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关遐想(之三)西出阳关无故人——说阳关及诗

发布时间:2025-10-28 22:55  浏览量:2

作者:卢忠仁(教授)

阳关,在敦煌西南70公里处的南湖乡阳关镇南工村古董滩渥洼池寿昌城,是一座高大的西汉古关遗址,它周围是漫漫黄沙、茫茫戈壁。阳关下有西土沟古道,布满多处烽燧,满目荒凉苍茫,犹如一个古城堡废墟。

如果说玉门关是“武关”,那么阳关就是“文关”了,因为它是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关口。

敦煌是世界“四大文明的交汇地”(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 等文明交汇地,季羡林语),所以古代中外很多在敦煌的文化交流活动也必然与阳关有关。 阳关自建立之日起,就是商贸要道,进出的商人成群结队,驼队和马队络绎不绝,。

阳关里,进入东方的是: 中亚、西域的货物,如:农作中的水果蔬菜:苜蓿、胡麻、胡豆;胡椒、石榴、大蒜、黄瓜、菠菜种子、胡萝卜、香料、胡桃、葡萄……还有西域、中亚、乃至西亚的小麦、黄牛、绵羊……

文化用品、艺术品、工艺品如:昆仑玉器、首饰、琥珀、服装、皮毛、毛毯(地毯、挂毯)。东汉以后的印度西域的僧侣、佛经、雕塑(融希腊和印度风格的健陀罗艺术)、各种书籍也由此进入东方。

阳关在艺术方面的引进有很多,如:音乐中的:婆罗门曲、安国乐、龟兹乐等众多歌曲、舞曲。 乐器有:琵琶、胡琴、觱篥(bi li,即管子)、胡笳、铜钹、 羯鼓、横笛…… 从阳关传入的舞蹈有: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龟兹舞、康国舞、安国舞、疏勒舞……以及杂技。

而出阳关往西域、中亚方向的丝绸之路上,源源不断地输出的中国的货物和艺术品也很多。 有水果:桃、李、梨、杏等。 有丝绸(绫罗绸缎)、服装、瓷器、茶叶、漆器、铜镜; 有金属器物(金、银、铜、铁 器)、木器、造纸、书籍、各种艺术品;还有中国的音乐、舞蹈、雕塑、绘画、戏剧、书法、杂技……。

阳关落日

历史上,吟咏阳关的诗篇不绝如缕。如:马云奇(唐),一连咏阳关有三首诗:,如《梦到沙州奉怀殿下》:“昨来魂梦傍阳关,省到敦煌奉玉颜。” 《阳关戍咏》:“万里通西域,千秋尚有名。” 《水晶棠咏》:“阳关临绝漠,中有水晶棠。”(陈尚君编辑校:《全唐诗补编》上69页, 80页,中华书局)

李昂(唐)《从军行》:“春云不变阳关雪,桑叶先知胡地秋。” 高骈(唐)《赠歌者二首》:“便从席上风沙起,直到阳关水尽头。” 方翥(宋)《读易》:“昼出阳关已断肠,那堪真别更凄凉。”……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6首阳关诗。

1、庾信(南北朝)《重别周尚书》

阳关万里道,

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

秋来南向飞。

庾信(513——581),生于湖北江陵,祖籍河南南阳郡新野县。南北朝著名诗人,与另一著名诗人徐陵的诗体(宫体诗)被称为“徐庾体”。 庾信诗风清新,杜甫在《春日忆李白》诗中有“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样的诗句赞美他的诗歌。(“庾开府”即庾信; “鲍参军”,即鲍照)

庾信《重别周尚书》是一首五言绝句送别怀乡诗,诗中描写了作者在长安送别友人 周弘正南归的情景。诗中以“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作比,说明友人归途遥远,将来再相见机会渺茫。同时也点明“一人”即自己,不能归去南方故国的伤感。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诗人进一步以南归大雁比作周弘正,表达对友人南归的欣喜和羡慕,同时又表达了自己困守北方,思念故国而又不能南归的无奈和无限伤怀的复杂情感。

诗人在诗中采用借代手法,选取“阳关”意象书写离别,是很高明的,因为阳关自古以来就是送别的伤感之地。而西出阳关后,还能不能再东进故关,完全是一个未知数。诗人用“阳关”意象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王维阳关诗

2、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杨柳青青草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是唐代与李白、杜甫鼎足齐名的大诗人,不用介绍。 “安西”,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地址在龟兹(qiu ci)今新疆库车。

“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的秦都咸阳古城,唐代送别从长安往西去的人多在渭城。王维此诗写诗人在渭城送别友人元二去安西的情景。 渭城到安西直线距离2100多公里。)

此诗前两句交代了送别元二的地点、时间、环境、气氛。 诗人笔下,渭城朝雨初霁,一场清凉的雨,把天宇、渭城、驿道、客舍……的轻尘沾湿和洗刷得干干净净。(“浥”,yi ,沾湿义。)

诗说:客舍,杨柳青青,草色翠绿。晴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干净的客舍,加之绿柳芳草……构成了一幅色调明朗、场景清新的画面,抒情气氛浓郁

在风光如画的客舍,主人设宴为客人饯行;二人依依不舍,频频举杯。末了,朋友要上路穿过阳关西行,到穷荒绝域之地,将会有无穷的艰难、寂寞。此时,主客双方惜别之情都达到了顶点。主人脱口而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一神来之笔,把真挚深情、厚重友谊、情感惦念、体贴关怀、殷切希望、美好祝愿……和盘托出。这一千古名句,就像浸透诗人全部的无限真挚深情的浓烈的感情琼浆,饮之醉人。

王维另一首《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写出了阳关道的苍凉、荒寒之境,凄怆感人。

阳光三叠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后来被改编为音乐《阳关三叠》 (“三叠”,即回环反复唱3遍。也有增加至四叠、五叠、六叠 的。)

有古琴曲、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中阮曲、笛箫曲等多种乐器演奏的多个版本。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赠歌妓二首》中,有这样的诗句描写歌妓吟唱《阳关三叠》的情景:“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3、钱起(唐)《送张将军征西》:

长安少年唯好武,

金殿承恩争破虏。

沙场烽火隔天山,

铁骑征西几岁还。

战处黑云霾瀚海,

愁中明月度阳关。

玉笛声悲离酌晚,

金方路极行人远。

计日霜戈尽敌归,

回首戎城空落辉。

钱起(722——780),子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代进士、官员、诗人、“大历十才子”之首,诗风“体格新奇,理致清赡”。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29岁的钱起参加进士考试,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有名句:“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前人评钱起诗风是:“清新闲雅”、“流利清俊”、“清丽绝尘”、“清新扬采,宛然远音”。

钱起诗《送张将军征西》说:长安少年,侠气好武,金殿承恩,争先破虏。沙场烽火,在那遥远的天山。铁骑征西,几年方还。战斗处黑云漫漫,阴霾沉沉,弥漫瀚海。

人在边关冷月下,忧愁中度过阳关,离别的酒宴很晚,只听玉笛声声悲鸣;金方路极,行人遥远。 (“金方”,即西方,五行“金、木、水、火、土”中“金”,对应的方位是“西”。)我回首战场上空空的城堡,只见夕阳惨照,落辉苍凉。诗中的沉郁悲壮之气,直扑人面。

4、宋祁《拟西出阳关无故人》:

雨中柳色醉中迷,

上马弯弓散马蹄。

阳关门外故人远,

独有残阳相伴西。

宋祁(宋,998——1061),祖籍湖北安陆,随家族迁居河南开封雍丘(今明权县)。宋祁知识渊博,才华横溢,北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词人,与欧阳修共修《新唐书》,官至翰林学士、工部尚书。

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与哥哥宋庠一起应试,宰相、大词人晏殊为主考官。 宋氏二兄弟考中同傍进士,哥哥第一名(状元),弟弟第3名(探花)。 二人得“二宋”、“大宋小宋”、“双状元”等称号,名动朝野。

宋祁在《玉楼春 . 春景》中有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遂得雅号“红杏尚书”。与大词人 张先 齐名,张先因善于写影,得雅号“张三影”、“三影郎中”。

宋祁的《拟西出阳关无故人》可看成是对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巧妙模拟和演绎。

宋祁诗说:雨中的柳色,青翠欲滴,朦胧而凄迷。我上马弯弓,逍遥地骑马游走在大道之上。遥想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伤感诗句,想象那阳关西门外渐行渐远的友人,他的身影,只有惨淡的残照余晖与之相伴啊! 诗写得情意绵绵,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的美。

犹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美丽与哀愁》中说的那种——淡淡的哀伤与忧愁的美丽。

5、朱继芳(宋)《和颜长官百韵 . 客路》:

屈指秋风与雁期,

阳关西去到何时。

侧身一望肠堪断,

天似穹庐碧四垂。

朱继芳,字季实,号静佳,南宋建宁建安(今福建 建瓯人),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进士,工诗,多地任官。(生卒年均不详)

朱继芳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说:屈指一算,现在已是秋风萧瑟、大雁南飞的季节了;西方的阳关天似穹庐(巨大的圆顶罩着,四周像绿色垂幕一样围着。)回首一望,渺茫荒远,漫漫阳关道要走到何时啊?!多么令人伤痛啊!

高天、阳关、秋风、大雁、穹庐……在短短的28字之中,诗人用众多意象,把诗人的在漫漫阳关道上的孤独和寂寞、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凄伤哀愁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诗语言凝练,意境幽远。此诗沉郁悲凉、感伤惆怅无尽。

阳关雕塑

6、叶元章《阳关吊古》:

极目阳关外,

悠悠天地空。

平沙千里白,

落日万山红。

叶元章,(1822——2019),上海人,现当代诗人,教育家。

《阳关吊古》诗说:在阳关上放眼向关外望去,只见天地悠悠,空阔无边;阳关外沙海惨白,平铺在千里广漠之上;落日壮丽,在落日绚烂的霞光中,万山红遍。……

此诗表现的西北边陲的苍凉之美,带有广阔、辉煌、绚烂、壮丽之特点。 叶元章此诗很精练、很有特色。 一是他应用了众多的意象如高天、大地、平沙、万山等来表现阳关的苍凉之境,很典型。 二是作者在诗中应用了千里、万山这些宏大数字,表现阳关的苍茫壮阔之美,很有气势。读之让人心神飞扬。

文末,引录一副阳关关口对联,与友人共赏。

上联:

看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秦燧汉关今犹在;

下联:

听塞外羌笛胡角马嘶张骞李广俱往矣。”

羊脂玉镯

作者附语:

“古关遐想三题”杀青,笔者胡诌一首蹩脚五言诗,大致押韵,平仄未论,略抒情意,贻笑大方。

《遥望古关》:

落日照长河,

戈壁走骆驼。

苍凉古关远,

千秋踞大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