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同意停火,原因大概是这几点
发布时间:2025-10-14 11:11 浏览量:6
当哈马斯最终在停火协议上点头时,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迎来了喘息之机。这个曾誓言“不获满意结果绝不妥协”的组织,最终选择让步,并非偶然的妥协,而是多重压力交织下的必然选择,背后是军事、政治与民生的三重绝境。
军事上的彻底溃败是迫使哈马斯停火的直接原因。经过长期对峙,哈马斯的作战能力已被严重削弱:伊朗支持的武器补给线因叙利亚局势变化被彻底切断。
弹药储备濒临耗尽;以色列的精准打击让其强硬派领导层几乎覆灭,指挥系统陷入瘫痪,连赖以周旋的地道网络也遭到摧毁。面对占领加沙大部分地区的以色列军队,资金短缺的哈马斯已无力组织有效游击战,继续抵抗无异于以卵击石。
政治层面的孤立则让哈马斯失去了坚持的底气。阿拉伯盟友的施压成为关键转折点:埃及和卡塔尔明确告知这是结束战争的最后机会,土耳其更是警告其不批准协议将失去所有政治外交掩护,甚至被剥夺避难权。
更致命的是,扣押人质这一原本的谈判筹码,逐渐沦为以色列持续作战的合法性借口,而哈马斯的支持率在长期冲突中不断下滑,政治生存空间日益狭窄。失去外部庇护与内部支持的双重打击,使其难以维系抵抗姿态。
民生危机的全面爆发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色列的长期封锁让加沙陷入“没水、没电、没粮食”的绝境,上百万民众面临生存危机,甚至出现“吃草求生”的惨状。
哈马斯清楚,若不能尽快通过停火换取人道主义援助,将彻底失去民众信任,而失去民心的抵抗毫无意义。即便停火协议存在诸多对以色列有利的“陷阱”,如未明确全面撤军时间表,但能换来救援物资进入加沙,已是当时最现实的选择。
从本质上看,哈马斯的停火选择是生存本能的体现。它以释放全部人质这一“最后底牌”,换取喘息之机与民众生机,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为后续博弈保留火种。正如外界所言,“每个人都只想尽快结束这件事”,这场停火虽未必能带来永久和平,却是哈马斯在绝境中为生存与延续争取的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