恰如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我藏在寻根旅程背后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名关西夫子、四知先生的杨震65代后裔,此次驾车踏上寻根路,最初只觉是一场寻常却又郑重的归途。一路上的周折颠簸,是车轮碾过不同路况时的真实触感;车水马龙的喧嚣,是途经城镇时与人间烟火的短暂交汇;翻山越岭的跋涉,是跨越地理阻隔时对血脉源头的执着奔赴。我曾以为,这些藏在行程里的辛苦,是寻根路上必然的印记,却未想过,这份看似个人的坚持,会被赵总如此精准地解读——她道破这一路的奔波,本质上是“杨氏后裔的一种孝文化体现”。

这句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我心底那些未曾言说的情愫。追溯血脉的源头,于我而言从来不止是“找到祖籍地”那么简单。它是在无数个深夜里,听祖辈讲述家族故事时,悄然在心里埋下的种子;是看到族谱上一个个陌生却又连着血脉的名字时,涌起的好奇与敬畏;更是在跨越山河时,始终萦绕心头的信念——那是心灵的归宿,也是生命的起点。每多靠近一步,就仿佛能多承接一份祖辈的力量,这种血脉相连的羁绊,让“寻根”二字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赵总说,这份寻根是“对杨氏祖辈的敬仰,也是对自我的探寻根源”,这话恰恰说到了我心坎里。敬仰祖辈,是因他们用一生的坚韧,为家族撑起一片天,那些流传下来的家风家训,是刻在骨子里的精神密码;而探寻自我,是想在血脉的脉络里,找到自己与家族的连接点,明白“我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晰地知道“要往哪里去”。这份对杨氏家族的情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翻山越岭的坚持里,藏在每一次打听祖籍信息的耐心里,藏在对家族文化传承的珍视里——赵总读懂了这份内涵,更用一句“虽辛苦但心底圆满”,道尽了我所有的感受。

如今再想起这段“爱情高速”上的偶遇与留言,心中依旧暖意涌动。赵芬总经理的话语,不仅是对我这段旅程的认可,更是对一份家族情怀的共情。它让我知道,那些藏在寻根路上的坚持与热爱,终会被懂得;而这份关于血脉、关于传承、关于心灵归宿的圆满,也会像“爱情高速”的名字一样,成为一段温暖而珍贵的记忆,长久地留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