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石材用量大要求降价,石材工厂反而要涨价!
发布时间:2025-10-21 17:33 浏览量:6
“订单越多,价格越高?”——这话听起来似乎违背常理,却道出了如今许多工厂,尤其是石材行业老板的切肤之痛。
曾经,我们以为大订单就是救星,是工厂运转的保障。客户拿着巨量订单上门,开口便是:“量这么大,得降价吧?”许多老板闻言欣喜,压价接单、匆忙扩产、加班加点……结果呢?单子做完了,厂房空了,机器闲了,算算账,没赚到钱,反而背了一身债。
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我们用近20年教训换来的清醒认知。
一、大订单,可能是裹着糖衣的毒药
在石材行业,这一点尤为致命。
石材加工是典型的重资产、高定制化行业。每一块荒料都是独特的,每一个订单的材质、工艺、损耗都不同。当一个“量大从优”的订单摆在面前,诱惑背后是巨大的风险:
你要投入专用设备:为特定石材购入的切割机、抛光机,订单完成后可能再无他用。
你要占用全部产能:大订单会挤占所有生产线,导致你无法服务其他老客户,客户结构变得极其脆弱。
你要承担隐性成本:石材损耗率可能飙升、次品率可能增加、需要临时高薪招工、物流和管理成本成倍增长……
结果往往是,你为这一个订单耗尽心力,微薄的利润甚至覆盖不了后续的闲置成本。客户拿到低价产品后,未必会成为回头客,而你却已伤筋动骨。
二、工厂的真正痛点:缺的不是产能,是“精准匹配”的订单
我们曾陷入一个思维误区:总觉得自己工厂的产能不够,拼命想把它填满。但真相是:
一个健康的工厂,追求的从来不是产能最大化,而是经营的最优化。
石材工厂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用稳定的工艺水准,服务好能带来合理利润的那群客户。我们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就像一个人的胃,不能因为眼前有一桌宴席,就硬塞到撑坏自己。
因此,我们的逻辑是:
“订单必须分散,客户必须多元。”
我不能让一个客户占据我50%以上的产能。
我不会为了单一订单去盲目扩建生产线。
我的价格由我的价值、我的稀缺性决定,而非由客户的订单大小决定。
量大,不仅不能降价,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要涨价。因为大订单意味着你要放弃服务其他客户的机会,承担更高的运营风险,这个“机会成本”和“风险溢价”必须计算在报价里。
三、石材厂的生存之道:做“小而美”的专家,而非“大而全”的作坊
十几年前,开石材厂或许可以靠胆量、靠关系、靠低价抢单。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每台桥切机的投入,每一条流水线的扩建,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做工厂,尤其是石材厂,本质上是在经营一门平衡的艺术。在产能与订单之间,在短期利益与长期生存之间,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支点。
记住,工厂的健康发展,不是让订单匹配你无限的产能,而是让产能匹配你精准的订单。 别再被“量大从优”的幻象迷惑,稳住脚步,精耕细作,方能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走得更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