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沙海励志 巴丹随笔

发布时间:2025-10-16 23:37  浏览量:5

有人说困住人行动的不仅是有形的障碍,更是无形的思想。这次巴丹吉林沙漠之行再次拓展我的认知,我个人从未想过可以领略祖国如此壮美的沙漠美景和地域特色,更感受到了无微不至地照顾和被尊重。我是来自山东青岛的金花,虽然还未回家,但是想表达的感谢之情已经迫不及待了,本想回到家多写一点,顺便再怀念一次。

非常感谢组织活动的领导们,特别是有几位领导也是残障人士,做到了我们都想不到的照顾,例如:厕所里有床,还备有尿不湿;还有轮椅伙伴都是轿车接送,生怕大巴车上下不方便等。为我们做了很多,真的很感动!说感谢两字太轻了,希望我们有机会明年再见,让这样的活动让更多残疾朋友都能参与进来,让内蒙古的民族风飘向全国各地!

陈金花

女,1982.10.12

曾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从事药品销售工作。2013年一场车祸造成高位截瘫,造成右手功能完全丧失和行走能力。2016年陆续走出车祸阴影,从事网络销售,直到2019年做到瑞轩公司全国总代。2022年转型抖音本地商家服务工作,视频拍摄,剪辑等。2025年继续从事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网络平台的商家账号运营。个人特点:性格开朗,有亲和力,有一定沟通能力,爱好唱歌,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身体虽然残疾,但也希望能为残疾事业承担一份责任。因为人与人最大的区别在于认知和思维,也希望有更多机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逐梦沙海,向阳而生:一场关于勇气、祖国与未来的巴丹吉林之约

我是来自山西运城的叶毅,2025年10月11日,清晨的关公故里运城,笼罩在一片温润的毛毛细雨中。这雨,没有浇灭我们心中的火焰,反而像是为即将启程的梦想洗礼。我们,一群与轮椅为伴的追光者,怀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对挑战的渴望,从这里出发,踏上了前往巴丹吉林沙漠的征程。

前路漫漫,转道西安,再至张掖西站,每一次换乘都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却也让我们对目的地的期待愈发强烈。当我们抵达张掖,接站人员早已等候在旁,他们热情地帮我们安置轮椅、搬运行李,那份无需言说的善意,如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告别张掖,我们继续向右转,驶向阿拉善右旗的方向。

车轮滚滚,穿越雄伟的祁连山。窗外,偶尔可见几峰骆驼在广袤的戈壁上悠闲踱步,它们是这片土地上坚韧的象征。行程中,我们曾驶入信号全无的无人区,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我们与这无垠的旷野。手机屏幕上的“无服务”提醒着我们这里的荒芜,却也让我们更加专注于眼前的风景与内心的感受。翻山越岭,历经跋涉,当我们终于在下午抵达住宿地时,所有的疲惫都在看到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时烟消云散——来自五湖四海的轮友们早已在此集结,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个个温暖的拥抱,瞬间将我们紧紧相连,激动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一夜好眠,天光大亮。10月12日,属于我们的“沙漠印象”十公里轮椅马拉松正式拉开帷幕。清晨,我们再次启程,踏上了长达八十多公里的征途,前往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赛道起点。沿途,荒芜的无人区中,一根根电线杆与一座座信号塔拔地而起,它们穿越戈壁,跨越沙丘,将光明与通讯信号送到这片偏远之地。看着这景象,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在心中油然而生——这是祖国的强大,是为了让每一个角落都能被光明照亮、被信号覆盖而付出的不懈努力。我们这些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跨越山海来参加比赛,生在这样一个温暖而强大的国家,怎能不自豪?

巴丹吉林沙漠,果然名不虚传。它不仅有“沙漠珠峰”的雄奇,更藏着令人惊叹的生机。一片自然形成的湖泊镶嵌在沙海之中,湖水清澈,更有可以直接饮用的淡水,这是沙漠赠予我们的奇迹。远处,成吉思汗的雕像巍然矗立,他的目光坚毅,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传奇,也给了我们无形的力量——那是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召。

“各就位,预备——”当起跑的指令发出,那一瞬间,仿佛冲锋号在耳边吹响。我们握紧轮椅推手,身体前倾,如万马奔腾般冲向赛道,又似沙漠之鹰般自由翱翔。沙粒在车轮下飞溅,汗水浸湿了衣衫,每前进一米,都是对自我的突破;每跨越一座沙丘,都是对梦想的靠近。我们互相呐喊加油,彼此鼓励扶持,用毅力对抗着体能的极限,用信念追逐着心中的目标——突破自我,超越梦想,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努力奔跑!

比赛结束后,欢乐并未停歇。下午,我们围坐在一起,自己动手烧烤,分享着比赛的心得与旅途的趣事。傍晚,篝火燃起,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舞唱歌,欢声笑语回荡在沙漠的夜空。那一刻,没有残疾与健全的分别,只有一群为梦想喝彩、为友谊欢歌的伙伴。

10月13日,精彩继续。中午,百米轮椅竞速与四百米轮椅接力赛相继上演。赛道上,我们全力以赴,风驰电掣,每一秒的争夺都充满了激情。而最让人动容的,是那个名为“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的互动游戏。健全的朋友们闭上眼睛,依靠我们的指引前进;而我们轮友则暂时“失去”轮椅,由他们搀扶着跨越障碍。这个游戏让大家深刻体验了彼此的处境,也让我们更加明白: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但只要我们互帮互助,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就能创造无限可能。

下午,颁奖典礼与闭幕式如期举行。我们收获了奖牌与证书,更收获了成长与感动。当地的朋友们为我们献上了精彩的歌舞表演,他们的热情与真诚感染着每一个人。看着他们的表演,我也清晰地看到了自己身体的不足,但这并不会让我气馁,反而会成为我回去后努力提升自己的动力——明年,我要以更好的状态再来挑战!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离别之际,心中满是不舍与感激。感谢阿拉善右旗残联的精心组织,感谢组委会的周密安排,感谢志愿者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更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你们辛苦了!是你们的无私付出,让我们这些轮椅朋友能够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尽情逐梦,体会到如此多的幸福与快乐。

再见了,巴丹吉林!再见了,亲爱的朋友们!但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让我们带着这份勇气与感动,继续突破自我,放飞梦想。明年,阿拉善沙漠印象轮椅马拉松,我们不见不散!因为我们坚信,未来可期,只要心中有光,脚下(轮下)就有路,梦想就永远不会缺席!

叶毅

年龄38,山西运城市,五岁因一场意外导致下肢瘫痪,父母四处求医,给我保住了生命,长大后认识一名残奥会冠军,才慢慢走出家门,成为一名运动员,参加过省(市)比赛也荣获了很多奖项。这次来到阿拉善,第一次在沙漠滑轮椅上看到连绵起伏的沙丘,很难想象古人出行,还需要用骆驼搬运东西是多么困难,我们更应该坚强地面对生活、克服困难。虽然我的脚不能着地,但是我走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内容来源/陈金花、叶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