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 “陷入死局”:主动退位让贤,才是最后的体面?
发布时间:2025-10-14 11:28 浏览量:7
如果是你,上任十天就被逼到墙角,是主动辞职还是硬撑到被赶下台?
自民党新任总裁高市早苗就在面临这样的情况。
在新任总裁十天后,她的政治生涯正经历 “断崖式危机”。随着公明党宣告退出合作 26 年的执政联盟,党内呼吁她 “退位让贤” 的声音此起彼伏。
距离 10 月 20 日首相指名选举仅剩一周,这位右翼保守派领袖已然陷入进退两难的死局。
她的困境究竟是个人极端立场所致,还是日本政坛导致的必然结果?
如果此时她主动放手,真能为自己留住最后一丝体面吗?
高市早苗的政治危机,早已埋下伏笔。她的死局并非偶然,而是党内派系博弈、盟友理念冲突与在野党联合施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短短十天内,多重矛盾集中爆发,将她推向绝境。
执政联盟的崩塌是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自民党与公明党长达 26 年的合作关系,最终因高市的保守路线彻底破裂。
公明党曾提出三点合作条件:整改政治献金问题、规范历史认知、调整外国人政策。
高市虽在历史认知与外国人政策上做出让步,但在政治献金问题上仅含糊表示 “事后检讨”,这种敷衍态度成为决裂的导火索。
更深层的原因在于理念分歧:高市作为右翼保守派代表,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当选后还任命涉 “黑金” 丑闻的原安倍派骨干萩生田光一出任要职。
’这些举动与崇尚自由主义的公明党诉求形成根本冲突,自民党对丑闻的漠视与国民期待相去甚远,合作已无可能。
联盟破裂直接引发席位危机。失去公明党 24 席支持后,自民党在众议院的席位距离过半数仍有不小差距,要赢得首相指名选举,必须拉拢至少两个在野党。
但这近乎不可能,日本维新会直接抛出 “大阪副首都” 计划作为合作条件,这一自民党无法接受的要求,本质上是明确拒绝。
其他在野党也态度冷淡,毕竟高市的极端立场早已让她成为众矢之的,立宪民主党与国民民主党甚至开始探讨联合参选,试图借此次危机实现更迭。
党内的反水,则让她腹背受敌。
高市的总裁之位本就源于派系妥协,而不是绝对支持。在首轮选举中,她主要依靠地方党员票跻身第二轮,最终以微弱优势胜出,根基本就脆弱。
如今危机爆发,自民党内不满情绪彻底释放。
资深众议员船田元公开提出两种方案,要么让前首相石破茂复职,要么由高市辞职重新选举。
前农林水产大臣野村哲郎更是直言 “自民党后悔推出高市,她的保守言行毁了全局”。
更关键的是,高市的核心支持者麻生派已无力掌控局面,党内少壮派担忧执政地位不保,纷纷倒戈施压。
她的困境还藏着更深层的矛盾:政治献金问题的死结。自民党的 “黑金” 丑闻早已引发民怨,而高市胜选依赖前安倍派等保守派系支持,这些派系正是政治献金问题的核心利益方。
要满足公明党的整改要求,就必须动这些派系的 “蛋糕”,这会直接动摇她的党内基础。
可若坚持包庇,则必然失去盟友信任。这种两难处境,让她从一开始就陷入无解的循环。
面对死局,高市早苗的选择本质上是在 “体面退场” 与 “执念硬撑” 之间做权衡。
对她而言,主动退位或许不是失败,而是避免彻底翻车的最优解;对自民党而言,换帅则是保住执政地位的无奈之举。
主动退位能为她留住政治体面。在日本政坛,“以退为进” 向来是危机公关的常用策略。
若高市此时主动辞去总裁职务,可将责任归咎于 “为顾全自民党大局”,而非个人能力不足或立场错误,这能为她保留未来重返政坛的可能。
若硬撑到首相指名选举失败,或在任后成为 “跛脚首相”,最终被党内罢免,只会落得 “史上最短命总裁” 的称号。
历史早已证明,日本选民对 “知难而退” 的政客更宽容,而对 “顽固不化” 者则多持否定态度。
更重要的是,退位符合自民党的核心利益。
党内如今最关心的并非高市能否当首相,而是如何保住执政地位。
高市的极端立场已成为在野党联合的 “催化剂”。
尽管此前在野党因理念分歧难以抱团,但为阻止高市上台,他们极有可能在第二轮投票中临时联手。
而石破茂、小泉进次郎等潜在接班人立场更为温和,更容易获得公明党与中间派在野党的认可。
所以,若选择硬撑,等待高市的,很可能是更难堪的结局。
即便她凭借自民党第一大党的优势惊险当选首相,也注定是 “跛脚首相”,没有执政伙伴支持,任何预算案与政策都难以通过议会。
这种 “守着空职位却无实权” 的状态,会加剧自民党的选情低迷,更严重的是,若在野党真的实现联合执政,自民党将失去政权,高市无疑会成为 “历史罪人”,彻底断送政治生涯。
从日本政坛整体趋势来看,高市的困境也是政治碎片化的缩影,传统大党难以单独掌权,极端立场越来越难获得广泛支持。
这种背景下,强调妥协与共识的政治人物更易生存。
高市的死局,本质上是她的保守路线与时代需求脱节的结果,主动退位,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自身政治生涯的 “止损”。
她的极端立场成就了她的总裁之位,也最终将她推向死局,不得不说,成也如此,败也如此。
在距离首相之位仅一步之遥时,主动退位,最起码能为自己留住 “顾全大局” 的体面。
这场危机是日本政坛的深层困境的缩影,派系博弈加剧、政党理念对立、民众信任流失,传统执政模式正在遭遇严峻挑战。
无论高市最终选择如何,她的故事都已成为日本政治转型期的典型例子。
而对她个人而言,比起硬撑到崩塌,体面退场远更有价值,毕竟政治舞台上,懂得适时转身,保存实力也很更重要。
参考资料: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她能否摆脱日本政坛魔咒|新京报专栏
2025-10-04 18:10·新京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