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半天摔两架!美尼米兹号刚摆完阵仗就出糗,飞行员都吓懵了

发布时间:2025-10-27 12:55  浏览量:3

美尼米兹号航母刚在南海耀武扬威没两天,就爆出个大糗事:10月26号下午,短短半小时内,两架军机接连扎进海里!先是2点45分,“战斗猫”中队的海鹰直升机刚离地就失控坠海;还没等救援船到位,半小时后,“红色斗鸡”中队的超级大黄蜂又跟着栽了。同一艘航母,半天摔俩宝贝疙瘩,美军嘴硬说“机械故障”,这说法谁信啊?

这事儿邪门就邪门在“扎堆”上。据美国海军安全中心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美军军机坠机事件共计12起。以此推算,平均每月仅发生1次,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出美军在航空安全方面的情况。可这次倒好,30分钟内同一艘航母连摔两起,搁美军近年南海部署史上,这是头一回见。须知,航母舰载机起降本就暗藏风险,而像这般“连环掉”的情形,其发生概率之低,远甚于飞行员喜中百万彩票,着实罕见至极。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掉落之物并非陈旧过时、毫无新意的装备。这意外情形,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被军迷私下叫“病猫中队”的“战斗猫”中队,飞的海鹰直升机是美军主力,反潜、运输全靠它,平均才用了18年,没到该“掉链子”的年纪。另一架超级大黄蜂更金贵,隶属“红色斗鸡”中队——这中队还被美军吹成“王牌”,战机才用15年,2023年刚花大价钱升级过,按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咋就跟海鹰一前一后栽了?

从救上来的飞行员口述里能拼出点细节:两起事故全栽在起飞阶段。海鹰刚离甲板10来米,机身突然往一边歪,飞行员猛打操纵杆都没救回来;超级大黄蜂更惊险,滑跑时引擎突然“咔咔”响,没等拉起来就冲出去了。万幸之至,救援快艇迅疾抵至。在其高效救援下,6名机组人员悉数获救。仅有两人受轻微擦伤,并无大碍,实乃不幸中的万幸。可两架军机沉在南海海底,美军派来的打捞船光定位就得好几天,想捞上来难如登天。

美军一开口就甩锅“机械故障”,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劲:俩不同型号、不同用途的军机,咋就这么巧,同一时间在同一艘航母上“集体故障”?莫说军迷难以置信,就连美国《海军时报》也按捺不住,专门发文质疑,直言此事“异态毕现”,满是不合常理之味。

懂行的军迷一分析,就点出了俩关键问题。第一是维护肯定没跟上。尼米兹号都45岁了,算是“老古董”航母了,2024年以来在南海泡了俩多月没靠岸,天天高强度起降军机。美军2024年军费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海军维护费砍了6个百分点,为了赶部署进度,不少航母都在“缩减检修步骤”。维护人员连轴转,难免有疏漏,不出事才怪。

南海的环境对装备而言堪称严峻考验,具有高度的“磨蚀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装备损耗不可小觑。南海又热又潮,海面上的盐雾能加速金属腐蚀,军机发动机、电子元件老化速度比在本土快30%。美军2023年就出过报告,说南海部署的军机故障概率比本土高17%,可他们压根没当回事,没加任何防护措施。更巧的是,事发当天南海刮了阵强对流,虽说不算台风,但对刚起飞的军机影响不小,说不定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让人不信的是美军的“调查套路”。2023年里根号航母在南海摔了架直升机,也说“机械故障”,结果调查了3个月才出报告,就含糊说“零件老化”,具体哪个零件、怎么老化的全没提。此次再度声称“调查需数周之久”,这般说辞,昭然若揭是妄图拖延时日,直至众人将此事淡忘,其心思着实令人揣度。这种遮遮掩掩的态度,更让人觉得“机械故障”只是个幌子。

其实这俩军机一摔,就戳破了美军在南海的“面子工程”——为了显得自己“掌控力十足”,硬逼着老航母和旧装备超负荷干活,最后把自己坑了。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美军在南海的航母、驱逐舰多了25%,军机起降次数涨了32%,可维护人员只加了10%,维护周期从15天拖到20天。就说尼米兹号这次,连续7天每天起降60架次军机,可它设计极限才每天40架次,相当于让一个老人每天干年轻人的重活,不出问题才怪。

纵使算盘拨弄得精妙绝伦,亦难抵装备状况频出。精心谋划的如意算盘,终究还是败在了装备的“掉链子”上。2024年以来,美军在南海已经摔了3架军机,2艘驱逐舰蹭到了礁石,事故率比去年高了40%。有美军内部人员偷偷跟媒体说:“为了赶部署,好多该换的零件都在凑合用,领导只看部署次数,不管装备死活。” 这哪是“威慑”,分明是拿飞行员的命和装备硬撑场面。

现在美军打捞船还在南海转悠,调查也没个准信。但明眼人都清楚,就算查出是“机械故障”,也遮不住背后“超负荷部署”的病根。要是还这么硬撑着在南海摆阵仗,下次掉下来的可能就不是军机了。

你觉得是真故障还是硬撑着部署闹的?美军此番营造的“面子工程”,恰似纸糊之厦,摇摇欲坠。不禁令人发问:这般虚有其表的行径,究竟还能在风雨飘摇中强撑几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