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到民国丢失的地,每一块都十分可惜
发布时间:2025-10-27 16:24 浏览量:2
从清末到民国,中国丢失的土地,主要有三大块,分别是外东北,外西北和蒙古。当然,由于英国和法国,中国还丢失了一些土地,但面积和影响小于前者。
外东北包括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总面积大约100万平方公里,包括海兰泡、伯力和海参崴等主要城市,由于外东北的丢失,中国不仅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还丢失了大部分的黑龙江流域,还有大片的森林、耕地。
根据统计,外东北有5000万亩耕地,而开发潜力达到了1亿亩,能养活3000万人,森林面积达到了60万平方公里,黄金储量约2000吨、煤炭230亿吨、铁矿石44亿吨、石油70亿吨、天然气3.1万亿立方米。
外东北的丢失,还让中国丢失了最大的淡水湖,兴凯湖,目前大部分在俄罗斯,仅有三分之一左右在中国境内,兴凯湖面积比青海湖还大,如果现在在中国境内,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湖泊。
海参崴,这个重要的海边城市,目前是俄罗斯远东最大的海港和军港,如果此地还在中国手里,中国将对于日本海有更大的影响力。
外西北大约54万平方公里,包括帕米尔高原部分地区,以及巴尔喀什湖以南以东,以及斋桑泊以北以西的大片地区,并且与唐努乌梁海相连的地区。
外西北地区不仅有高山沙漠,还有几个很大的湖泊,包括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阿拉湖和斋桑泊等,以及伊犁河谷等地区,外西北地区有丰富的铜矿、铁矿、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地质条件和西天山地区相近。
不仅如此,七河流域还是重要的农业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加上丰富的水资源,非常适合发展农业,曾是重要的农耕区,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和棉花等。
外西北地区相当于三分之一的新疆地区,如果今天还在中国的控制之下,新疆的面积将达到200万平方公里以上,地理板块更加完整,对于中国的军事安全更加有利,并且对周边国家更加有地缘优势,中国可以深入中亚,并且对中亚的影响力更大。
蒙古和唐努乌梁海,原本都是中国的土地,从1911年到1946年,蒙古一系列独立相关事件,有多次反复,最终于1946年,民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而这一切事件都与俄国有很大关系。
1914年,俄国强占唐努乌梁海,直到1994年《中俄国界西段协定》确认当代边界现状,唐努乌梁海永远离开了中国。
蒙古和唐努乌梁海,总共大约180万平方公里,有大量的资源,仅蒙古的资源就包括煤矿1600亿吨,稀土矿3100万吨,铜矿6600万吨,金矿3000吨,还有丰富的铀矿、铅、锌、钨、锡等矿产。森林和草原面积很大,拥有的牛羊和骆驼达到了6600万头,人均牲畜拥有量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蒙古如果在中国境内,则中俄两国会有更长的边境线,中国地缘将会有更大的优势,有人说中蒙边境是中国地缘最大的缺口,此言应不虚也。但好在蒙古国地广人稀,又比较落后,因此目前对中国安全影响很小。
但长期来看,蒙古对于中国的安全影响很大,是个问题,因此,中国应该妥善处理与蒙古的关系。
中国丢失这三块土地,每个都很重要,对于中国来说,失去它们虽不算伤筋动骨,但也有许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