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夫妇携 300 亿逃美后,再砸 7600 万美金纽约扫地,合影笑出满脸春风!

发布时间:2025-10-25 11:01  浏览量:3

前脚卷走 300 亿人民币逃离中国市场,后脚就在纽约黄金地段砸 7600 万美元现金买地?潘石屹夫妇这波操作直接把全网看傻了!更讽刺的是,买地前两天,张欣还在社交平台晒出两人依偎的合影,笑得那叫一个灿烂。这对被骂 “地产逃兵” 的夫妇,在美国是要开启新王朝了?可当初被他们抛下的国内市场,又该怎么说?今天咱就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扒清楚!

这事儿得从 10 月 22 号的一则声明说起 —— 潘石屹家族理财办公室旗下的 Closer Properties 突然官宣,已经用 6250 万美元现金,拿下了纽约上东区的五块相邻地块。更狠的是,第六块地明年 6 月一成交,总花费直接飙到 7600 万美元,算下来总面积快一万平方米!要知道,这会儿别的开发商都在收缩纽约公寓项目,生怕砸手里,潘石屹夫妇倒好,直接逆流而上全现金扫货。

最值得说道的是,操盘这事儿的不是潘石屹,而是他老婆张欣 —— 人家现在是 Closer Properties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这还是她在纽约第一个独立开发的项目。接受采访时张欣那叫一个自信:“纽约历史街区的老房子缺服务,咱就搞精品豪华公寓,就算利率再高,有钱人的需求照样旺!” 还不忘强调自己 “在纽约投资近 20 年,有 30 年地产经验”,那口气,俨然一副要在美国续写 “地产女王” 传奇的架势。

这波豪横操作,早有预兆。10 月 20 号,张欣就在 X 平台(原推特)发了两张照片,配文 “纽约秋色”。其中一张里,她和潘石屹依偎在大石头上,俩人脸都快笑成花了,背后是五彩斑斓的秋树林。当时还有人纳闷,这对低调了好久的夫妇咋突然高调晒照?现在才算看明白,合着是为纽约买地这事儿提前 “报喜” 呢!

再看看他们买的这几块地,位置有多黄金?打开谷歌地图一搜,东 79 大街和列克星敦大道交叉口,离中央公园就三个街区,步行不到 500 米!这地段搁纽约,就跟北京二环里挨着故宫似的,寸土寸金。更有意思的是,这几块地的卖家 W Financial 是家贷款公司,当初给原主人 HFZ Capital 放了 4360 万美元贷款,结果对方因为欺诈倒闭了,W Financial 才接手转卖,没想到被张欣捡了个 “漏”。

卖家代表还特意夸:“疫情后开发商都看好纽约韧性,高端地块抢疯了!” 可这话听在国内网友耳朵里,味道就变了 —— 毕竟张欣这 “地产女王” 的头衔,是在中国挣来的啊!

咱回头说说张欣的发家史,那可比电视剧还传奇。今年 60 岁的她,北京出生,14 岁去香港打工,在服装厂踩缝纫机、电子厂装零件,干的全是苦活。后来拼死读夜校,花光五年积蓄买机票去英国,硬生生啃下萨塞克斯大学和剑桥的学位,进了巴林银行,又跳槽到纽约高盛。1994 年跟潘石屹结婚,1995 年就放弃华尔街百万年薪回国,联手创办 SOHO 中国。

不得不说,他俩运气是真的好,刚好赶上中国城市化的黄金年代 —— 北京 CBD 拔地而起,商业地产需求像火山喷发一样。SOHO 中国开发的办公楼一栋接一栋,张欣也得了个 “建造北京城的女人” 的称号。2007 年公司在香港上市,创下当时亚洲最大商业地产 IPO 纪录,巅峰时年营收超 180 亿,市值破千亿,张欣身家 220 亿,挤进胡润女富豪榜前十,“中国地产女王” 的名头彻底坐稳。

可谁也没想到,从 2014 年开始,这对夫妇突然画风一转,疯狂抛售国内资产。五年时间里,卖项目、转股权,硬生生套现了近 300 亿人民币。与此同时,他们开始猛砸钱布局美国:2011 年花 7 亿买纽约港务局大楼,6 亿收曼哈顿广场股权,还联手巴西富豪砸 14 亿拿下通用汽车大厦 40% 股权,在美投入累计超 27 亿美元。

2021 年,他们甚至想把 SOHO 中国控股权以 30 亿美元卖给美国黑石集团,价格比当时股价高 30%,可惜最后没成。到了 2022 年,两人干脆辞掉 SOHO 中国的领导职务,只留任董事会,之后就彻底移居美国了。这一系列操作下来,网友骂他们 “套现跑路”“地产逃兵”,对比还在国内扛债的许家印,更是把他们钉在了 “没担当” 的柱子上。

不过刚到美国那阵子,夫妻俩的日子并不好过。张欣想跨界搞电影,投 3000 万美元拍《月球陷阱》,结果票房才 180 万,血本无归。又砸 2.8 亿搞共享办公,偏偏遇上美国远程办公潮,写字楼空置率飙升,项目直接烂尾。后来为了填 SOHO 中国的税务罚单,还把 2013 年 2600 万买的曼哈顿别墅,2024 年以 2380 万贱卖,亏了 220 万。折腾来折腾去,身家缩水不少,《福布斯》数据显示,2025 年两人合计身家 23 亿美元,比巅峰时少了一大截。

也难怪这次买地这么高调,明显是想靠老本行翻盘 —— 毕竟 Closer Properties 总资产超 50 亿美元,手里还有通用汽车大厦这样的硬资产,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这事儿传到国内,网友的评论直接炸了锅,态度泾渭分明。

骂声占了一大半,有人直接开怼:“在中国挣得盆满钵满,转身就把钱砸到美国,这就是所谓的‘感恩’?” 还有人对比强烈:“一边是国内房企暴雷业主维权,一边是他们在纽约扫豪华地块,吃相也太难看了!” 更有人翻旧账:“当初说要‘扎根中国’,结果套现跑路比谁都快,现在还好意思晒笑脸?”

也有少数人觉得 “生意归生意”:“人家有钱在哪投资是自由,只要合法合规,外人没资格管。” 这话立马被反驳:“合法但不合情!吃了时代红利发家,却在市场需要担当的时候跑路,这就是没良心!”

还有些网友关注得更深:“这事儿其实反映了部分资本的选择,只是潘石屹夫妇做得太明显。但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和市场共进退,而不是只顾着自己跑路。” 有位地产行业从业者留言:“他们确实抓住了中国城市化的机遇,但放弃国内市场去美国赌未来,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 毕竟每个市场的逻辑都不一样。”

客观说,夫妻俩在商言商,海外投资本身没问题,但争议的核心在于 “套现离场” 的时机和姿态。中国的房地产黄金时代,给了 SOHO 中国成长的土壤,可他们在行业调整期选择跑路,把风险留给市场,却带着从国内赚的钱去美国扩张,难免让公众寒心。尤其是张欣,从北京穷丫头到 “地产女王”,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国市场的滋养,如今却高调在纽约 “开疆拓土”,这种反差太刺眼。

这事儿也给所有企业家提了个醒: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但人心不能随意辜负。消费者和市场给了企业成长的机会,企业也该有相应的担当,而不是只想着 “赚快钱、跑远路”。潘石屹夫妇或许能在美国靠地产再赚一笔,但他们在国内留下的 “逃兵” 标签,恐怕这辈子都撕不掉了。

最后想说,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赚了多少钱、在哪买了多少地,而是能否被市场和公众认可。潘石屹夫妇在纽约的新事业或许能成功,但失去的信任和口碑,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而那些愿意和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敢于担当的企业,才能真正走得长远 —— 毕竟,根在哪里,未来才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