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一马演三国
发布时间:2025-10-26 13:10 浏览量:3
竹为骨,布为肤
锣鼓声起,七马奔腾
在高淳,有一项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每逢春节至元宵节,铿锵的锣鼓声便会响彻东坝街道,七匹高大威猛的“战马”在街头奔腾跳跃——这便是被誉为“江南一绝”的东坝大马灯,一项承载着历史与情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壹
源起唐宋 千年传承
东坝街道汤家村
东坝大马灯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高淳东坝(古称银林)自1392年建镇,地处古胥河流域,素有“七省通衢”之美誉,历史上商贾云集,市贸繁荣。汤家村是东坝大马灯的兴盛之地,它位于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西北部,紧邻古老的人工运河——胥河。
东坝戏台遗址
村庄依河而建,村内的东坝戏楼遗址依然保留古建筑的风格,与特色鲜明的东坝大马灯民俗一道,构成了汤家可视、可触、可听的文化风情。
制作大马灯
明清时期,东坝每年农历三月、五月、七月都有隆重庙会,唯春节、元宵节缺少娱乐活动。当地儒商鉴于水乡多船帆少车马,借鉴汉代“骆驼载乐”形式,创新出竹制“大马灯”,从此这项活动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百姓喜爱的民俗。
东坝大马灯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
1993年,东坝大马灯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一举夺得最高奖“金玫瑰奖”。
东坝大马灯参加1994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
暨春晚获奖节目颁奖晚会录制
次年,它又登上央视元宵晚会的舞台,赢得“江南一绝”的美誉。
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贰
两人一马 演绎三国
东坝大马灯是一种模仿战马的民间舞蹈,其艺术特色鲜明:
•造型逼真:大马灯采用竹制马架,外覆绒布马皮,饰以马鞍、缰绳、铜铃,造型比一般马灯高大威猛。
•表演独特:两人一马,七马一队。前一人扮马头,后一人曲身作马身,两人必须默契配合,方能将马的神态动作演绎得栩栩如生。
东坝大马灯阵法示意图
•阵法多变:表演内容取材于《三国演义》,七名少儿扮演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物,在战鼓雷鸣中演绎跑单穿、双穿、布阵列队等多种阵法,最后以摆出“天下太平”四字列队收场。
表演采取老、青、少三代同台的形式,不仅展现出民间舞蹈的魅力,更传递了崇尚“忠义”的道德理念和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向往。
叁
保护传承 非遗活化
近年来,高淳区加强对东坝大马灯的保护,在保持原生态基础上对音乐、舞美等进行规范。
东坝中心小学将大马灯引入校园,邀请省级传承人汤春山、汤海头定期教学,培养青少年的兴趣与技能。2015年3月,东坝大马灯在第十二届中国社火节上夺得金奖,展示了高淳非遗的独特魅力。
东坝大马灯不仅是高淳的文化名片
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它承载着高淳人民对
“天下太平”的美好向往
是忠义精神和龙马精神的生动体现
这项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
正以其独特的魅力
从高淳走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