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换了4任首相,日本的“少数执政困局”,为什么就这么难破?

发布时间:2025-10-02 11:26  浏览量:2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5年换了4任首相,日本的“少数执政困局”,为什么就这么难破?

随着新一届自民党总裁选举结果揭晓之日(10月4日)的日渐临近,日本首相官邸的旋转门,似乎又一次加速转动了起来。

在过去短短5年时间里,日本已经如同走马灯似的历经了菅义伟、岸田文雄和石破茂3任首相,并且马上就将迎来第4任。然而,对于即将上任的新首相而言,等待着他的恐怕并不是权力巅峰的荣光,而是一个被包括BBC等美西方媒体形容为“史上最难”的烂摊子。

无论即将接过石破茂手里的钥匙住进首相官邸的人是谁,是小泉进次郎,是高市早苗,还是林方正,他/她所将要继承的,都是一份极其沉重的“遗产”。这份遗产由重重危机交织而成,每一重都足以让接过担子的人焦头烂额。

当前的“自民党-公明党执政联盟”,如今正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他们在国会的众议院和参议院,都失去了过半数席位。这就意味着,日本政府的任何一项重大议程,无论是年度预算的通过也好,还是关键法案的推行也罢,都无法独立完成,都必须寻求在野党的支持与合作。

这就导致日本国会陷入到了所谓的“扭曲国会”状态。执政党随时都有可能因为在野党的不配合而陷入议程停摆、政府失能的瘫痪境地。

以石破茂内阁为例,在石破执政时期,他正是通过与国民民主党、日本维新会等在野党进行艰难的逐案谈判,才勉强让预算案过关。

但这种“拼好案”式的搞法终究不是长久之策。对于每一个新首相而言,如何与这些立场各异的在野党打好交道,都是上任后的第一道大考。无论是被视为“最有力合作对象”的日本维新会也好,还是手握着关键少数票的国民民主党也罢,他们的合作往往都附带着高昂的政治条件。和这些在野党谈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稍有不慎,自民党的总裁、日本的首相就有可能沦为人家美餐一顿的点心、

而就在政坛上的野心家在永田町为权力缠斗不休的时候,日本的普通民众却在经历着一场漫长而痛苦的经济寒冬。持续的通货膨胀、不断飙升的生活成本、停滞不前的工资,还有极度疲软的日元,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幅令人窒息的民生画卷。

天普大学日本校区的教授詹姆斯·布朗在接受BBC采访时指出,日本人对通胀并不习惯,因此即便物价只是小幅上涨,也感觉受到了巨大冲击。“对很多普通选民来说,日本正在变穷。物价在涨,工资却不涨。”

这种普遍的焦虑感,在超市购物的日本民众口中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这些日本的平头老百姓纷纷表示,他们现在就需要帮助,可政客们却只顾着选举,什么实际问题都没解决。

这种民众对经济状况的强烈不满,已经转化为对执政党的巨大失望。而伴随民众信任一同跌至谷底的,除了日本的经济数据之外,还有自民党的支持率,目前已滑落至历史低位。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自民党内部爆出的一系列政治献金丑闻(裏金疑惑)。这让本就因为经济问题而对政府怨声载道的日本民众,彻底失去了对自民党的信任。

信任的崩塌,直接导致了选民基础的流失。大量原属于自民党的保守派选民,开始将选票投给新兴的、带有强烈民粹主义色彩的“参政党”等草根势力。如何才能赢回这些流失的选民,将是新首相在上台之后不得不面临的最核心的挑战之一。

在国内问题成堆的同时,日本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并不太平,与中国、俄罗斯、朝鲜等邻国的关系错综复杂,时有紧张。

与此同时,作为日本外交基石的日美同盟,也并非高枕无忧。特朗普屡屡狮子大开口,要求日本大幅增加驻日美军的费用负担,为美日同盟投下了不确定的阴影。新首相不仅要处理好与周边大国的微妙关系,还要在美国日益膨胀的胃口与日本利益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其中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就冒了出来:为什么日本的首相会换得如此频繁?为什么这个困局就这么难以打破?

答案,或许就藏在日本独特的政治生态日。

詹姆斯·布朗指出,日本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个“一党制民主国家”。这就意味着,日本最主要的政治竞争并非发生在自民党与在野党之间,而是发生在自民党内部。

这导致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日本首相最大的敌人,往往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党内。

熟悉日本政治的人都知道,自民党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整体,而是由多个被称为“派阀”的利益集团所构成的、缝合怪型的政治组织。这些派阀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激烈斗争。一旦某位领袖成功当选总裁和首相,其他派阀的“倒阁”行动几乎在同一时间就开始了。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日本首相的宝座,与其说是权力的顶峰,不如说是一种残酷的诅咒。任何坐上了这个位置的人,不仅要应对没完没了的、来自在野党的攻击、民众的质疑和复杂的国际局势,同时还必须耗费大量精力来提防党内“盟友”的背刺。

这种无休止的内耗,最终形成了一个致命的恶性循环:大部分日本首相的任期都很短暂,这就导致任上上位也无法推行需要长期坚持的改革政策;大多数政策都缺乏连续性和可以令人信服的效果,这就很容易引发民众不满,进而导致支持率下跌;而日渐低迷的支持率,则又会成为党内其他派阀发动“政变”、逼迫首相下台的绝佳借口。

最终,老首相不得不黯然离场,新首相在一片期待中再次粉墨登场,然后再次重复同样的命运。

石破茂的辞职,很可能不过是日本政坛那盏永不停转的走马灯上又一次无人在意的闪烁。不管10月4日上台的是谁,他/她要面对的都不是什么简单的执政挑战,而是自民党这台机器早已锈蚀、日本政治结构彻底失灵的死局。

日本民众的绝望不是一天造成的。而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台上换张脸,不过是看腻的政治游戏又重播一遍。既然剧本没变,那么结局,自然也不会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