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葫芦岛的文旅景区,该抓紧抄底明星了!
发布时间:2025-10-28 10:39 浏览量:2
文 | 玉龙
前不久看过很多和明星打工的视频,这些视频似乎在“告诉”我们,过气明星的日子不好过。
但看着明星在街头摆弄咖啡总有那么一点“体验生活”的意思,毕竟在咱们普通人看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是明星再困难能有多困难,有明星还将“最困难的时候存款只有一百万”这句话说出口。
所以大部分人都是如此先入为主的认为:明星不缺钱,即便是过气的明星。
但这样想就真的错了。
众所周知的就是行业竞争,娱乐圈嘛,有资源有人脉的就有戏可拍,光凭演技就能够获取资源,那都是小概率事件。所以这个圈子严重依赖资源、人脉甚至是资本。而且根据二八原则,80%的资源集中在顶端少数人手中,想要拍戏,就要满足顶端掌握资源的人的喜好,于是这个圈子变“脏”了。
另外,再加上资本的逐利性,一个光有演技没有人气的明星,又有多少资本愿意为他的演技买单呢?
所以这个圈子严重依赖资源,一个人靠一部剧可以成为顶流,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变得无人问津。
而所谓的明星就如过江锦鲤一般,鱼跃龙门的毕竟是少数,能顶着大浪继续前行的又是少之又少。
所以,明星也只是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已,一旦这个行业不景气,明星转行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于是我们看到了史元庭泰山陪爬月入上万;看到了TVB艺人姚亦澧在长沙街头摆摊卖咖啡;还有蔡淇俊开始直播卖货等等。
众多明星转行谋生,足以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大不如从前了。
那么,说了这么多和咱们葫芦岛的景区有啥关系呢?
这里面就存在一种“智慧”,我记得娱乐圈有一次颁奖晚会,在晚会上不少领奖的明星都说了类似的话:“有戏拍可以找我,我很好的。”
再加上一些明星街头摆摊转行,有一部分人看到了明星“再就业”的需求,毕竟还是那句话“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过气明星也还是明星,也有自己的受众,说白了,过气明星还有价值。
比如以前总觉得明星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现在如果将明星拉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寇振海,70岁老戏骨,在景区身穿经典长袍重现《情深深雨蒙蒙》中陆振华的形象;马景涛,咱们葫芦岛的老牌明星,前些日子也在为绥中文旅出力;还有苑琼丹,62岁的石榴姐在广东千古情景区参与活动;还有罗家英,在杭州景区扮演npc,重现大话西游的场景等等。
可以说关注网络的都看到了这些案例,明星进入景区带来的影响,大家伙心里也都有数,那么咱们葫芦岛差啥?
咱们葫芦岛的文旅发展,在这两年发展得的确很好,在硬件条件满足的基础上接入互联网,进一步扩大宣传和影响力,让葫芦岛贴上了旅游城市的标签。
同时也感受过明星带来的文旅发展,包括《乘风踏浪》造就的网红打卡地,还有马景涛作为文旅宣传大使时,为葫芦岛带来的网络关注度。
这就为文旅发展指出了一条明路:抄底明星。
当然抄底也不是瞎抄的,我记得咱们葫芦岛不是有个大数据中心嘛,通过大数据分析一下人口结构,年龄分层,从80年代到现在频繁出现在市民眼前的明星,着就有了方向。
比如说葫芦古镇吧,早前葫芦古镇的受众有一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喜欢老物件,喜欢80年代熟悉的生活氛围,如果当初他们视为男神女神的明星来葫芦古镇会怎样?
《上海滩》《神雕侠侣》等等这些哪个年代最火的剧,主演的明星都是她们的年代记忆。
咱们葫芦岛的景区不少,也不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毕竟现在的明星在景区做npc的成本也算得上明码标价,而且这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时候了。
另外互联网一直存在一种“流量法则”,当某一类事件曝光之后,短时间内会出现第二件、第三件,而且每一次出现,关注度都会越来越高,直到没有同类事件出现,热度关注度就会直线下滑。
现在这个时候不抄底过气明星,还在等啥呢?
就聊到这吧,全文仅个人观点看法,不喜勿喷,觉得不错一键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