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同情并接纳了犹太人,结果恰如“骆驼与帐篷”的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2025-10-01 10:19  浏览量:1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恩怨,有深刻的文化逻辑。

世界上不同地区,文化传统不一样,思维模式也不一样。我们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窥探一二。

大家熟知的《骆驼与帐篷》的故事,就是一则流传于阿拉伯地区的寓言。

这个故事里的阿拉伯人就像巴勒斯坦人,而骆驼恰似以色列人。

早在20世纪40年代,生活在欧洲犹太人受到纳粹迫害,不得不大量流亡世界各地,那时也有许多犹太人到中国避难。据说犹太人一度想在我国东北地区建国,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

中东的巴勒斯坦人出于同情也接纳许多犹太难民。例如1940年代,一艘载有5000名犹太难民的船只抵达巴勒斯坦港口,当地民众提供了食物和土地援助。这种接纳部分源于阿拉伯传统中对弱势群体的庇护文化,也因巴勒斯坦地区历史上曾是犹太人的居住地(公元前11世纪至罗马时期)。面对被纳粹迫害的命运悲惨的犹太人,巴勒斯坦人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

而且早在1919年,阿拉伯领袖费萨尔亲王曾与犹太复国主义代表签署协议,允许犹太人逐步移民巴勒斯坦,前提是不损害阿拉伯人权益。这一合作初衷是希望和平共处。那时的犹太人势力是弱小的,对巴勒斯坦人是不构成威胁的。

1947年,事情出现转折。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决议,强制将巴勒斯坦领土划分为犹太国(56%土地)和阿拉伯国(44%),导致耶路撒冷国际化。该决议由老牌帝国主义美英带领下的33国推动,但遭到阿拉伯国家强烈反对。不过,由于巴勒斯坦作为托管地无力抵抗这些大国。决议通过后,以色列于1948年5月14日单方面宣布建国。

以色列建国,英美等国的支持是最关键的。由于美国、英国的长期支持和施压,再加上犹太财团的政治影响力,最终国际社会承认了以色列。

巴勒斯坦人从来没有接受分治,原来只是出于同情,让犹太人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结果以色列反客为主,以色列在自己的土地上建国了,巴勒斯坦却还没有建国。

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埃及、叙利亚等)联合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试图武力消灭刚刚成立的以色列,但以色列有欧美支持,军事力量强大,阿拉伯国家战败了。战败反使以色列领土继续扩张。后来,又发动了几次中东战争,但均以阿拉伯国家失败告终,导致巴勒斯坦土地进一步被以色列蚕食。

以色列就像那只进帐篷的骆驼,它现在就想把主人赶走,独霸帐篷。

《骆驼与帐篷》的故事,来自阿拉伯人的生活智慧,看来类似的事情,那里没少发生过。

那里的文化不怎么知道感恩,只知道利益最大化。因为他们都觉得,一切都是真主或者上帝给与的,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